因此在建立企业和建设行为人的信息库的同时,还应建立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信用跟踪体系。如精品工程的信息跟踪、施工管理水平和监理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信息跟踪、施工质量较好的某个分项工程信息跟踪与记录、施工质量好、进度快的工序以及该工序的操作人员的信息跟踪与记录,对上述各环节的影像记录也是很必要的。
只有抓好这些宏观与微观信用体系的管理,才能使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如利用影像资料和现场观摩推广精品工程,对操作人员定期培训,逐步建立持证上岗制度,条件成熟时建立施工现场人员识别系统,避免施工现场人员与证件不对应,证件资质或操作范围与施工分项不对应等。
2.3重视基础性管理的规范性。坚持标准化工作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基础性管理也十分重要,如果此项工作做的细致规范,既是我们对外服务水平的展示,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基础性管理工作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程序的标准化。目前开发区建筑市场管理标准化工作已具备了雏形,如建设工程质量工作手册,它结合历年监督工作的经验,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内容,竣工备案的一些事项全部编入,提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验收规范的相关内容,总结了开发区多年来工程经验甚至是教训,并将每个环节中各项内容编成表格,使得监督员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形成了模板,不致于在监督时因监督员的水平影响检查结果。近些年编制的质量监督模板将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与验收规范结合,由此提高了监督员在监督过程中的准确性。因此,为提高开发区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坚持标准化管理势在必行。
2.4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
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立统一的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加快建筑市场管理的电子政务建设,依托政府公共电子政务平台推进建筑市场现场管理、进度追踪,安全文明施工、质量监督、文件审批、报表与上述的信用体系建设相呼应,加快信用信息的公开化,加快统一的信用信息市场的形成。
2.5坚持创优成果的不断扩大
为推进开发区建筑市场管理的纵深发展,还应不断推广精品工程的建设,它是一个区域建筑管理水平、建筑企业综合素质的真实体现,前述已提到了样板工程信息库,高级操作人员信息库,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观摩会,精品项目的推介会,在工程质量监督交底时放幻灯片等等。
2.6建立服务质量考察体系、服务水平考核机制,员工的奖惩与服务质量直接挂钩
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考察体系、服务水平考核机制,以完善的意见收集机制作为考核员工工作成果的有效手段。工作量与工作效果利用投诉信箱、投诉电话以及互联网的交互功能,多方位采集投资企业对于工作人员的投诉意见,并组织专门的小组复核投诉的真伪。当对一名工作人员达到一定次数的有效投诉后,实行降低其奖金系数,扣发部分工资直至解聘。
2.7改变目前固定式的现场监督管理机制
目前开发区对现场监督管理基本是固定式的,这也是为适应国家有关规定而实施的,这种管理模式已不适于在同一区域中施工企业及人员相对稳定的现状,因为每一个监督员对现场的监督管理由于知识面的局限性各有所长,必定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对执行法律法规的片面性,因此打破固定式的现场监督管理机制,采取轮回抽查的方式也是提高建筑市场管理的一个手段。
总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效机制,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找到重点和突破口,逐步延伸,从信用数据源的建设和开发来看,必须具有强大功能的管理软件进行对信用数据的采集,然后进行整合和充分利用,最后实现建设参与人与信用服务企业信用数据的共享。这样才能使建筑市场竞争进入良性化循环,推动开发区建筑市场管理的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