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保护与发展之难题 东城(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3

  城市管理体制有待改善目前,城市管理体制为市一区一街道三级行政管理体制,管理面大、内容繁杂。各专业委、办、局和水、电、气、热等各专业公司.更由于管理范围大.人员有限,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有待建立一套细致完善、兼顾各方的管理体系。

  发晨建议调整区内道路系统,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减小旧城区内主干道的宽度.控制在40~50米左右.同时在道路设计上从城市外围控制交通流量的流入.并且研究出针对旧城区道路街巷特色的交通解决方案.宜采取单向循环交通.减少人流车流的平面交叉。

  市政设施的设计规范需要按照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要求来进行修订,制定针对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旧城区特定的与实际相结合的市政设计规范。

  妥善解决人口疏散的问题根据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划.改善和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必须要解决人口的疏散地。目前,东城区二环以内户籍人口为47.51万,实际居住人口约为77.5)5-.其中保护区面积为598.26公顷.保护区内人口约20余万,居住人口毛密度约为350人/公顷。如按照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中认定的级经济型人口密度一居住人口净密度(4~7人/百平方米)和保护区内平均居住用地比例(40%)计算并留出发展余地,保护区内仅可容纳常住人口约9万人.至少需外迁10万人。要安置这些外迁居民,根据北京市人均20平方米居住用地的指标.最少需用地约200公顷。针对这种情况.可否考虑在北京市东北四环路沿线给东城区划拨一块面积在200公顷以上的用地。

  尽快出台有关政策,完善风貌保护和文保区修缮改造的详细方案主要包括鼓励个人、企业、组织购买四合院的若干规定、文保区居民腾退,法、文保区居民外迁定向安置用房的管理等政策与法规:加强调研、公开征求各方面意见.逐步形成”政府为主导、多样化运作”的风貌保护和文保区修缮改造详细方案。

  建立风貌保护及文保区修缮改造专项基金,并制定相应管理规定使之制度该专项基金应以政府财政的制度化投入为主.如规定从每年财政收入中.以一定的比例投入到该专项基金:同时.鼓励企业、组织、个人参与.以合作投资、建设投入、无偿捐赠等方式作为充实该专项基金的辅助手段。制定基金筹措和使用的管理规定.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