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远距离泵送施工技术探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4

  3、垂直向上配管时,宜使用地面水平管长度不小于垂直长度的1/4,一般不宜小于15m,并应在混凝土泵出料口3m—6m处的输送管根部设置截止阀,防止混凝土拌合物倒流。
  4、混凝土输送管道倾斜向下配管时,应在斜管上端设置气阀,必要时可打开气阀放入空气,使管内压力平衡。向下配置的斜管底部应有足够长度的水平配管,以增强抵抗混凝土因自重可能下落的阻力,避免在管道中产生真空段。
  5、混凝土输送管的固定,要求不得直接支撑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在水平管要求每隔一定距离用支撑、台垫、吊具等固定,以便于排除堵管、装拆和清洗管道;垂直管宜固定在墙和柱或楼板预留孔处;垂直管下端的弯管不能作为上部管道的支撑点,应设钢支撑或脚手架支撑。
  6、炎热天气,施工时也应在管上盖上麻袋或草垫,避免阳光照射并注意每隔一段时间洒水湿润,这样能使管道中的混凝土不致吸收大量热量而失水,在严寒冬季施工时混凝土输送管应用保温材料包裹,并用冷水浇湿,防止高温下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造成堵管。
  
  (三)混凝土泵送
  泵送工艺、管道安装完毕检查无误后,泵工检查电源及泵身各控制部分均处于正常状态时,方可开机进行空运转。
  1、空转正常后,应选项泵送适量的水,润湿混凝土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
  2、经泵水确认管道内无异物后,应泵送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的量不要太多,能够润滑整个管道即可。润滑用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应分散布料,不得集中浇筑在一起。
  3、砂浆泵送完毕后,随之应马上放入混凝土进行泵送,直至配管末端打出混凝土为止。
  4、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处于慢速、均匀并随时可反映泵的状态。泵送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
  5、在泵送过程中,应随时保持混凝土泵料斗中的混凝土量不低于吸料口,否则可能因吸入空气而导致出口处出现混凝土喷溅伤人的现象。
  6、当输送管被堵塞无法泵送时,应采取下列方法排除:
  7、重复进行正泵和反泵,逐步使堵塞部位的混凝土松动,实现可泵送。
  8、用木锤连续敲击,使之松动,再进行正反泵作业,排除堵塞。当上述两种方法均无效时,应首先反泵两次卸压,再将配管拆开,清除堵塞后,拧紧接头方可重新泵送。
  9、泵送结束后,应将混凝土配管和料斗清洗干净,最后,将混凝土泵各工作操比纵手杆全部打到停止位置,关掉总电源,上锁后泵工方可离去。
  
  五、质量保证措施
  
  (一)准确计量
  在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准确计量是重中之重。特别是水的用量,一定要扣除砂、石的含水量,水胶比的误差值低于10%。
  
  (二)清除梁、柱、基础、坑槽内积水
  在施工前,冲洗钢筋,润湿模板等作业或下雨过后,在上述部位通常容易积水,当混凝土流动至该部位时,就会因局部水胶比过大而出现强度骤降,不深过大时更可能出现离析水洗现象,而导致夹砂层、夹石层,所以积水必须清除干净。
  
  (三)防止漏浆
  由于混凝土流动性大,当模板有大于1cm2后的孔洞时,极易造成漏浆。漏浆将使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严得者引起局部疏松,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造成强度丧失,必须打掉重新浇筑。
  
  (四)防止浮浆过厚
  机械振捣的方式与时间应按施工手册具体规定执行,当浇柱子、大体积基础及梁体时,在施工末阶段应洒布碎石(清洗干净的),以均衡骨科含量。当浮浆析水时,还应适当加入适量同品牌同批号的水泥,改善水胶比。当浮浆过厚,应在下道工序前清除浮浆。
  
  (五)加强养护由于掺入粉煤灰和塑化剂,故必须加强养护
  特别是浇筑成型后14天内应保持湿润状态,使粉煤灰与Ca(OH)2产生化学反应,形成胶凝组分,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
  
  六、结语
  
  混凝土的质量是由多方面构成的,从生产、运输、浇筑、振捣、养护,每个过程都将对其造成直接影响。故此应加强控制。而输送工艺的改进与革新,例如混凝土超远距离泵送施工工艺,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从经济上分析,能降低能耗,减少人工与机械投入,从而节约成本,提高功率。
  
  参考文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199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混凝土泵送剂(JC 473-2001)。北京:中国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化研究所,2001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