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会所设计(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4
3 会所设计目前的问题
3.1 不适当的会所功能定位
目前会所是开发商的销售卖点,因而就无法避免豪华化。但是,会所首先不应该成为目的,而应成为配套服务的结果。随着客户业主逐渐成熟与冷静,会所定位的准确性尤显重要,是否同客户群的需求相匹配才是成功的关键。会所建筑面积常常与社区规模不匹配,太大或太小;其中大者有国外罕见的上万平方米的超大型会所,功能繁杂远远超出了会所应有的规模;小者功能单一,难以满足会所应起到的作用。
3.2 不适当的会所建筑形象
建筑形象是一个有序的知觉整体,反映建筑内在的逻辑、力量、构成、美的感受和特性会所建筑因其功能和空间构成的独特性,在建筑形象上与其它类型的休闲娱乐建筑有所不同:在立面上更注重轮廓的优美和立面线条的流畅:平面和体型简洁,体块的穿插、变化、组合较少而更注重建筑细部的处理:体量上以稳重大方、端庄为主而不失轻灵、活泼:内涵上更注重文脉的延续性和会所自身传统的继承性:性格上大致表现为内敛而不保守,朴素而不失典雅。
会所建筑应具有可识别性,会所的可识别性是表现会所特征的重要方面,会所建筑往往由于其鲜明的特征而表现出其特有的形式美。会所建筑由于其亚文化属性,在艺术性上表现得更鲜明而有特点,与一般建筑相比,在提供给人们精神栖居方面更为优越,它使会员产生认同感、归属感。
现在很多会所设计缺乏个性,“百城一面,百楼一面”是建筑设计暴露的最大问题。如何在居住区之间形成区别,做出有特色的社区环境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重大课题。会所设计恰恰是居住区设计的点睛之笔,通过形象各异的会所变化创造出各异的居住环境,从而让使用者对不同的居住环境有所区分。形象设计一直是会所设计的难点。作为公建项目,既要协调周边环境,又要在群体中脱颖而出形成社区的标志性建筑从而具有极强的识别作用。如今的会所设计形式千篇一律,不是华丽的欧式风格,就是玻璃幕墙、镂空杆件加白色张拉膜的简洁手法,难以给人强烈的印象。
3.3 不适当的会所尺度环境
会所的室外环境,常常是大面积的绿地、多姿多彩的水景及风格不同的小品,无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都十分下功夫。但不足的是,设施的形式大于其功能,视觉效果大干使用效果;可供居民多种户外活动空间的数量少,面积小,使用的舒适程度也不够。如某些会所场地本身存在着空间的质量问题:场地狭小,通风换气条件差、设备不合理等: 更有甚者将咖啡厅、阅览空间和桌球室混在一个未做良好隔离的大空间中,气氛嘈杂,打球、休息、交流与阅读互相影响,使用情况极其恶劣。由此可见,住区会所设计在质量上的推敲是十分重要的。诸如此类的“细小”问题往往缺乏设计者的重视。而在现代城市越来越有限的空间里,这些环境和细部设计往往是最贴近人的,任何一点方便,任何一丝视觉上的愉悦,都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4 会所设计的改进和完善
住区会所在设计时应满足以下的原则和要求: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合理、高效组织交通,各个人流、物流分开,互不干扰且又便捷:必要的室外场地:场地设计要因地制宜、集中紧凑、节约用地:充分考虑基地客观自然条件及人文景观,做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环境共生存。
4.1 功能设施的完善
空间的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由其中所容纳的人的行为活动决定,这种行为活动是发展变化的,于是会所建筑空间功能复杂多元,社区街道上交通与日常生活相混杂,私人生活与公共空间交融:廊空间中交易市场、人际交往、日常生活、茶馆酒楼等诸多功能容纳于其中。在同一空间内功能多样并存。功能的复杂性意味着它们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彼此之间并非完全独立,体现了空间的广泛适应性,最大限度地将人的行为活动融合其中,具有浓郁的人情味。

上一篇:论非晶的形成、参数及设计方法综述
下一篇:浅论空调系统节能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