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
4%空隙率
沥青用量(%)
VMA(%)
(设计次数)
VFA(%)
(设计次数)
粉胶比
初始次数
压实度(%)
1
4.37
13.0
69.3
1.26
83.9
2
4.59
13.5
70.3
1.14
83.8
3
4.89
14.1
71.6
0.92
84.6
Superpave标准
不小于13.0
65~75
0.6~1.2*
≤89.0
注:*表示当级配通过禁区下方,粉胶比可增加到0.8~1.6。
由上表数据可知级配1、级配2和级配3均满足Superpave 设计要求,考虑到压实特性和工程实际的沥青用量,本次设计选择级配1为设计级配。
3)选择设计级配的沥青用量
设计级配确定后由表1-3并根据设计经验,取Pb为4.3%,四个沥青用量分别为:3.8%、4.3%、4.8%、5.3%。在进行确定选择级配沥青用量的试验时,压实次数应设定在N设计,本次N设计=100次。试验结果如表1-4所示:
表1-4 四种沥青用量沥青混合料体积性质
沥青用量
(%)
在压实次数时
矿粉/有效沥青比例
初始压实度(%)
压实度(%)
(设计次数)
VMA(%)
VFA(%)
3.8
94.2
13.4
57.0
1.48
82.6
4.3
95.9
13.1
68.5
1.28
83.7
4.8
97.0
13.1
77.2
1.13
86.0
5.3
98.0
13.2
84.9
1.01
87.1
4.34
96.0
13.1
69.1
1.27
83.9
Superpave
标准
96.0
≥13
65~75
0.8~1.60
≤89
根据四个沥青用量混合料的体积性质,通过图表插值法可以得到设计沥青用量为4.34%及其对应的体积性质。
4)设计沥青用量混合料体积性质验证
经以上分析设计结果取沥青用量为4.34%,采用沥青用量4.3%成型试件,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验证 4.3% 的沥青用量在压实次数设定在N最大时对应的体积性质指标(N最大=160次),试验结果见表1-5:
表1-5 设计沥青用量验证试验结果表
沥青用量(%)
在压实次数时
F/A
初始压实度(%)
最大压实度(%)
压实度(%)
(设计次数)
VMA(%)
VFA(%)
4.3
96.0
13.1
69.2
1.27
84.1
97.3
Superpave标准
96.0
≥13
65~75
0.6~1.2*
≤89
≤98
注:*表示当级配通过禁区下方,粉胶比可增加到0.8~1.6。
通过以上四个部分的试验和分析,我们即可确定级配1为设计级配,配合比为1#:2#:3#:4#:矿粉=21:36.5:14:25:3.5,设计沥青用量为4.3%,设计沥青用量下沥青混合料各项体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2 结语
自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在我国实践以来,可以说对道路界是一场新思想的变革,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结构经实践证明较我们传统的密实悬浮类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一设计方法的最大亮点即为引用了混合料的体积性质作为设计的关键标准,同时旋转压实的成型工艺也较传统的马歇尔击实的成型方法更能模拟实际路面车轮的搓揉作用。但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问题,这一设计方法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例如: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只是单一的以体积指标为标准,并没有引入力学性能指标这是否合适,此外由于Superpave混合料采用的级配较粗,从目前国内已修筑的Superpave路面来看渗水系数过大的路段较多。Superpave混合料级配设计中的限制区对于我国现有的石料性质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验证。相信通过大量的研究,我们会对Superpave有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和改进,从而有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质量,为公路事业做出贡献。
[1] 余叔藩译,《Superpave水准I沥青混合料设计》,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1997.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