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建筑·威廉·J·米切尔在《比特之城》中,詹姆斯·特拉菲尔在《未来城》中都提出了信息流通的虚拟现实下的城市和建筑构想,这种城市和建筑就是e城市和e建筑。2000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其中影视表现和数据化设计占有相当大部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左右了e建筑的跃进,多少年过后,当人们回首20世纪,会发现最后的建筑双年展是作为21世纪e建筑的先声而存在”①。
由此看来,e建筑与社会信息化进程有直接联系,信息化的社会就是所谓的非物质社会,非物质社会的显著标志是信息传播载体的非物质化②,互联网是非物质信息传播的集中体现。互联网的信息流动模式使社会的交流进入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历史的阶段。互联网上信息通过“超文本链接”相互平等、没有主次,文本和文本之间无参照中心——恰好是解构主义所说的“异延”③的空间。在这样一种文本的乌托邦中,一切文本都平等共处。穿行在无数的文本之间,没有固定的路线,传统阅读的秩序消亡,阅读不再是一种不可逆的线性的历史过程,而变成了交互指涉的游戏。这种阅读具有一种非时间化的意识流的结构,仿佛蒙太奇,梦境一样全面解构的图景展现在观者眼前。
e建筑是以高科技手段容纳这种解构方式传递各种信息的建筑,或者通过叙事性手法表现这种传递方式的新型建筑。
二、e建筑试图表现网络时代的建筑空间,属于前卫思想的最前沿
前卫是将来发生的现在时态,必然难以被大众理解,所以需要建筑师、建筑作品和观者的“对话”。对话是通过不同语言体系、话语圈之间的相互解码、阐释而实现交流的沟通。
建筑是艺术,或者至少是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建筑师使用建筑语言创作,凡是艺术都需要向外界表达一种思想或者说明一种意义,建筑语言在创作过程中书写这些意义;当作品完成,建筑语言需要被诠释为观众能够读懂的语言;媒体或评论界就充当了诠释的角色,成为观众与建筑作品对话的中介。
在以传媒和信息飞速发展为特点的后现代社会,媒体的评论极大介入作品本身,以至于某些前卫作品离开了批评界的评论就难以理解。2000年德国汉诺威国际博览会上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与舞蹈编导费德里克。弗莱芒合作设计了名为“工作的未来”的主题会馆就是一例。
“工作的未来”以高科技手段演示了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的解构方式。实际属于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的范畴,建筑师设计了装置,舞蹈编导设计了行为。自从杜尚将便壶送入艺术展览馆,艺术从此不再是贵族从事的活动,任何人都可以走入艺术展览馆以自己的眼光来审视艺术,艺术变成“一次主动或者被动的参与过程”,审美变成多元的。这类艺术就是当前所说的实验艺术。
传统的作品对文本的阐释都是以原始文本和作者的权威为归依,然而实验艺术的原始文本自身所携带的信息不易理解,只能依靠批评家的阐释和批评才能解读出完整的意义。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接受者而言,没有经过批评家阐释的实验艺术的原始文本是毫无意义的。于是,对话不再是作者(作品)与观者之间的交流,而是诠释作品的媒介和观者之间的“对话”。“工作的未来”以变幻刺激的声光和舞台表演模拟了一个现实与虚幻交融的场景,试图使用拼贴的手法表现“被连接的孤独个体”,表达单个的人在卫星、互联网和机器连接在一起紧密工作时实际处于孤独的境地,从而触发观者对于未来的思考。但是,离开了评论和现场介绍的提示,该作品就只是一个热闹的现代舞表演,能够被理解的意义还有多少?
e建筑的文本传达的意义离普通人的理解十分遥远,在没有捕获创作的意图或者评论界的诠释前,普通观众基本不能理解。
三、一般理解的语言是意义传达的代码,是用来指称外部世界的符号系统
语言学将语言分为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前者就是“文本”,后者就是“逻各斯(logos)”。解构主义用“文本中心论”取代了“逻各斯中心论”。“文本中心论”的涵义是读者的阐释高于原始文本,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或者更极端地说,只有无穷无尽的阐释活动,而不存在什么原始的、根本的意义,e建筑所传达现实与虚幻交融的空间,和解构主义联系紧密。按此理解,e建筑在创作之初就已经确定了需要批评界的诠释才能建立与观者之间的“对话”。
实际上,尽管解构主义建筑理论有些已经“过时”,但是当前许多前卫作品依旧需要按照解构建筑来分析归类?比如2000年9月在西雅图落成的盖里新作“新体验音乐馆(EMP)”。e建筑同样需要用解构的分析才能理解,解构主义论述的是语言学的东西,因此e建筑可以从语言学上进行分析。
普通的语言都是向外部世界传达信息,寻求信息的传播和交换。但是有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不寻求向外部世界传达信息,而是寻求一种预约和先验的答案,这种形式的语言就是符契。符契最通俗的例子就是事先约定好的接头暗号。比如京剧《智取威虎山》中为大家所熟知的两句话:“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在这里,第一句话的意义已经超出文字本身,它的唯一目的是——寻求事先约定的回答暗号并对回答作出判断,这两句话的关系就是符契关系。
符契本身的意义是超文本的,失去预约的答案,符契就不成立。因而符契具有排他性,不能满足符契要求的回答都被排斥。实际上,符契是一个随处可见的东西,比如方言就是一种符契。在公开场所进行私下交谈的时候,使用同一种方言的人都很自然地聚集到一处,此时方言本身是一种符契,当发言者用方言讲话的时候,口头语言意义之外的口音发挥超文本的作用,寻求同样的口音成为非自觉的符契行为。当相同或者相似的口音出现,符契关系成立,其排他性就显现出来,将交谈限制在同一口音的人之间。类似于此,其他具有同一性特征的交流在适当的场合都会体现出其超文本的功能,实现符契关系。
符契关系因为先验的约定性产生,一经产生就具有排他性。如果能够使作品实现超文本的“约定”,就可以利用符契关系引出排他性使之被理解和接受。e建筑作品所传达的意义可以利用符契关系加速社会的认同。实际上,符契关系与意识形态及政治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欧陆风”建筑之所以流行,可以用符契来解释:由于西方文化的非正常引入,形成了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曲解,而且“崇洋”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欧陆风”传达的意义虽然不伦不类,但是和社会心理形成符契关系,表现为对其他建筑风格的排斥。所以尽管有识之士大力批判这种不中不洋的建筑风格,但是市场依然广阔。
大众对e建筑传达意义的认同需要一个符契环境。利用评论界与观者的“对话”给观者提供一个预设的理解方式(符契),在观者面对实际作品的时候,审美的过程因为符契关系朝向作者创作意图或者批评界阐释的方向进行。
四、以上介绍了对话和符契与理解e建筑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推及到各种新的建筑风格未被接受之初的状态
19世纪末,艺术新理论的产生和对折衷主义的普遍不满引发了对新艺术风格的探索,“从1890年起,先锋建筑师的创新便与画家的工作密切相关”,所以,绘画艺术的风格变化直接影响到建筑,“一些建筑师的活动以一些画家的活动为先决条件,而一些画家的活动也以一些建筑师的活动为前提”1。印象主义画派之后,艺术家处于分离状态,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建筑风格的多元化。从对折衷主义的不满到当时的先锋——现代主义风格一统天下之前,许多建筑师“都为他们那不落俗套的艺术使命付出了个人的代价”。现代主义建筑最初也不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批评界充当了作品与观者对话的中介,直到现代主义风格能够普遍被大众所接受。这时候社会心理和现代主义风格建立了符契关系,非现代主义的建筑作品反而不易被接受了。
建筑历史的车轮在20世纪末再次走向多元。现代建筑进入一个“解体、离散、转变(矶崎新语)”的年代,“未来不明朗”是当今各学术领域中的共同话题。e建筑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前景被质疑的时刻顺应网络时代而诞生,那么它究竟是未来时代的建筑形式还是未来建筑形式出现之前的铺垫?这个话题的答案也不明朗。在e建筑之前,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和其他对抗现代主义的建筑形式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我们可以说在现代主义的对立面一方又站起一个新的对抗者,但这次的对抗不再是单纯的“主义”对抗,而是新旧文化之间的对抗——网络文化和工业文化对抗。
网络文化正在成长中,有无法估量的前景,而工业文化的生命力蓬勃依旧,这场对抗难分高下。现代主义建筑因为它极大地适应了工业文化而把对抗它的多种风格统一麾下成为其分支或者改良,出现了新现代主义、新都市主义、地方主义、极少主义……但是就如同 “路易十五、十六、十四式或者哥特式,对建筑来说不过是插在妇女头上的一根羽毛”2 一样,这些分支或者改良摘下新风格的“羽毛”,都是现代主义的。谁又能够说未被统一进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和解构主义作品摘掉“羽毛”后不是现代主义的呢?但e建筑不是,它同现代主义的分歧不是实体形式上的,而是思想来源上的。在网络思想的指导下,或者创作出一个类似解构主义作品的e建筑,或者创作出一个类似现代主义作品的e建筑,由于思维出发点的不同,e建筑就是e建筑,绝不是现代主义的东西?e建筑超越了传统的以形式划分风格的界限。
五、谈代表着网络信息文化的e建筑成为普遍的建筑形式还为时尚早,这是因为现代社会还没有完全转变为非物质社会,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取代不了传统的讯息交流模式。互联网上的信息流动无法取代充满人情味的面对面之交流,“建筑是一种艺术行为,一种情感现象,在营造问题之外,超乎它之上。营造是把房子造起来,建筑却是为了人”?2?。不然整个社会就如同“工作的未来”描述的那样,每个人成为“被连接的孤独个体”——既在工作中紧密合作,又倍感孤独。
而且,任何文化被接受的过程都不是一个完全代替的过程。新文化或者外来文化总是被简化为概念后被接受者放入原有文化的框架中,渐渐与原有文化融合,产生新旧文化的混合物;既然是混合物,原有文化的特征会通过多种形式体现在社会的各个层次和方位,建筑也不例外。所以,e建筑自身的发展也会带上国家和民族的烙印。在强调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成为全人类共识的今天,现代主义建筑和社会选择的符契关系会把建筑发展引向背离e建筑,我们对e建筑的理解依旧需要通过媒体或者批评界与大众的“对话”才能完成。e建筑仍旧只是一种体现网络文化的建筑探索形式。
e建筑试图与新生的网络时代建立呼应,试图将网络的变幻带入建筑空间,在建筑空间中传达网络的意义。但是网络文化刚刚在发达地区开始普及,整个人类社会的不平衡发展决定了工业文明仍旧是世界文化的主要特征。在可预见的将来,e建筑不会取代与工业文明相联系的现代建筑,它还是一种探索中的研究活动。
注释
① 引自方振宁《21世纪e建筑的先声——来自威尼斯第七届国际建筑双年展的报道》。
② 后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信息大量流通。信息传播的比特化使信息传播离开了传统的物质载体,载体失去具象,外部形态呈非物质化,后现代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被称为非物质社会。
③ 异延是德里达创造的解构术语,解构主义的中心概念。通俗说就是中心不在场,产生于文本之外的意义空间。
?1?本奈沃洛 L。西方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巴竹师?高军译。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柯布西耶 L。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