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结构施工常见问题解决对策的论文(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02-23

  组建项目监理机构,配置满足工作所需要的监理人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健全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对内部管理进行严格把握,同时组织监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建立适当的考核奖惩制度,能够有效的激发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每个部门的职能进行严格的划分,清楚的确定监理人员的权限。

  3. 2 技术措施

  建立健全技术文件审核、审批制度,施工技术图纸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等文件都应该通过监理的严格核查,进行严格的审核、审批工作。对于主要材料、设备等的质量和性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在确定准确无误过后才能进行签字并实施。

  3. 3 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

  严格的进行质量的检验和验收工作,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进行严格公平的奖惩措施,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应该拒付工程款。

  4 如何有效的控制水工建筑结构件的温变裂缝

  4. 1 合理的布置散热系统

  布置散热管使应该将散热管与承台主筋错开,当错开遇到困难时需要适当的移动散热管的位置。散热管需要与钢筋骨架等进行牢固处理,防止散热管变形以及由于接头脱落而造成的堵水、漏水现象的发生。散热管的转弯处应该采用 90°的缓冲弯头,在散热管安装完成过后应该将进水管、出水管进行通水测试,保证水管畅通并且无漏水现象的出现。

  4. 2 合理的埋设测温设备

  测温设备是对于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测量和监控,为混凝土的保养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能够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测温设备应该在结构的对角线以及纵横轴线上进行布置,进行数据的采集工作。至于养护材料的温度测量应该使用管式温度计,并在温度计的表面加上防护框后置于养护材料的内侧。

  4. 3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裂缝控制

  温变裂缝是可以通过采取相关有效措施来进行有效防治的,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裂缝进行控制能够更加有效的减少温变裂缝的产生。温度过高是温变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不应该在过高的温度下进行。而温度过低也会导致温变裂缝的出现,所以,要杜绝低温浇筑。同时,施工时进行混凝土的保养也能够有效的控制温变裂缝的产生,从而达到提升水工建筑物质量的目的。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容易有泌水和浮浆出现,因此需要在施工现场安排布置小桶,及时将泌水和浮浆清理出来,进而达到提升混凝土的密实性的目的。

  4. 4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能够有效的防止温变裂缝的出现,同时,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水工建筑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措施包括: 掺入适量的缓凝减水剂,降低水灰比,使用适量的矿物细粉,推迟混凝土温度峰值出现的时间,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搅拌,提高相应同龄期容许拉应力等。对于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控制能够有效的预防温变裂缝的出现,从根本上保证水工建筑物的质量。

  5 总结

  温变裂缝是水工建筑结构件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温变裂缝就是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裂缝,裂缝的存在会降低建筑物的稳定性、整体性以及安全性并进一步引发其他问题,影响水利工程建筑物质量,甚至可能造成建筑的整体坍塌等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水工建筑结构件温变裂缝形成的原因有内外约束条件以及外界温差变化的共同影响。水工建筑结构件温变裂缝的控制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以及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等。要有效的控制水工建筑结构件工程中温变裂缝的可以通过合理的布置散热系统,在散热管安装完成过后应该将进水管、出水管进行通水测试,保证水管畅通并且无漏水现象的出现,合理的埋设测温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提升混凝土密实性,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掺入适量的缓凝减水剂,降低水灰比等措施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徐建波。 水工建筑结构件工程中温变裂缝的质量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4( 28) : 1987 -1988.

  [2]庄紫龙。 水工建筑工程中温变裂缝的起因及质量控制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3( 36) .

  [3]何苗。 水工建筑工程中温变裂缝的原因与对策[J]. 城市建设,2012( 12)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体系的选择

  1 高层建筑结构布置基本原则

  ( 1) 应考虑建筑的相关使用要求,考虑建筑的用途。 尽量使设计便于施工。

  ( 2) 为了减少高层建筑的位移 ,应适当提高整体刚度 ,高层建筑控制位移是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环, 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本身的安全可靠以及居住的舒适性。 为了控制位移,首先要考虑选择较为合理的结构体系, 其次还应从立面的变化以及平面的体型等多方面来减少高层建筑的侧向位移。 为了提高整体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在布置结构之时应同时考虑结构整体性的加强。 为了减小由于基础的转动或平移而导致的结构侧移,可以采取加强相关构建连接、加强基础的整体性或是加强楼盖的整体性及其刚度等等方法。 还要考虑适当的加强结构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或是应力呈现复杂状态的部位。 为了抵抗倾覆力矩,还应增加整体结构体系的有效宽度。 为了达到减少侧向位移的目的,通常还可以采取增加结构的宽度的办法,在其他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变形量与 B^3 成反比例。 对高宽比 H/B 进行适当的限制同样可以达到减少侧向位移的目的。

  ( 3) 如果建筑处于地震区,还应考虑地震的影响,使相关设计满足抗震需求。 首先应使设计的各个结构单元的平面形状尽量达到规则而且简单,使结构的各部分的刚度均匀且较为对称。 如果是不对称且不均匀的复杂结构通常会增加地震应力的复杂性, 使之难以处理或者计算数值,还可能出现扭转或是应力集中的现象,使抗震设计更加复杂。 在设计高层建筑中,应尽量注意刚度中心的位置,使得地震力作用中心和刚度中心尽量一致,注意偏心距 e( 刚度中心与地震力作用中心的距离)应在建筑物边长垂直外力作用线 5%以内。 应力集中现象多出现在高层建筑的拐角处, 故电梯间等应尽量避开高层建筑的拐角来设置。 立面的体型应减少凹陷或是突出的状况,这种状况通常将使刚度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的情况。 经过对震害的分析,可以总结出高层建筑的刚度不均匀、 平面布置不对称、 屋顶局部的突出、高低错层连接或是沿垂直高度刚度发生突变等等情况,都会在地震时产生破坏性较强的震害。 还应限制高层建筑的平面长度,保持长宽比 L/B 在一定的限度内,满足抗震设计相关要求。 结构采取竖向布置时可以减少地震发生时产生的破坏, 但应考虑刚度需对称而且均匀。 应尽量避免出现结构不连续或是刚度突变的情况,避免上部刚度较小,从而导致“ 鞭击”情况的出现。

  ( 4) 在布置或者处理相关设缝( 如伸缩缝、沉降缝以及抗震缝) 的时候,应考虑高层建筑的体型复杂以及结构影响。 在许多发达国家的高层相关缝的设计中,一般的做法是超过十层的建筑不设缝。 在两个沉降独立的单独的结构之间一般不设计简支梁, 这样的简支梁可以避免两个独立结构的沉降差所引发的附加应力, 但在地震应力的作用下,两个独立结构将相互产生影响,互相拉扯从而引发简支梁的破坏。

  ( 5) 随着商品房数量的逐渐增多,人口的逐渐增多以及人均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人们对绿地和活动场地的需求越来越高,高层建筑也就越来越多。 住宅商品化带来的影响就是住宅的寿命需求就越来越高,人们往往需求住宅首先要安全可靠。 所以在结构设计的选择上来说,应尽量有利于抗震抗风以及其他抗其他不利影响,最大限度的提高高层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 6) 在安全和耐久的基础上,人们还会需求居住的舒适性。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上,还应考虑到舒适的居住性能,满足人们对室内空间、采光通风等各种需求,尽量配合其他专业,尽可能的避免在住户的居住空间中出现梁柱的压抑或是在分隔墙的材料中选用隔声性能较差的材料。 在选用剪力墙结构时,应尽量选用大开间的布置。 方便暖通的相关设备的布置以及其他电气设施的设置。

  ( 7) 最后就是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一定要严格认真的执行相关规范的规定,避免在使用年限内出现结构方面的损坏。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体系的选择

  高层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选择中一般可以选择框架结构、剪力墙、框架-剪力墙以及筒体结构。

  2.1 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受风力或其他水平力影响下侧向位移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侧向位移主要是梁或者柱在剪力作用下引起的弯曲导致的。 梁和柱上通常还设有反弯曲点,通过这些反弯点,能使结构整体变形为剪切变形。 剪力的分布为下层框架结构大, 上层框架架构小,层间位移分布与剪力的分布相同。 第二部分侧向位移由柱中的轴向变形引起,而轴向变形是由于框架整体所产生的悬臂作用。 由剪切变形引起的第一部分侧向位移较大, 框架结构的缺陷就在于其变形较大,抵抗侧向位移的刚度较小,导致应用框架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往往高度有限制。

  2.2 剪力墙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 顾名思义是指应用高层建筑的墙体来作为竖向承重的结构体系,并且还可抵抗水平力作用。 剪力墙体系广泛应用在各种 10-30 层左右的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的延性系数一般在 3-5 之间。将剪力墙底层作为框架时,又可以称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2.3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框架在承受水平力的作用时通常为剪切变形, 而剪力墙则呈现弯曲变形, 框架-剪力墙体系就是将框架和剪力墙用楼板进行连接,二者变形结合为弯剪型变形。 剪力墙通常承担 80%以上的水平力作用。 在高层建筑整体中,上层由框架抵抗大部分水平力作用,下层由剪力墙抵抗大部分水平力作用, 二者结合提高了高层建筑结构整体刚度。 框架剪力墙的结构体系还能减少层间的变形量以及定点位移量的减少,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刚度。 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广泛应用于 20-40 层的高层建筑,特别是塔式建筑。

  2.4 筒体结构体系

  筒体结构多应用在 30-40 层的较高层建筑上, 筒体结构体系的强度和刚度比剪力墙或框架-剪力墙结构都要好。 筒体结构通常可分为三种。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