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论文十篇(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09-30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其内、外部环境有所变化时变形就极易发生。温度裂缝就在变形遭到约束,内部结构产生的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产生。在一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应力甚至可以超过活载应力。例如,施工时间在冬季时,裂缝会由于施工措施或者养护不当导致骤热骤冷从而造成内外温差而产生。又如,浇注大体积混泥土后,水泥水化放热造成内部温度,由此内外温差增大,最终导致表面裂缝产生。

  1.3施工工艺导致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在浇注、脱模、构件制作以及运输存放、吊装拼接过程中常产生横向的、纵向的、深入的、表面的和贯穿的各种裂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低劣的施工质量和不合理的施工工艺。例如,混凝土保护层过厚或乱踩已绑扎的上层钢筋,使承受负弯矩的受力筋保护层加厚,导致构件的有效高度减小,形成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缝;又比如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出现蜂窝、麻面、空洞,导致钢筋锈蚀或其他荷载裂缝的起源点;还有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等诸多原因都会造成裂缝的产生。

  1.4施工材料质量导致裂缝的产生

  砂、水泥、骨料、拌合水及外加剂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配置混凝土的材料质量不合格会导致结构出现裂缝。例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水泥中游离的氯化钙含量超标、水泥出厂强度不足、受潮、过期以及碱骨料反应等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产生裂缝;又如砂石中有机质和轻物质过多,将延缓水泥的硬化过程,降低混凝土强度,并且砂石中硫化物可与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反应室体积膨胀2.5倍最终导致裂缝产生;除此之外,裂缝产生还与拌合水和外加剂中氯化物等杂质含量有关系。

  2裂缝的防治措施

  优化选料和配料,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材料,对各种混凝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宜选择水化热偏低或适中并且无碱性反应的水泥;粒径在4~40mm间的、砂含量在2%以内、石子含量1%左右的表面粗细均匀且质地坚硬的粗骨料;颗粒大小、空隙大小适中非细砂材料作为细骨料,除此之外,材料的杂质含量也应该在规定范围内,不应超标;最重要的是要科学的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尽量做到低用水量和低水灰比,最好控制在0.6以下。并严把水泥用量关,以此减少混凝的收缩进而避免混凝土的开裂。在较高的温度下施工时,为了降低温度可以在构件内部植入降温管道,初期时混凝土会出现最高温度峰值,为了降低此值可采用通制冷水的方法。但需要提醒的是,通水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降温幅度过大而引起较大的温度应力,因此,通常在夏末秋初采用河水进行2个月左右的中期通水冷却。后期通水则多采用冷水和河水作为介质以达到混凝土柱状块达到接缝灌浆的目的。适当的使用高效引气剂和减水剂,从而达到减少胶凝材料用量和单位用水量的目的,提高硬化混凝土的热学、力学、耐久性和变形等性能。养护的目的是使混凝土正常硬化,强度增加,少受或不受外界的影响。人们常使用的养护方法是淋水养护,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减小混凝土表面收缩还可以起到防止混凝土龟裂的目的。同时,工作人员还应该根据天气情况以及温度情况合理准确的安排施工工序,同时还要避免混凝土高差过大和长期的将其侧面暴露在空气中。此外,养护还要求外界温度不能持续5d低于50℃,因为外界温度过低,会造成内外温差大,最终导致裂缝产生。还有充分利用好气象部门,做到与他们及时联系以期获得可靠的准确的天气情况,若施工时间接近冬天,为避免寒流来袭,应提前准备好足够的防冻保暖物品和防冻剂等以保证混凝土不会因为外界温度过低为产生无法修复的裂缝。同时混凝土在浇捣后,要及时覆盖养护,采取防冻蓄热或保温保湿等养护方法[1-2]。

  3结语

  为了防止混凝土中裂缝的产生,在施工前要充分考虑到外界的温度和环境再确定设计的文件是否合理,确认无误后再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采用先进的机械化施工工艺并组织优良的施工队伍,只有具备以上的几点,在加上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温度等诸多因素等,才能有效的控制裂缝的产生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第九篇

  一、建筑施工中多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参与管理和施工的单位、专业及工种比较多,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与施工管理容易出现脱节现象,直接影响了施工质量和对后期施工带来了安全质量隐患。正是因为各专业各工种交叉配合协调工作没处理好,导致工程返工,同时还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和工期拖延现象等是经常遇到的情况。有时部分关键步骤没有做好管理甚至会导致生命财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施工中多专业多工种协调配合管理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参与单位都应该重视和积极协调配合工作,尽力做好每一个细部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其主要原因:1、从技术质量方面来说。首先,由于现在人们对建筑各方面要求都很高,包括建筑物外形、结构形式、安全、美观等要求较高,这使得专业分工非常细致,这无疑增加了协调的难度。其次,由于现代建筑物追求的是个性化和独特性,建筑物的每一根管线规格都有所不同,设计图纸标明的清晰度也对建筑安装工的安装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对于异形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要求更高。这也给专业协调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最后,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频繁出现,技术人员对技术掌握程度不一致,施工人员的技能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要求,各个工种的技术跟进度不一致,导致各专业各工种的协调工作无法进行。

  2、从管理层面来讲。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使得非法分包现象不断出现,这就使得在某些管理方面界限不明确,容易导致管理疏忽,配合不到位,出现脱节现象。甚至有些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在责任界限处相互推脱责任,互相不管的局面,同时管理上的疏忽,造成工序遗漏等问题。所以很多地方就出现了管理漏论建筑施工的多专业协调配合管理□东莞市鑫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马民乐摘要关键词建筑施工的多专业、多工种协调配合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工程技术要求、施工管理进度、最终建筑的使用功能都非常重要。即使是一个普通工程中各专业之间协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安全、使用功能和投资成本。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建筑工程管理的经验谈谈建筑施工中各专业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当中相关的问题。建筑施工;协调管理;交叉配合;多专业;多工种洞。有些单位本身管理不善,单位内部存在责任不明确的情况。技术交底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环节,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二、做好协调工作的措施与手段

  对于每个工程而言,参与者都希望做出优质工程,在实施过程都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所以我们应该先从主观意识上协调。首先,各单位应该充分意识到多专业多工种交叉协调工作对项目的重要性。对工程管理人员做好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应该实行奖罚分明的制度。其次,对于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而言,在合同中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并严格执行,对违反者进行严厉惩罚。提高各行各业的行业规范标准,也是一种促进措施。最后,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很多单位的管理都比较松散,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办公及相关施工资料都应该派专门人员进行收集、保管以及整理。每一道施工工序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同时把握好稳定性部件与现场实际相联系。具体实施如下:

  1、在技术方面:

  1)设计院应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保证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施工相吻合为准则。做好图纸会审是工作进行的第一步。

  2)图纸会审的技术交底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了解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对后面正式施工过程的沟通协调工作很有帮助。也就大大的避免了由于多专业多工种交叉管理带来的一系列安全质量问题了。

  2、管理协调方面:

  1)业主和监理单位应统一指定项目管理的领导人选,以便集中解决协调管理工作问题。

  2)建立责任制度,明确责任界限。

  3)建立奖惩制度。

  3、组织协调方面:建立健全专业的协调会议制度,并定期举行协调会议。会审、隐蔽工程等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位,杜绝走形式、应付检查现象。各种资料的整理、签章都必须按规范进行,要做到有理有据,若出现问题可以追溯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调动各专业负责人的责任意识。4、各细部工程协调施工管理:

  1)电气部分与土建部分的协调;

  2)注重结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3)各辅助专业的协调如消防、各通风管线穿梁与结构的使用功能间的关系;楼面管线与楼层净空间的关系对后期吊顶的影响;

  3)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包括基本技能素质和对项目责任心的培养。

  5、引入先进管理体系:PDCA管理体系是由EdwardDeming提出来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4阶段、8步骤”循环完成的一种管理体系。此管理体系紧密联系着工程的每个工序,而且每次循环都有每个工序所要达到的目标计划。这样紧抓每一个步骤的质量从而实现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此管理机制的应用,通过提升优化管理的过程来提升交叉管理水平。

  三、工程实例分析

  用上述PDCA管理体系解决某商场项目中的问题:

  1、工程问题:1)工期跨度大,工作时间受限,商场实行不停业装修。2)业主资金供应不足,工程整体造价水平较低。3)该商场翻新改造工程是综合性极强的整体工程,工程类别繁多、管理复杂。

  2、运用PDCA提出解决方案:P阶段,调整常规流程,在业主允许时间范围内施工,保证不影响正常营业。D阶段,实行分组轮班工作制度来保证正常施工程序,提高工作效率。C阶段,增加质检员人数,实时检查评估。A阶段,基本不需调整,但要进行阶段性评估。P阶段考察现场以核实那些材料可以再循环利用,D阶段材料采购采用集中招标供应,C阶段未做调整重新检查基础结构,A阶段增加评估项。P阶段工作要求严密平行施工,落实计划书中的具体任务。D阶段施工过程实行单环节循环。C阶段加强各工序互检。D阶段汇总工作。A阶段不做调整。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