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的形制特点探析论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9-03-18

  在古村落中,石材不但被用作建造房屋的主要材料,也被用于铺设道路、垒砌水井,甚至许多生活必需品和一些艺术装饰品也都用石头制作而成。由于山区地理地势的影响和当时的经济条件、生产技术、运输方式的落后,使得居民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有限,因此在建筑取材上因地制宜、建筑空间上存在延展变化,而这种错落的空间布局并没有完全遵循传统北方民居的直线形制,而是依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生活需要在轴线对称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从村落形态、建筑形制到院落空间都沿山体走向依形营造,呈现出更为自由有序的形态,形成了独属于太行山区民居建筑的形制特征。如具有典型古太行建筑风格的河北井陉县和邢台县英谈村。

  地处太行山东麓的井陉县,地貌复杂,峰谷交错,崖台叠置,地势险峻。《太平寰宇记》说:“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更为典型的就是井陉县太行深山的于家石头村,整个街道全部取材于太行山青石造筑,由低洼之地始建朝高地势发展,依山坡蜿蜒起伏、千姿百态,层层叠叠、步步高升,就像从太行山脉生长出的有机建筑体,与大山完美呼应,成为太行山区古村落独树一帜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而位于太行山东麓深山腹地、被太行山崎峰雾子垴、和尚垴紧紧包围的邢台县英谈村,则是由当地盛产的红石材靠山而建、顺势构筑的古寨。其城墙围绕古村大多以两三层建筑垒就,高低俯仰、阁楼错落,石板铺路、错落有序,这些没有经过人工精细加工的红石墙体,其色彩、肌理形成了与大山的视觉延续,呈现出粗犷但同一,简单且丰富的地域建筑特色。

  太行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类型和构成要素

  太行山区民居建筑多以窑洞以及合院为主要建筑形式。传统村落无论是南北纵向,还是东西横向,村落中的合院民居正房多为坐北朝南,两侧厢房成对称布置,纵向或者横向递进院落。与陕北窑洞直掏式方法施工不同,太行山民居主要依赖山墙崖壁建筑,多采用填充发券结构建造,以一米左右厚度的墙体抵御侧推力,平的屋顶用作粮食晾晒,房檐设置排水槽储存降雨。建筑形式上有石头房和瓦房。石头房屋不仅在建材上有着便宜性和坚固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优于砖块的隔热性。厚重石块为基础墙体,用白石灰粘合,屋顶则采用薄而宽的石板。瓦房民居与传统形式的瓦房建筑形制大致相同,屋顶采用起脊铺瓦、四梁八柱的建筑格式,外部墙体采用青石砖,内部墙体则用灰泥饰面。

  太行山传统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因山地环境的地势变化而变化,多数以单进院落纵向进深为主要布局,并由此发展出更为多变和自由的空间布局,同时承袭了河北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制,正房坐北朝南成主轴起点,两侧厢房以南北轴线为中心左右堆成,院落在南北纵向上成矩形空间布局。正房开间面积大于两侧厢房。前院和后院由中间的厅房连接,无论是正房或者是厢房,都在房屋的中心开门洞,左右两侧开窗洞,两侧窗户也是以门为中心呈左右对称的布局。

  太行山区的院落在建筑空间中并不是一个绝对私密的空间,它是半开放的,并因其敞开性成为居民生活中最易接触外部自然环境的场所。最常见的有三或五开间坐北朝南的正房,且多中心轴线,正房中间是厅堂,左右两侧为卧室以及灶房,正房前为廊檐统一贯通的“一明两暗三开间”的独院式院落形式;基于独院院落形式的以正房轴线为中心对称,左右两侧布置厢房,正房和左右厢房围以及院落墙体围合成的空间的三合院式院落;还有因为山地地势变化发展出更多灵活的矩形四合院院落;以及在四合院的基础上以正房庭院为中心东西横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小合院组合形成进深不同的组合院院落。

  太行山传统民居建筑以合院形式为主要建筑形制。合院是以院落为中心成向内聚集的建筑组合体,建筑形制主要由以下要素组成:在合院中线的端头,是建筑体量最高大、建筑装饰最精致,象征家庭中最高等级的正房,也是合院建筑中最为重要的中心部分;与正房围合成院落空间的是左右两侧厢房,正房和厢房由檐廊连接;街道进入合院院落内部的过渡空间称为倒座,两层形制的倒座是太行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特色;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交界点是大门,在建筑形态上反映了院落主人的地位和贫富程度,一般位于建筑中心轴线上,有与倒座相连接的规格比较高的屋宇式大门和结构简单的墙垣式大门的区别;在两进合院院落中还有次门,在体量、装饰上都次于大门;影壁在太行山区民居建筑空间中有着重要含义,为阻挡院落外部的冲煞之气进入院内,也防止院内才气散去,它与大门共同塑造了一个过渡空间,也为建筑增加了视觉层次。

  太行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空间面临的问题与保护措施

  当今我国城镇化发展势头迅猛,新农村建设日趋深入,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大量传统民居建筑遭到损毁甚至被废弃,太行山区传统民居建筑也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人民的生活方式、居民的居住意识发生改变,新民居建设及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提高。但由于对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内涵认识不够,缺乏专业规划和科学管理,使其内部的文化内涵必然无法得到延续;农村人口流动的日趋频繁,外部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改变了相对稳定、封闭的生活环境和几百年延续下来的社会生活方式;传统民居建筑聚集的古村落内基础设施不健全,生活、卫生环境简陋,使之逐渐失去了往日生活的气息;传统民居建筑的建造与改造一般属于居住者的个人行为,他们在投入新居建设中,无力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维护,加剧了对于传统民居建筑的破坏。上述种种原因导致了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物质形态的变化。因此,在新时代的环境下,保持太行山人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形式与内涵文化的当务之急。

  首先,要尊重环境,树立保护原生态环境的意识。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在现代社会建筑建造的过程中,应建立起保持民居建筑空间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观念,树立对传统民居建筑空间进行保护的意识,这是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在新时期延续的物质基础。

  其次,科学管理和规划,保护古村落原始风貌。规划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由建筑群和街道所形成的空间结构要严格控制;规划新建区,处理好新建区与保护区之间的过渡关系;规划新建建筑规模和形制,使其与传统民居建筑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2];规划村落,控制保护区内的人口密度,保证原生态的生活氛围,避免环境承载超负荷而遭到破坏;规划交通,在保护区外围设置过境交通,严格控制古村落内的机动车通行。

  第三,改善保护区内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在保护其建筑格局的同时,还要清理村落中的私搭乱建,治理外部环境污染、疏通水系,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使用当地的材料、当地的工艺改造给水、排水、燃气、供热、道路等,修旧如故,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满足居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

  第四,政策上建立全面的保护机制。保护、传承和发展,须借助政府力量,加大宣传力度,推行保护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因地制宜建立相关保护体系,下放部分市场的经营开发权,以调动经济力量为村落发展增添力量。

  本文基于太行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形成和形制特征,分析其形制类型和构成要素,总结其现状、面临的问题与保护措施,希望借此能为乡土建筑的保护、传承及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形制在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