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管道位置
(1)在进行景区工程管线综合时,要与城市市政管线相协调,应尽量利用地形,特别是重力流管线,要使污水能重力流人市政污水干管。同时应尽量减少在车行道下布管,在特别狭窄的地段,可考虑将给水管布置在道路外的绿化草地下。
(2)燃气管与电力管应尽量布置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既满足“综合规范”中燃气管与电力管二者最小水平间距1.0m的安全要求,又避免了燃气管埋在车行道下,因燃气泄漏与汽车产生的火花相接触引起灾害。当确有困难,可将燃气管道布置在车行道下靠人行道的一侧。
(3)将给水管与燃气管放在同一侧的人行道下,充分利用“综合规范”要求二者的最小水平净距可为0.50m的规定。
(4)污水管管径相对较大,且埋深较深,布置在车行道靠山坡的一侧。给水管管径较小,埋深浅并为压力管道,尽量设于人行道下,便于消火栓的设置。
(5)电力电缆与弱电电缆分别布置在道路的对侧,这样可避免强电对弱电的干扰。
(6)山体雨水通过排洪沟进入人行道侧的雨水沟,然后通过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排人湖内。道面雨水不进入城市市政雨水干管,而是经雨水口收集,由雨水管连接流入景区道路下的雨水管道,然后排人湖内。
3.3管位布置
(1)给水管与燃气管宜相邻布置。根据“设计规范”燃气管与给水管的净距可为0.50m,所以可将燃气管与给水管相邻布置,以节省地下空间。考虑给水管线需设置阀门井及施工与检修的需要,且给水管较小(≤DN300mm),所以给水管与燃气管的中心距取1.0m。
(2)靠山坡一侧的人行道可布置电力电缆沟(800mill×600mm),电缆沟可紧靠道路的雨水沟,考虑雨水沟平常无积水,同时要求雨水沟施工时采取防雨水渗漏措施(如采用沥青防渗)。
(3)靠湖面一侧的2.5m人行道可布置道路照明电线管(4,50mm)、给水管(DN200~300mil1)、燃气管(夺150mm)等,由于三种管线管径都不大,给水管与燃气管所要求的最小中心间距仅为0.5m,所以能满足“综合规范”规定的上述管线相互间间距的要求。
(4)污水管道相对管径较大,布置在车行道的一侧,尽量偏离道路中心线。由于道路的地质条件较好,为粘性土质,同时要求污水管道检查井施工时高出路面10mln,这样就不会因汽车碾压使污水检查井盖低于路面,从而避免了雨水大量流人污水管道系统。
3.4典型管位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