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弘扬岭南文化——谈广州西关城市建设(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3

试论弘扬岭南文化——谈广州西关城市建设

 

试论弘扬岭南文化——谈广州西关城市建设


  (2)保留着诗书画曲传统西关是粤剧曲艺、岭南文学、岭南画派的重要发源地,是诗人词人聚居、书画名家荟萃之地,素有“粤剧曲艺之乡”之称。现在,西关仍有众多的诗词爱好者及书画人才。粤曲、粤剧在西关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粤剧爱好者自娱自乐、自由结合的“私伙局”就有36个,荔湾区还举办每年一届民间音乐曲艺“私伙局”大赛。
  (3)西关民俗风情浓郁。广东话以西关口音最为正宗;西关小姐是南方靓女的代名词:外地人说“吃在广州”,广州人却说“味在西关”,西关饮食闻名中外;西关地区著名老中医荟萃,清平药材市场是全国定点的首批八大中药材市场之一;西关人有着博古好雅的文化情调,文物鉴藏家众多,西关古玩城、源胜陶瓷工艺街等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另外,舞狮、西关古仔、西关七十二行等民俗风情在西关仍然随处可见。
  2.3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为西关弘扬岭南文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西关文化是广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近代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近年来,荔湾区加强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先后修复、开放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著名道教建筑仁威庙,复建了清代岭南名园海山仙馆,利用陈廉仲故居建成荔湾博物馆(图3)

试论弘扬岭南文化——谈广州西关城市建设

和西关民俗馆在“三年一中变”期间。市、区政府投入15亿元建设陈家祠绿化广场,投入8000万元对上下九步行街等进行了整饰,投入5000多万元整饰了沙面部分重点建筑。“小变”、“中变”过程中,荔湾区的投入相对其它城区不算大,却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这与荔湾区善于利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很大关系,而在这些保护、整饰和利用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形成了弘扬岭南文化的良好氛围。

  3在西关城市建设中弘扬岭南文化的措施
  3.1发挥省、市、区三级政府的积极性,把西关建成“文化特区”西关以其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成为弘扬岭南文化重要基地,从而使广州市荔湾区自然而然地担当起弘扬岭南文化排头兵的角色。精神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它的价值实现形式更重要地表现在社会效益上,政府行为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西关城市建设中弘扬岭南文化必须发挥省、市、区三级政府的积极性。建议在省、市、区的共同努力下,把西关建成我国第一个“文化特区”,参照当时对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做法,用特殊的政策、资金、人才等优惠措旋支持西关的文化建设
  3.2从弘扬岭南文化的战略高度统筹各项工作
  把西关建成弘扬岭南文化的“文化特区”,荔湾区的各项工作都应该统一到为这一目标服务上来首先,区委、区政府应统一认识,把弘扬岭南文化作为今后发展的首要战略,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高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弘扬岭南文化的目标指导各项工作。其次,各部门、单位的工作都应为弘扬岭南文化服务把弘扬岭南文化变成全区的统一认识和行动,不仅仅是文化和宣传部门的事,如城建部门要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提高城区的文化品位,经济管理部门对文化产业予以相应的政策扶持,教育、卫生、体育等部门在各自工作中注意发挥岭南文化特色,各街道做好将弘扬岭南文化推进到社区居民的工作。要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全区干部有较高的岭南文化的素质修养,应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中开展岭南文化的知识培训,并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对于文化留存相对集中的昌华、金花、沙面等街道,培训和考核推进到社区居委会。第三,把弘扬岭南文化变成全体市民的共同意识。把弘扬岭南文化的理念向全体市民宣传、推广,使之变成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从而成为岭南先进文化的宣传者、支持者和建设者,共同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