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对国民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建筑市场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逐步形成。但是,建筑市场尚未发育成熟。建筑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与企业追求利润的本能相结合,使建筑市场在蓬勃发展中孕育着巨大的信用风险。建筑市场信用风险导致的后果,不但严重危害了建筑市场自身的稳步发展.更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破坏。从微观看,发包方信用风险导致的后果是不能如约支付工程款。中途停工、甚至工程下马,承包方信用风险导致的后果是工程质量无保证,工期不能如约完成。从宏观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膨胀,企业间相互拖欠,三角债大量增加,甚至危及到我国建筑产业安全发展。
因此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减小建筑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建立信用体系,促进建筑产业健康安全发展是我国现阶段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十五”期间,我国建筑业相关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各部门已基本完成内部局域网建设,有的部门已经完成了其关键业务系统的建设。
建设行业针对建设领域的各个环节开发了勘察设计管理系统、招标投标管理系统_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工程监理管理系统、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建筑业企业及中介机构管理系统、执业人员资格管理系统等建筑市场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在我国建设项目政府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的相关系统建设不平衡,系统兼容性差,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不足、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还未形成等问题。造成了数据、信息不能有效地传递。
究其原因,除了存在资金不足,缺乏相应的信息化标准和相关的法律保障之外,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现有的建设项目政府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仍然延续了传统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体系。局限于对原有管理职能部门的功能复制,缺少统一规划。
我国原来的建设项目管理体系属于职能需要,各划一块,如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归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归口商务部管理,建筑业归口建设部管理,公路、铁路、航空项目建设还要得到有关公路、铁路和航空管理部门的许可。所以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时,各部门仍然各自负责本部门职能范围的系统建设,根本役有针对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管理信息流的特点结合起来整体统一规划,从而形成了建设项目政府管理链条上的一个个信息“桥堡,’。无法实现横向和纵向信息传递,阻碍了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的信息流通,没有实现以现代化手段促进建筑市场中的信息共享。
发达国家建设项目的 政府管理信息化
(一)新加坡建设项目政府管理信息化
作为电子政务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的新加坡,建设项目政府管理系统是相当完善的。1991年,新加坡工T2000总体规划启动,其中有关于建筑和房地产部门的增值I算机网络CORENET即建筑和房地产网络,支持不同建筑活动的建筑和房地产综合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及CORENET商务系统的推荐策略。
新加坡建筑房地产网CORENEI'是由国家发展部和国家建设局负责的对建筑业进行业务重组的主要IT项目。经过了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建筑和房地产综合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全过程系统实现文字、图片两种格式的文档在线递交审批的。CORENET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项目有关信息在项目各参与方中的有效流动,加快建设项目计划与评估过程;实现与设计相关工作的流水型工作流程,评估建筑设计与法定标准的一致性使人为因素降到最小,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达到共同的采购程序与文档标准。通过CORENET,建筑和房地产业的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可以与自动规范的审批程序相连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通过互联网得到房地产发展的有关信息,并递交相关申请得到政府的审批。
通过CORENET,大大缩短了新加坡建筑与房地产业的建设项目审批文件在13个协调部门的周转时间,节约了时间、提高了信息透明度,有效地减小了信息不对称性。
(二)美国建设项目政府管理信息化
在美国,与建设项目管理有关的公共机构有两个:商务部(DepartmentofCommerce)和住宅与城市发展部(Depatrmentof H ousing and Urbandevelopmen t)。目前,这两个部门已经进入运用电子政务系统进行网上数据处理和政务整合阶段。各市相应的管理机构与各区(小市)之间的管理机构、各管理机构与各承包商、管理机构与各专业协会都采用基于INTERNET的管理系统。各建筑物的基本概况,各在建工程的各种数据,各协会专业工种的结构及队伍素质状况,各工地的进度、质量安全及电气、锅炉等各种设备的运转情况等全部输入电脑,随时可以查阅各种数据。甚至连项目报建制度也采用电脑手段。各承包商、业主不需要书面资料报建,可以把项目的各种数据资料直接输入电脑报到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直接从联网电脑中审批报建手续。还有所有申请竣工的报告,也输入计算机软盘,审查批准后,也通过计算机输送给申请方。这样达到了信息共享,全程监控,有效地防范了不对称信息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