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本营养型杂交稻组合两熟栽培主要配套技术(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22

  2.1.2移植。气温通过12℃时即可进行大田插秧,一般在4月上旬。单本稀植,插15万丛/hm2左右,采用宽窄行方式,落田苗52.5~75.0万株/hm2。早稻营养生长期较长,可达40~50d,有足够时间分蘖生长,稀植可防止过早封行,有利通风透光,充分发挥个体增产潜能;稀植可优化稻株个体生长环境,达到强根促蘖、健体抗逆、提高产量的目的。

  2.1.3肥水管理。①采取早促、控中、稳尾的施肥方案。目标产量9 000kg/hm2以上的田块要求施入有机肥15t/hm2、纯氮150~180kg/hm2,有机肥要求插前全层施入,化肥主要施在生长前期,生长后期补施化肥要严格控制氮肥用量,以防贪青迟熟,影响后季操作。②水管。水稻不是水生植物,在淹水条件下,水稻根系分布浅,根系活力下降。土壤通气和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根系发育,并能使土壤拥有更多的微生物,有助于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因此,在营养生长除插秧前期和施肥、喷药时保持一定水层外,其余保持湿润即可,一般达到计划苗数后就可进行搁田,控制无效分蘖;进入生殖生长期,浅灌勤灌,干湿交替。收获前7~10d断水。

  2.1.4病虫防治。早稻种植基本营养型杂交组合和种植感温型组合比较,生长量大且早,病虫害应早查早治。重点防治2虫3病,即防治二化螟、稻飞虱、叶枯病、稻瘟病、细条病。

  2.2晚稻

  2.2.1播种与秧田管理。晚稻秧田生长期处于高温期,生育进度快。当前应用的晚稻基本营养型杂交稻组合一般秧龄应控制在30d以内,超龄秧易造成晚稻早孕早穗。由于早稻推迟收获,相应地晚季播种期也将适当推迟;但如果晚稻种植生育期相当于汕优63的品种,最迟播种期不应超过6月28日,否则很难保证在秋寒到来前安全齐穗。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早稻过于迟熟(超过7月25日)或中间过渡时间太长而无法如期插秧,为防止秧田拔节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①稀播。有效秧地播种量不超过20g/m2,一叶一心期喷施200~300mg/kg多效唑。②二段育秧。留足秧地,1hm2大田留1 500m2秧地,播种时用一半秧地,留一半作为假植地,在三叶期后进行间苗假植。

  2.2.2大田管理。①移植。晚稻生育期间温度高,幼穗分化时间早,大田有效分蘖时间短,应适当密植,插19.5~22.5万丛/hm2,每丛2粒谷,应有落田苗105~120万株/hm2。②施肥。采用攻头控尾的施肥方法。施足基肥,晚季有机肥施入较少,提倡稻秆全部回田,施入碳酸氢铵600~900kg/hm2、过磷酸钙300~375kg/hm2。插后7~10d内追肥,争取“一轰而起”。晚稻前期高温,有机质分解快,后期应补施一定量的化肥,以防早衰。③防“秋寒”。由于“双连晚优”栽插期推迟,遭遇“寒露风”的危险性加大,特别是部分施氮较多、发育推迟的田地,应高度重视防寒工作。在抓好早促早管的前提下,要有应急对策措施。对在“寒露风”到来前尚未抽穗的田块采取灌深水保“胎”,并喷施磷酸二氯钾加适量的“九二○”促进抽穗;对已抽稻扬花的田块可喷增温剂,提高抗寒能力,减少寒害。

  3区域选择

  基本营养型杂交稻组合1年2熟栽培必须选择在海拔400m以下、光温资源优越、耕作条件好、劳力充足的平原稻区。400m以上的山区、半山区早春回温慢,秋寒相对较早来临,且一般耕作条件较差,不宜采用这种模式种植水稻。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