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烟粉虱;棉花;为害特点;控制技术
论文摘要 介绍了棉田烟粉虱的为害特点,并提出防治技术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治棉田烟粉虱提供参考。
烟粉虱是一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在棉花上主要吸食棉花叶片汁液,大量消耗棉花同化产物,导致棉株衰弱,严重时甚至可使植株死亡,造成棉花大幅度减产[1]。20世纪90年代以来,烟粉虱在我国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分布区域和寄主范围不断扩大[2]。烟粉虱主要以若虫和成虫危害棉花,一是若虫和成虫直接刺吸植物汁液,引起落蕾、落花、落铃;二是若虫和成虫分泌蜜露,诱发棉叶、棉铃变黑发生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造成棉叶、棉铃脱落,产量、品质下降。此外,成虫作为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还会引发病毒病。为经济有效地控制烟粉虱的危害,2006~2007年笔者对烟粉虱发生消长规律、空间分布特点、化学农药筛选等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棉田烟粉虱为害特点
1.1烟粉虱的发生与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烟粉虱在棉田内消长动态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不密切。2年百株上、中、下3叶成虫月累计数量排序均为6月<7月<8月<9月、10月虫量少于9月,虫量高峰月均出现在9月份,表明不同年份的烟粉虱成虫消长变动曲线一致。但年际间不同的气候条件,对烟粉虱在棉田的初发期、发生量和消退期却有显著影响。据调查,2007年4~10月日照时数和降雨量各为1 701.6h和424.5mm,比2006年分别增加255.6h和减少347mm。该年烟粉虱于6月25日在棉田开始出现成虫,百株3叶年累计虫量为18 304头,10月中旬开始消退,其发生期、发生量和消退期分别比多雨寡照的2003年早发10d、虫量增加57.74%、消退期推迟30d左右。由此说明,烟粉虱在干旱少雨、日照充足的年份发生早,发生严重,持续危害时间长;反之则发生晚,发生轻,持续危害时间短。因此,在干旱少雨、日照充足的年份要特别注意烟粉虱的发生动态。
1.2不同时期的成、若虫比例不同
研究证明,在棉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棉田烟粉虱成、若虫所占总虫量的比例表现不同。其中6月成、若虫所占总虫量的比例为100%、0%,7月为26.66%、73.34%,8月为51.12%、48.88%,9月为91.46%、8.54%,10月为35.63%、64.37%。由此看出,烟粉虱成虫潜入棉田后,开始产卵繁衍种群,7月以若虫为害为主,8月成、若虫各占1/2左右,9月以成虫为害为主,10月以若虫为害为主。烟粉虱的这一特点,在防治选用农药品种时应予以注意。
1.3棉花不同空间层次的烟粉虱数量不同
据调查,2006年和2007年棉株上、中、下3层次虫量比例分别为22.56%、33.61%、43.84% 和19.66%、35.01%、45.34%,说明烟粉虱成虫数量在棉花不同空间层次的分布量表现不同,一致的规律是棉株下部的虫量>中部>上部。另据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若虫数量则存在由下往上转移的特点。施药防治时应注意这种分布特点。
2防治技术措施
根据烟粉虱的发生特点,防治烟粉虱时要坚持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保证、生物防治为辅助的综合治理方针。在防治策略上要遵循治早、治小、治少的原则,协调运用一切有效措施,有效控制虫口的繁殖速度,最大限度地压低虫口密度,始终控制其种群不在棉田形成猖獗发生危害之势。可采取如下措施。
2.1农艺措施
在加强棉花促早栽培措施下,尽量避免棉花与瓜菜等作物大面积插花种植,也不要在棉田内套种或在田边种植瓜菜。同时还要注意提高棉花中后期管理水平,及时修棉整枝,摘除棉花底部无效老叶,将布满害虫的废枝废叶带出棉田集中处理。清除棉田内外杂草,减少烟粉虱的寄主源,以压缩棉田虫口数量。另据有关试验证明,当棉花和烟草共存时,烟粉虱趋于取食烟草并喜好在烟草上产卵。据此,可在棉田内外试种适当数量的烟草作为诱集植物,诱集成虫产卵,而后集中施药防治,以减少棉花上的烟粉虱虫量和防治用药次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