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花卉花期;温度;肥料;光照;生长调节物质
论文摘要 从肥料、温度、光照、修剪整枝、生长调节物质等方面简要阐述改变花卉花期的方法,以供花卉种植者参考。
养花可以丰富和调节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生活乐趣,陶冶性情,又能保护和改善环境,净化空气,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然而,花卉的开放是其体内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物质积累调节控制,使其经过一定的发育阶段而进入开花期,如何使花卉按人们的意愿应时开放,从外部环境来说,是一定的温度(高低及持续时间)、光照(时间长短)、湿度等作用所致。我国自古就有花期的催延方法,有开出“不时之花”的记载,即所谓“催百花于片刻,聚四季于一时”。为此,可通过人为改变为花卉创造条件,促使其提早或延迟开花。
1 肥料
花卉植物的生长必须有适量的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发育良好。在各种营养物质中,植物需要量最大的元素是氮、磷、钾。氮肥是花卉生长发育最主要的限制因子,它能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增进叶绿素产生,使花朵增大,种子丰富。但如果氮肥超过植株生长需要,就会使茎徒长,降低抗病力,延迟开花。磷肥能促进种子发芽,增强根系发育,使茎发育坚韧抗倒伏,增强植株对不良环境及病虫害的抵抗力,调整氮肥过多时产生的缺点,促进开花结实。钾肥能使植株生长强健坚韧,促进叶绿素的形成和光合作用的进行,促进根系扩大和花色鲜艳,提高植株抗不良环境的能力。但若钾含量过多,会使植株生长低矮。
2 温度
温度是花卉生长的重要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就越旺盛。在10~35℃,每增加10℃,生命活动的强度则增加1~2倍,在30~40℃时呼吸作用最强。但气温过高,呼吸的消耗超过了光合作用的合成,则植株生长衰弱。每一种花卉对温度的要求都有3个基本点,即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当温度超过植物所能忍受的最高和最低温度极限时,植物的正常生理活动及其同化、异化的平衡就会被破坏,致使部分器官受害甚至全株死亡。因此,按照各种花卉的不同生活习性,进行增温降温处理。增加温度可使大多数喜湿性花卉的花期得到提前,如温室中栽培的香石竹几乎全年均能开花,一品红在满足其短日照的条件下,温度在21℃时比在16℃时,可提前20d形成花芽并开放。由于有些花卉在低温环境中休眠,在温暖环境中生长开花,因此对处于休眠期的花卉进行人工增温,即能打破休眠,恢复生长,促使开花,如杜鹃、牡丹、迎春等。较低的温度能延缓花卉的生育速度,抑制花蕾的形成和生长,推迟开花日期,并能延长花卉的开放时间。实践表明,10℃以下的温度能使月季、唐菖蒲、瓜叶菊等已形成的花蕾推迟开放。给含苞欲放的盆养水仙,换用4℃以下的低温水莳养,也能抑制花蕾的绽开,而且由于低温有利于休眠过程的延续,采用人工降低环境温度的措施,使处于休眠状态的花卉继续其休眠,或者使处于生长状态的花木转入休眠状态,如杜鹃花早春不让其开花,放在2~5℃冷室内,每隔10d左右浇1次水,一直延续至9月中旬取出,则可在国庆节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