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冬种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22

  论文关键词马铃薯病虫害;发生;防治;广西玉林

  论文摘要介绍了玉林市冬种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病状与规律,提出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并用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有效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提供参考。
  
  近年来,玉林市冬种马铃薯发展势头猛,种植面积与品种逐年增加。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病虫害的发生逐渐频繁、复杂。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有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环腐病、蚜虫等,严重影响了冬种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因此,防治马铃薯病虫害十分重要。
  
  1冬种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症状与规律
  
  1.1马铃薯晚疫病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茎、薯块,通常在开花前后出现病症。植株被侵染后,首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边缘不明显,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叶柄或茎,使叶片萎蔫下垂,最后整个植株变为焦黑。基部受害形成褐色条斑。薯块发病,病斑不规则,紫褐色,稍凹陷,组织变硬干腐,潮湿时变软腐烂,发出恶臭味。病菌主要在薯块中越冬,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环境,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条件下发病重[1]。
  1.2马铃薯早疫病
  主要危害叶、叶柄和块茎。受害叶生黑褐色、近圆形具明显同心轮纹的坏死病斑,边缘明显,色泽较深,周缘有或无黄晕。严重时,病斑相互连结成片,引起局部或整个叶片枯死。叶柄和茎杆受害,多发生于分枝处,病斑长圆形,黑褐色,有轮纹。薯块发病,表生近圆形暗褐色病斑。潮湿时,病斑上均可生黑色霉层。马铃薯早疫病病菌在病株残体上和种薯上越冬,田间靠风雨和气流传播。当气温达25~28℃、相对湿度80%以上,或连续阴雨天、植株长势弱时发病重。
  1.3马铃薯病毒病
  病毒病在田间常表现为皱缩花叶、卷叶、坏死3种类型。①皱缩花叶型:叶片颜色不均,呈现浓淡相间花叶或斑驳,严重时叶片向上皱缩,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植株矮化,有时伴有叶脉透明[1]。②卷叶型:病株下部小叶向上卷曲,病叶又厚又脆,变黄,植株矮化,严重时叶片卷曲呈筒状。③坏死型:在叶、叶脉、叶柄和枝条、茎蔓上出现褐色坏死斑点,后期转变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全叶枯死或萎蔫脱落[1]。
  马铃薯病毒主要在薯块内越冬,在田间通过蚜虫和汁液擦伤传播,高温干旱、管理粗放、蚜虫数量大,病害发生严重[1]。
  1.4马铃薯环腐病
  该病是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可全株侵染。病菌从种薯随维管束组织蔓延侵入茎、叶柄和叶片,造成叶片斑驳或地上部萎蔫[2]。随着病情发展,病株根、茎、蔓的维管束逐渐变褐,新鲜病蔓有时会溢出菌浓。一般病薯外观症状不明显,纵切薯块可见自基部开始维管束变色,严重时变色部分可达1圈。病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0~23℃,病菌随种薯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面越冬[1]。未曾消毒的切刀是病害的重要传播媒介。病菌在田间通过伤口侵入,借雨水或浇水传播蔓延。
  1.5蚜虫
  蚜虫吸食叶片内养分,造成叶片卷皱发黄,影响产量,同时还能传播多种病毒。其繁殖力极大,取食活动的最适温度为23℃,传播病毒功效最高的温度为25℃。在冷凉的条件下,繁殖速度缓慢。食性杂,寄主多。在玉林市,该虫终年营孤雌生殖,且无明显的越冬滞育现象。
  
  2马铃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1农业防治措施
  2.1.1选种。一是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如费乌瑞它较抗病毒病,克新18号、克新3号抗晚疫病;二是采用茎尖组织脱毒种薯,避免选用商品薯做种苗薯,确保无毒种薯种植;三是拣薯,依据各病虫害主要特征,在切薯之前和切薯过程中挑拣出有病带虫的薯块,选用无病虫、无伤口、无畸形的薯块作种薯,严格杜绝带病种薯切块播种。
  2.1.2采用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方式。近年来,玉林市推广了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方式,这种栽培方式不但有利于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还能减轻土传病害。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