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22

  论文关键词:大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论文摘要:总结了大豆主要病虫草害如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根结线虫病、大豆食心虫、马齿苋等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供大豆种植户参考。
  
  
  
  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在单产和总产不断提高的同时,大豆的各类病虫草害也不断增加。依据发生情况,采用农业栽培防治技术为主,采取选择良种与药剂拌种的措施对病虫草害进行综合防治,保证大豆的优质高产。
  
  1大豆胞囊线虫病
  该病又称为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胞囊线虫寄生于大豆根部,直接危害根部,受其危害后,轻者减产20%~30%,严重的达到70%~80%,并且每年都有大面积地绝收。不同的大豆品种对大豆胞囊线虫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种植耐抗品种,可减轻线虫危害造成的减产。合理轮作能有效地控制胞囊线虫病的发生,如采取大豆与禾本科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轮作。施足底肥,提高土壤肥力,可以增加植株抗病力。
  
  2大豆根结线虫病
  大豆根结线虫危害大豆根系,破坏根组织。被害根生长受阻、腐烂,病株地上部萎黄、矮小,严重者大豆成行、成片萎蔫枯死,导致产量严重下降。该病属侵染周期长、流行速度低的病害,宜早期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适当增施粪肥。药剂防治可用克百威3.75~4.50kg/hm2或硫磷4.5~6.0kg/hm2等均有明显防治效果,可控制种苗期线虫第1代的初侵染,能有效地保护主根。
  
  3大豆根腐病
  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种子受害腐烂变软,不能萌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在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量黄叶,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烂,导致病株死亡。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落、结荚少、籽粒小、产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间发生往往呈“锅底坑”状分布,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发病点。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综合防治。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适时晚播,发病轻。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增施有机肥,培育壮苗,增强抗病力。还可用多菌灵、福美双和杀虫剂等大豆种衣剂拌种,种衣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1.0%~1.5%,或用2.5%适乐时150mL乳油加20%陈普降40mL,或小叶敌400~500倍液,或2%万佳丰水剂300倍液,或2%菌克毒克750mL/hm2拌种子100kg。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