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川明参高产栽培技术(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22

  3.2 选地整地
  川明参主根入土较深,故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播种前应深翻30~40cm,并施入基肥。可施入腐熟厩肥30t/hm2,过磷酸钙750kg/hm2或饼肥1 500kg/hm2。然后将土整平耙细作畦,畦宽1.3m左右、高20~30cm,四周挖好排水沟。
  3.3 种子处理
  川明参种子采收后,按3∶1的比例加入沙土,拌匀后平摊于阴凉地面,厚5~10cm,要经常翻动,以防止种子干燥、霉烂。最好在低温下(低于20℃)贮藏。
  3.4 播种
  播种分为直播和育苗2种方法。以直播方法好,其根条直,不易分杈,品质好,但生长时期长。直播法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0cm开沟条播,沟深3~5cm,将种子拌上草木灰,撒入沟中,覆土厚度为1~2cm,以不见种子为度。然后轻轻镇压,上面再盖上厚3cm的稻草,一般15d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要逐渐去掉稻草。育苗法也采取秋播,时间同直播法。在播种前,将畦面耙细整平,在畦面上泼洒腐熟人粪尿水22.5t/hm2,使土面湿润,待粪水下渗稍干时,把种子与细沙拌匀,进行撒播,上面盖1层薄薄的草木灰和0.3cm厚的过筛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最后畦面盖草等,以保温保湿。一般25~30d出苗。出苗后揭草,方法同直播法。第2年秋季可移栽。宜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幼芽萌动前)移栽,挖取一年生幼苗按等级大小分别进行栽种。挖取时一定不要伤根和断根。在做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30cm开沟,沟的深度要根据种苗根的长度而定。先在沟内施入稀人粪尿水,待渗后稍干即可栽种,按株距5~7cm栽入种苗,栽时根条垂直不要弯曲。栽后覆土杂肥,再盖细土超过根头3cm,并覆盖稻草或玉米秆等。栽种6.0~7.5万株/hm2。移栽时要注意,当天起苗,当天栽完,不能过夜,防止日晒失水。
  3.5 田间管理
  直播田第1年要进行间苗、定苗。当苗高3cm时,以株距3cm进行间苗,当植株长至5cm高时,按株距6cm进行定苗,保证株数在60~75万株/hm2。一般每年进行2~3次中耕除草,其中封行前的1次中耕除草要结合培土,以保证植株安全越冬。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可追施腐熟人粪尿水30~45t/hm2。移栽植株第2~3年生长速度最快,可适当增加1次追肥,并增施磷钾肥。在幼苗生长期,川明参怕干旱和高温,因此夏季要加盖草以防干旱。另外,可在行间种植高杆作物遮荫保苗,既可起到遮荫降温作用,又可增加经济效益。川明参于3~4月开始抽薹开花,除留种田外要及时摘除花芽,抑制其生殖生长,促进养分向根部集中。
  3.6 病虫害防治
  根腐病病菌危害根部,发病初期须根开始变褐色并逐渐腐烂,以后向主根蔓延,使全部根腐烂,地上部分枯萎死亡。在防治上,雨季及时排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用石灰粉消毒;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7.5kg/hm2、尿素7.5kg/hm2、石灰180kg/hm2,加水3 750kg,淋灌植物根际周围土壤;菌核病发病初期,可用5%的石灰水淋窝,或用二硝散200~300倍液喷洒;蚜虫可用40%乐果800~1 500倍液喷杀,红蜘蛛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1 000倍液喷杀。
  3.7 采收加工
  3月底至4月(在抽薹前)为最适收获期,如过早采挖,根水分大,粉性差,折干率低;过晚采挖,粉性太足,见风易产生裂缝,难以加工,而且过早过迟采收均会影响药性。选择晴朗天气,割去地上部分,挖取根部,去掉须根,洗净泥土,用小刀或竹板刮去外面1层粗皮和黄白色的皮,也可用机械方法淘洗,按大小分级,然后用沸水煮10min,捞起以手折能弯曲自如、根内无白心为宜,再用清水漂洗数次,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将漂好的川明参用竹片穿挂进行曝晒或者烘干,待水分降到5%~8%时保存。禁止用硫磺熏蒸。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