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22

  
  2结果与分析
  
  2.1山楂种质资源数值性状的基本统计分析
  采用dps 7.05统计软件对28份山楂种质资源24个数值性状进行基本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8份资源中,在1年生枝长度、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果实大小、果肉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种仁率等9个数值性状上的变异系数均超过了30%,分别为48.6%、35.2%、68.5%、56.8%、30.7%、52.0%、43.7%、41.3%和48.8%,说明在这些性状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且1年生枝长度、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Vc含量和种仁率等性状的数值间存在着较大的极差,分别达到59.5、75.0、61.1、72.1和76.2,表明资源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遗传差异。而在其他一些形态性状上的变异系数和极差相对较小,差异不显著,特别是雄蕊数量、花冠大小和可食率上变异系数均小于10%。
  
  2.2山楂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
  利用dps 7.05统计软件,采用UPGMA法对28份山楂种质资源的24个数值性状及10个二元性状进行聚类分析。所得系统树状图结果表明:28份山楂种质资源的距离系数为0~6.14,以距离系数4.83为标准,供试的28份山楂种质资源可分为3大类,第1类包括‘黑果绿肉’,第2类包括‘新宾软籽’‘左伏2号’等4个伏山楂品种和山东‘大金星’等21个大果山楂品种(系),第3类包括野生‘小山里红’;以距离系数3.86为标准,第2类又可以分为3个亚类,第1亚类包括‘新宾软籽’,第2亚类包括‘左伏2号’等4个伏山楂品种,第3亚类包括山东‘大金星’等21个大果山楂品种(系)。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①‘吉伏2号’的距离系数要比其他3个伏山楂品种的距离系数大,说明在供试的4个伏山楂中,‘吉伏2号’在表型性状上与其他3个品种有较大差异;②山东‘大金星’和‘霞金星’的距离系数较近,说明山东‘大金星’和‘霞金星’的表型性状差异不明显;③‘绛县798202’与‘绛县山楂’距离系数很近,可能是同一个品种;④野生‘小山里红’与大果山楂距离系数相差较大,说明野生‘小山里红,的表型性状与大果山楂之间的差异很大。
  
  3讨论
  
  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山楂种质的不同性状在不同的材料之间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中,1年生枝长度、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均为山楂形态性状中的重要性状,其变异系数分别为48.6%、35.2%、68.5%;果实大小、果肉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是反映山楂商品性的重要指标,其变异系数分别为56.8%、30.7%、52.0%、43.7%、41.3%;而种仁率是反映山楂遗传特性的重要指标,其变异系数达到了48.8%。
  根据供试28份山楂种质资源24个数值性状和10个二元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供试的28份山楂种质资源的距离系数在为0~6.14,‘黑果绿肉’的距离系数为6.14,野生‘小山里红’的距离系数为4.93,‘新宾软籽’的距离系数为4.77,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伏山楂的距离系数为3.31~3.68,大果山楂的距离系数为2.27-3.74。综上可以看出‘黑果绿肉’作为原始野生类型其表型性状与其他供试的山楂品种有着很大的差异;野生‘小山里红’的表型性状与大果山楂,伏山楂‘新宾软籽’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明显的野生性状;‘新宾软籽’、伏山楂、大罘山楂作为栽培品种或类型在表型性状存在一定差异,同种内各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大果山楂品种之间的差异较大,而伏山楂品种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
  由于植物的表型性状受环境条件及主观因素影响很大,所以通过形态、解剖、生理生化等来鉴定果树品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结合同工酶标记、分子标记等不受环境及主观因素影响的方法对果树品种进行鉴定。但是,表型性状的鉴定和描述仍然是种质资源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和途径,表型性状数据是种以上或种内分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供试的28份山楂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研究,探讨了通过表型性状对山楂品种进行鉴定的可行性,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山楂分子鉴定、亲缘关系研究、核心种质的建立及种质资源利用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