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低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情况分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3

  
  三、我国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情况分析
  
  我国的中压电网以35KV、10KV、6KV三个电压等级应用较为普遍,我国电气设备设计规范中规定35KV电网如果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3KV10KV电网如果接地电容电流大于30A,都需要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较小,其特点是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可不立即跳闸,按规程规定电网可带单相接地故障运行2小时。从实际运行经验和资料表明,当接地电流小于10A时,电弧能自灭,因消弧线圈的电感的电流可抵消接地点流过的电容电流,若调节得很好时,电弧能自灭。对于中压电网中日益增加的电缆馈电回路,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虽然接地故障的概率有上升的趋势,但因接地电流得到补偿,单相接地故障并不发展为相间故障。在煤矿井下,因为空间狭窄,人与电器的接触比较频繁,另外又存在可爆炸性气体,所以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井下变压器禁止中性点接地,同时禁止由地面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和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四、我国低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情况分析
  
  我国低压电网主要是380/220伏系统,是农村、企业、学校的主要用电系统,特别是农村用电,我国农村大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电力建设相对比较薄弱,用电安全就尤为重要,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触电伤亡事故。下面对低压用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和保护措施进行分析:
  1、IT系统的优缺点及适应性:接线特点是中性点不接地,设备采用外壳保护接地。该系统必须装设绝缘监视及接地故障报警或显示装置。主要优点是:单线触电电流小,易于脱离,因而不易造成人身触电重伤、死亡事故;保护接地的保护效果很好,能切实起到接地保护作用。缺点主要是:某相线接地后,其它相线对地电压升高到倍,中性线的对地电压升高到220V,此时将增加触电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低压电网雷击时,因雷电流难以泄漏而出现雷击过电压,造成低压电网的绝缘击穿。该系统适应于没有中性线输出的纯动力用电处所。
  2、TT系统的优缺点及其适应性:接线特点是中性点直接接地,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主要优点是能抑制高压线与低压线搭连或配变高低压绕组间绝缘击穿时低压电网出现的过电压;对低压电网的雷击过电压有一定的泄漏能力;由于单相接地时接地电流比较大,可使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可靠动作,及时切除故障。低压电器外壳接地的保护效果不及IT系统。该系统适应于有中性线输出的单、三相用电的较大的村庄。加装上漏电保护装置,可收到较好的安全效果。
  3、TN-C系统的优缺点及其适应性:接线特点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外壳与中性线相接(即保护接零)。当发生碰壳故障时,单相短路电流可使该电器的短路保护装置动作,及时切除故障设备而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所以比TT系统中电器外壳的接地保护的效果要好一些。其缺点是当发生中性线路断线时,可能使断路点下侧的所有接中性线的电器的外壳带电,因而增加人身触电的可能性。但根据农村用电具体情况,一旦中性线路断线是很危险的,所以农村集体电网供电的电气设备,应采用保护接地,不得采用保护接零。
  4、TN-S系统的优缺点及适应性。接线特点是保护线与中性线分设,设备外壳与地线相接(即三相五线制)。TN-S系统具有TN-C系统的所有优点,且因保护线与中性线分设,避免了TN-C系统中由于中线断路会使断路点以下接中性线设备的外壳可能带电,而增加触电可能性的问题。缺点是由于增设了保护线而增加了投资,该系统适应于安全要求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处所。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低压供电系统
  5、TN-C-S系统(又称伪三相五线制)的优缺点及适应性。当保护线与中性线从某点(一般为进户处)分开后就不能在合并。TN-C-S系统是对TN-C系统和TN-S系统的优缺点综合处理的一种接地型式,它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安全要求较高的部分用户的安全性的需要,又可满足安全要求一般的部分用户的经济性的需要。现在住宅区的供电系统中选用此种系统的占大多数,部分用户对安全要求较高的村镇也可应用此系统。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