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城市植物是城市地区生长的全部植物群落的总称,城市绿地是人工绿化的绿地地域系统,包括各种公园绿地、街道绿地、居住区绿地、机关单位绿地等共同组成的绿化地域,称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的生态效应已成为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化环境、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要实现其生态效应,则必须对绿地系统在城市中的区位作出合理的规划,最终目的是为建设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美化人的生活服务。
【论文关键词】城市植物;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应;规划建设
0 前言
科学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事物客观规律的总结。城市作为人类聚居地的一种形式,带来了人口集中、产业集中、资源能源消耗集中、需水量增加、不透水地面增多、绿地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的变化。在这样一个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森林中,如何建设好城市生态环境,如何处理好城市居民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的一个急迫而重要的问题,而城市绿地,就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办法之一,而如何运用物理学、生态学、甚至美学等学科来设计我们的生态绿地,就是景观及城市设计师的任务,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世纪接班人,也应仔细研究生态绿地的环境效果,在设计中合理的运用,来使我们的人居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1 城市植被
1.1 概念
植被是指某一地区地面上生长的全部植物群落的总称,植物之间以及它们与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同往结合,形成相对稳定的有规律的集体群,叫植物群落,城市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了植物和生存环境,使植物群落的原来面貌发生了变化,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植被。
1.2 城市植被的生态景观类型
(1)耕地:有水田、旱地和菜地,种植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瓜菜等。
(2)园地:有果园、桑园、茶园等,种植各种果树、桑树、茶树。
(3)林地:生长乔木、灌木、竹类、沿海红树林等,是城市植被的主要类型。
(4)草地:有牧草地、草坪、荒草地等。
(5)城市绿地:与建筑物地面混合的所有绿地,包括工、矿、机关单位绿地。
(6)交通道路绿地:为公路两旁、车站、码头、机场周围的绿地
(7)其他绿地:有名胜古迹、陵园、公园、风景区、国防用地、特殊用地等的绿化植物。
1.3 城市植被的特点
覆盖率低、群落类型多呈岛状分布;自然群落比例减少,人工群落比例增加;出现城市中特有的群落类型;脆弱性。
1.4 城市植被的生态特征
树木长势差,容易生病和遭受虫害;原生植被破坏退化,次生种的成分增多,单优种群占优势;群落结构简单,以单层乔木为主;植物生长量小,生产力低,生态环境功能衰退。
2 城市绿地系统
2.1 城市绿地的功能
2.1.1 环境功能
(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改善小气候,减弱温室效应。
(2)植物根系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避免洪涝灾害。
(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平衡空气中的碳和氧。
(4)城市植物能吸滤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消减噪音。
(5)保护生物多样性。
2.1.2 生产功能
(1)城市植物可提供各种竹、木产品、人造纸板、纤维原料等。
(2)城市植物可提供各种果品、油料、香料、化工原料、中药材、食用菌等。
(3)城市植物可提供薪、碳材。
(4)城市植物可提供旅游产品。
2.1.3 生活功能
(1)美化生活环境、有益公众身心健康。
(2)为城市居民提供庇荫、娱乐,满足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求。
(3)提供科研和教育场所。
(4)提供社会劳动就业场所。
2.2 城市绿地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绿地、生产绿地。
特点:多元性明显,零星分散,按点线面三种形状布局,结构单一性,管理上的分散性。
3 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3.1 城市绿地的光能效应
(1)减光效应:绿化树木由于树冠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使到达树冠下面的光照强度大大减弱。
(2)削减太阳辐射效应:由于树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遮挡作用,使到达地面及树冠下面的太阳辐射显著的减少。
(3)热量平衡效应:由于植物对辐射平衡的削减作用,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使日夜温差减小,达到对热量的平衡作用。
3.2 降温增湿效应
城市绿化地带具有良好的调节气温和增加空气湿度的效应,这是因为植物特别是树木有遮阳庇荫、减低风速和蒸腾作用的缘故。
3.3 碳—氧平衡效应
植物与人类一样,具有呼吸作用,但植物的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大得多,绿色植物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和氧的制造者,起着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平衡稳定的作用。
3.4 净化环境效应
植物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氯和氟等有害气体具有明显的吸收效应,同样,它们对灰尘也有滞留、吸附、过滤等作用,因此,绿地、林带对减少大气尘量和有毒气体的作用非常显著。
4 城市绿地规划建设
4.1 规划的原则和依据
(1)生态功能优先原则:符合生态学原理,尊重自然规律,在生态功能优先的前提下,正确处理绿化、美化、净化等问题。
(2)因地制宜原则:在规划中必须对城市进行分析研究,建设起与城市特点相匹配的,有自然风格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
(3)整体优化原则:在规划时必须对各子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形成方向一致的综合效应,发挥最佳的生态作用。
(4)以人为本原则:在规划中必须针对人的美学观点,运用美学原理进行设计,使城市园林体现生态功能与美化的完美结合,满足市民的需要。
(5)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应避免因一时的利益而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系统,并且以财政能力来安排近期可以做到的绿化工程,是设计者应该考虑的。
4.2 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
均匀分布,连接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因地制宜,与河湖山川自然环境相结合;布局形式多种多样。
4.3 植物选择的原则1)适地选树:根据地域气候的特点来选择树木,确保植物适合该地区的环境情况,使其良好生长。
(2)适生境选树:要从生态学出发,适应立地条件生境与小生境的具体情况。
(3)适时选树:要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花色、花期、叶的枯荣期与结果期等植物周期变化。
4.4 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
(1)应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园林建筑或园林小品。
(2)公园绿化用地应占公园总面积的70%以上。
(3)绿化树种以乔木、灌木为主,乔、灌、草结合,营造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地方特色的森林。
(4)在布局上力求合理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