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涟邵煤田北段煤层构造夹矸的成因及特征(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3

  (2)由角砾岩、碎斑岩组成的形状极不规则的砂岩包体:这种包体个体较小。长轴一般在0.5m之内,颜色为灰白、浅灰色,边缘不平整,胶结疏松,用手即可搓碎,反映了快速脆性变形的特征。
  (3)原生层理清晰的砂岩包体:这种包体原生结构没有受到明显破坏,但与煤层接触处均可见光滑面。

  2构造夹矸的微观特征

  构造夹矸既然是由构造作用而产生,因此每个构造夹矸包体可简单地视为一个应变椭球体。在椭球体中,将可找到常见的三种构造作用的痕迹,即张、剪、压。当然,每个构造夹矸包体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不相同的。有的形成时间较早,有的较晚;有的受力较强,有的受力较弱。一般而言,形成时间愈早的构造夹矸包体所受构造作用愈复杂;反之则简单。
  通过晏家铺、桥头河以及冷水江向斜主要可采煤层——5煤或3煤中所采集到的构造夹矸包体(主要为砂岩夹矸)定向岩组样分析],特分述如下。
  在晏家铺向斜采集的构造夹矸包体,其中有的具有张、剪作用痕迹;有的具压、剪作用痕迹;有的石英颗粒被拉长具定向排列。在桥头河向斜采集的构造夹矸包
  体,石英颗粒被拉长略具定向排列,且具压、剪作用痕迹。在冷水江向斜以北之坪溪煤矿四工区采集的构造夹矸包体,具压、剪作用痕迹。在5煤底板以下地层中采集了两块构造夹矸包体:一块为金竹山煤矿土朱井石英颗粒被拉长,略呈定向排列;另一块为三甲煤矿,具压、剪作用痕迹。
  当然,以上微观资料单独地看,仅能代表构造夹矸的一个点上的情况,但将以上点综合起来分析,说明构造夹矸系低温条件下由脆性变形而产生的构造包体。
  因此,构造夹矸实际上即是断层带中所夹的断片、马石由于泥质岩夹矸未采样,故未作微观分析。

  3构造夹矸的形成机制

  3.1顶板嵌入型构造夹矸
  (1)由平卧褶曲发展而成:在上述平卧褶曲的基础上,如果顶板继续向前滑动,煤层将与顶板相连的那一部分挤开,最终成为砂岩夹矸包体。这种形式形成的砂岩夹矸是不乏其例的,只是在滑动进行中,构造夹矸形成的时间有迟有早。
  (2)由逆掩断层下盘发展而成:这里所指的逆掩断层,系由3煤顶板薄层石英质粉砂岩的牵引褶曲发展而成的。3煤顶板在滑动过程中,局部出现了牵引褶曲(图2);

关于涟邵煤田北段煤层构造夹矸的成因及特征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