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县级应急环境监测体系浅探(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3
各类环境风险源门类齐全,数量众多,完成全县所有风险源的调查和预案编写需要很长时间。因此预案编制可分步实施,初期抓住风险较为突出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先行编写。重点行业为化工制造业、仓储业、码头、交通等,重点关注事故已发地区、沿江水源地上游地区、离敏感人群较近的地区、运输十分繁忙的地区等。
通过对全县环境风险源的摸底调查,确立一批高风险企业和地点作为优先监测目标,加强日常监管,密切关注风险变化,动态调整监测预案。对这些重点目标,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内部也要相应确立优先监测项目,提前贮备资源,以应对一些项目采样、分析工作的爆炸性增长。应急监测关注的往往是几种甚至是一种污染物,但相关的采样、分析工作量可能会被急剧放大。
5 收集应急监测信息
要在平时工作中多方收集环境污染事故的监测方法、监测标准及事故的处理处置技术的有关资料, 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处理和处置技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处理》等资料,收集各种化学危险品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动植物所产生的毒害症状资料, 以备在突发性事故发生时进行查阅和借鉴。
还要收集上级和邻近地区监测站甚至本地区其它实验室的应急监测相关资源和能力以备不时之需,企业的监测资源也要考虑在内。实际上,不少地区的疾控中心甚至县防空办也会建立部分应急监测调查能力,这些都可以成为重要的应急资源,以便弥补监测部门在人力物力的不足。
6 组织应急监测培训
不少县级站或多或少都曾组织过应急监测知识系统培训,但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因此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是开展应急监测的基础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培训相关知识,如派一些同志外出参加专业培
训,参观学习先进地区和上级站建立的应急监测系统,邀请资深专家讲课等。
7 开展应急监测演练
应急监测建设必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毕竟难得发生,因此平时要定期开展针对性实战演练。演习要精心设计,高度仿真,既可以和县、局组织的环保应急处理演练相结合,或与企业的应急演练相配合,也可以在某次小规模的环境污染事件中有意识地放大反应规模,以期强化训练,常备不懈。
演习应着重训练应急监测体系的反应速度,各个部门的协同水平,对不同程度污染事故的处理方式,现场监测的实施能力,特别应注意加强监测人员现场自我防护能力。
8 培养应急监测人才
开展应急监测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批“拉得出、打得响”的环境应急监测战士。各地区监测部门要在日常工作中建设一支热爱应急监测事业、不畏艰难、技术过硬、经验丰富、专业结构合理、能创新敢开拓、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急监测队伍。一旦发生污染事故,我们能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迅速、准确地实施环境应急监测。
结语
形势逼人,时不我待,严峻的环境安全形势迫使环境监测部门要尽快建立健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发达地区县级监测部门要按照“预防为主、体系完整、有备无患、快速准确”的要求,率先行动,突出重点,积极准备,建设人才一流、设备一流、效能一流的应急监测体系,达到“应急监测指挥有力、现场监测快速准确、室内分析有条不紊、监测报告及时高效”的目标,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下一篇:城市湿地生态保护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