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泊型景区水污染治理研究初探——海盐南北湖水污染防治措施的研究与实践(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3
住、生活和耕作。这些居民的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对南北湖环境也有不小的污染危害。湖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及来景区旅游的游客每年向湖中排放的生活废水约11万吨左右,这些污水进入南北湖水环境对景观水质造成危害。有关居民生活和旅游人员产生生活污染物情况见表3。

表3 湖边居住(常住)人员、旅游人员产生生活污染物情况表

年份

常住人口(人)

旅游人数

(万人)

湖中游船数

(只)

生活污染物产生量

废水(万吨)

垃圾(吨)

1996

2700

16.5

48

10.5

1305

1997

2730

18.5

38

10.8

1374

1998

2741

20.6

38

10.9

1440

1999

2749

21.6

80

11.0

1473

2000

2750

20.6

80

11.0

1443

2001

2769

23.6

70

11.1

1539

2002

2778

23.7

70

11.2

1544

2003

2786

20.5

65

11.0

1451

2004

2789

23.9

58

11.2

1554

2005

2791

23.5

50

11.2

1542

2006

2678

26.1

52

11.4

1547

2007

2722

27.8

60

11.5

1823

注:每年旺季为4.5.6.10.11月,淡季为7.8.2.3月。旺季旅游人数增加30%。

在每年的旅游旺季,污染物产生与排放量也将出现高峰。在旅游高峰时,每天湖周边的小宾馆、小饭店及游人等向湖边及湖中排放废水约400余吨,而每天向湖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COD)量也有50㎏之多。在旅游高峰,这些污染物加重了景区湖水的污染,使水质恶化。旅游旺季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情况见表4。

表4、南北湖旅游旺季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表

年份

旅游

人数

(万人)

游船数(只)

其中高峰、低谷期人数

旺季每天污染物产生量

旺季

(万人)

平季

(万人)

淡季

(万人)

废水(吨)

垃圾

(吨)

入湖COD(㎏)

1996

16.5

48

7.0

4.1

5.4

455

13

54.6

1997

18.5

38

7.8

4.6

6.1

468

14

56.2

1998

20.6

38

8.7

5.1

6.8

472

15

56.6

1999

21.6

80

9.1

5.4

7.1

477

15

57.2

2000

20.6

80

6.7

5.1

6.8

477

15

57.2

2001

23.6

70

9.9

5.9

7.8

481

15

57.7

2002

23.7

70

10.0

5.9

7.8

485

15

58.2

2003

20.5

65

8.6

5.1

6.8

477

15

57.2

2004

23.9

58

10.0

6.0

7.9

485

15

58.2

2005

23.5

50

9.9

5.9

7.7

485

15

58.2

2006

26.1

52

16.1

4.4

5.6

492

15

58.3

2007

27.8

60

17.2

4.8

5.8

498

16

58.9

三 保护水环境措施

近年来,为了改善和保护景区的湖区水质,南北湖风景区管委会在研究了海盐县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拟订了整治水环境的工作方案,建立了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加强了对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特别是提出了蓄水、养水、治水、防污的工作方略,有效地改善了南北湖水质,保护了南北湖的水环境。

3.1  绿化造林,涵养水源

   南北湖风管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治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对环境的治理工程,如南北湖的疏浚工程、退塘还湖工程、污水治理工程等,其中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就是绿化造林、保护森林资源、涵养水源的工程。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1  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

   南北湖森林大多是在五六十年代营造起来的,几乎都是马尾松林(少量黑松林),林分郁闭度低,树种单调、结构简单,种植密度过大,又曾被当地群众视作薪炭林而被过度砍伐树枝,造成树杆纤细、弯曲,林分质量较差,森林的功能很低。因此,必须进行生态公益林的促成培育,按照规划,逐步分批进行补植造林,对于一些郁闭度低、质量差的林分,重新造林。针对风景区内森林结构简单、树种单调的状况,在造林时,调整森林结构,丰富树种,特别是阔时树种,如枫香、木荷、杜英等;大力营造针、阔混交林,结合风景区的特点,发展一批风景林。

3.1.2  绿化造林与发展经济特产林相结合

风景区内有1000多户农民,有460余公顷山林属当地村民的责任山,因此在考虑发展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农民的利益,要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结合起来。通过引导、扶持和技术指导,帮助当地群众发展名特优经济林、竹林、果林和茶叶;对于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的林果特产基地,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形成“观光园区”。

   3.1.3  切实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⑴大力宣传以《森林法》为核心的法律和地方性法规,增强广大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自觉性。

⑵贯彻、执行《浙江省林地管理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