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施工组织
1、从全国各地抽调5000万农民工参与治理沙漠,这样可以解决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2、全国各监狱的劳教人员全部投入到治理沙漠的队伍里,这样可以大量节约劳动力费用,也可缓解牢房紧张之现状,并能成为长期的专业的治理沙漠主力军。
3、中央成立治沙总指挥部,各省、地成立指挥分部、以监督、指导、协调、服务为工作中心,县级为施工组织机构,乡、村为施工单位,乡镇为班,村为组,以环境条件好坏划分区域,分片包干。
三、考核与激励
待各省、地、监区的治理区域划分后,选拔年轻力强,素质良好、热爱党、热爱人民、吃苦耐劳、忠于职守、清政廉洁、一心为党、为国的领导干部到治沙一线,明确目标任务,以3-5年为期。自参加治沙管理队伍起提职一级,待工作期满,目标任务完成后返回原工作地点再提一级,若在治沙工作中表现良好,成绩突出,返回原工作地点可提升两级,相反对工作表现差,目标任务完不成,施工质量差,发现一个随时清退原工作单位,取消原提职级别,另降1-2级,5年内不得提职。
四、费用支付
一期工程按15年计算,完成治理沙漠面积60万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约需400万元(含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60万平方公里,约需2.4万亿人民币,分15年投资每年需1600亿元人民币,中央财政每年支付1000亿元人民币,地方财政每年支付600亿元人民币,参与治沙的政府工作人员由原单位支付工资,其它费用由项目指挥部负担;施工单位的劳务费,材料费,机械费由政府负担,费用支付办法可采用大包形式以平方公里结算,单位面积的包干费用,以地理条件好坏,材料来源远近情况而定,使治理沙漠农民工的工资达到内地农民工工资的较高水平为易。
有了短期的治理沙漠规划,还要从长远的角度恢复和保护植被,增加地面覆盖率,达到减少水土流失、长久性防风固沙的目的,所以要实施封山育林,绿化荒山的战略决策。
80年代后期,全国性的乱砍滥伐日益严重,特别是90年代至今,我国的河南、陕西、湖北等地区大量的无计划和超计划的种植香菇,破坏了大量的森林资源,远比1958年大办钢铁所毁坏的森林资源多得多,使过去茂密的森林变成了现在的灌木林丛,不少地方成为光山秃岭、岩石裸露,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气候变化异常,山上的天然林被砍光了,现在往平地里栽树,把路边的耕地变成了绿色长廊,这样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也不符合自然规律。因为中国的山坡面积远远大于耕地面积,现有的土地面积已是非常宝贵,点滴不能浪费,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用于植树造林是很可惜的,实属抓了芝麻丢了西瓜之举措,因此说中国植树造林的重点区域在山坡和沙漠而不在耕地。
封山育林,绿化荒山是恢复森林资源的最佳途径,关键是要折断乱砍滥伐之源,如严禁种植香菇,严禁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等,这样森林资源很快就能恢复起来。天然次生林封山育林3—5年后,就可以放牧(以山羊为主),把发展畜牧业由草原转向山区,给草木休养生息的机会,缓解草原畜牧业发展不平衡因素,待大面积沙漠绿化好且树木成林后,适应放牧时再走山区和草原共同发展畜牧业之路。
此外,执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走少生优生之路,减轻因人口增长给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压力,使原有的土地不再沙化,那么治理沙漠的难度就小得多,本世纪前期实现沙漠变绿洲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