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原因分析及整治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3
论文关键词: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水质污染整治;水质安全
论文摘要:城市供水系统的任务之一就是提供给用户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文章针对目前部分城市居民用水水质问题,从城市管网和微生物对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的角度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随后探讨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的整治,分析过程和结果对于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保证具有参考价值。
城市供水水质的安全性对于城市各方面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城市供水水质安全评价来说从大的角度可分为水力安全性和水质安全性。水力安全性是指供水系统提供给用户满足水量、水压要求的自来水;水质安全性是指用水的水质满足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限值。一方面,水质安全性又包括无机毒害物、有机毒害物、放射性物质和生物安全性。关于安全水质的报道比较多的是消毒副产物及生物指标的含量问题;另一方面,城市管网的状况对城市供水也会产生大的影响。出现的城市居民用水水质问题多表现为水质浑浊颜色偏黄,有黑色悬浮物。然而化验水厂的总出口水质各项指标为合格。基于此实际问题,本文提出并进行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原因分析与整治研究,一方面来为解决具体的城市供水问题而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探讨城市供水防治水质污染的主要来源和一般性的整治方法,据此为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
一、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的原因分析
综合现有的研究资料和实际的生产实践经验,引起城市饮用水水质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现代化工业尤其是合成工业发展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大部分都通过人类活动进入了水体,使受纳水体的物理化学性状发生了显著变化,水源污染相应地引起了管网水的水质恶化,主要是氨氮、消毒副产物等含量的升高;其二,水厂出水的生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不足,且水在管网中停留时间较长,在输配水过程中水自身及水与管道内壁发生的物理、化学以及微生物等反应引起水质恶化;其三,由于爆管或更换管道后冲洗不彻底等外源性污染而造成的水质恶化。
管网配水作为供水的最后一个环节,受水源污染状况、城市供水日标、供水管网及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时间不长等原因,一直被供水单位和管理部门忽视,但随着人们对水质要求的提高和管道腐蚀等问题的出现,管网水质二次污染问题近年来日益突出,因此,研究管网水质二次污染及防治对策逐渐成为供水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包括供水管网水质污染状况调查、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等研究领域已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饮用水二次污染问题可归结为微生物、化学物理和感官三个方面:微生物污染包括微生物再生长(尤其是附着生物膜的生长)、硝化作用和水媒病等;化学物理污染包括消毒副产物、铅、铜、铁、锌、温度、腐蚀、PH稳定性与结垢、管道涂层与衬里渗出物,消毒物残留浓度的维持和管道沉积物;感官污染包括味道、气味、浑浊度和色度的变化。此外,饮用水二次污染还包括因管道渗漏和其他因素带来的外源性污染。
(一)城市供水管网管材对供水水质的影响
出厂水在管网这个大反应器中,继续进行其未完成的反应及与管壁物质的反应。这些反应有生物性的、物理性的、化学性的。除了受出厂水水质影响外。与输配水管道的材质、使用年限、施工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水质的变化情况与所用管材关系密切。城市供水管材多采用铸铁管、水泥管或钢管、复合材料管等不同管材,新管道过水后除余氯稍有降低,浑浊度、溶解性总固体略有升高外,其他指标应与出厂水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但使用年限长的管道,由于内壁腐蚀、结垢,导致水中铁、锰、铅、锌等金属物质和各种细菌、藻类、苯类、挥发性酚类指标的含量增大。管道更新改造研讨会研究表明,对于未作防腐处理的金属管道,当年限超过5~10年时,污垢就己达到了恶化水质的程度。对于防腐处理较低的金属管道,3~5年就开始出现腐蚀现象;管道使用年限越长,腐蚀越严重,水质状况越糟。管网末端小口径管道、用户室内管道对水质的影响是输水过程中水质降低的重要因素。
上一篇:浅谈关于白色污染的现状与展望
下一篇:浅谈湿法磷酸中三废的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