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与环境资源约束(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3
笔者考察过许多项目,每个项目都可以拿出证明材料说明“省上可以调剂”,在项目考察过程中,又没有时间进行查实,难免有不实之词,这一点要引起极大的注意。以山西为例,据环保部门监测,山西主要炼焦区大气中颗粒物高达800毫克/立方米,苯丙芘含量超标,附近地表水中化学耗氧量、氨氮等污染物严重超标。煤化工项目涉及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此外,在建设煤化工项目时,不能忽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不能忽视生态保护问题。《京都议定书》中虽未曾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提出CO2减排的任务,但要求中、印等发展中国家自觉减少CO2的排放量。按人均计,我国的CO2排放量很低,但按总量计,我国已是除美国外,全球COz排放量第二的国家。最近30年来地球的气温上升了华氏1.08度(0.6摄氏度),而过去100年,温度上升是华氏1.44度(0.8摄氏度),这说明由于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地球气温变暖的速度是加快了。一个年产油品300万吨的间接煤液化工程,原料生产部分排出的CO2量是880万吨;如果最终建设规模是油品1000万吨,则CO2年排放量为2930万吨,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随着全球变暖,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正在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通过以上分析要充分认识到煤化工的“潮涌现象”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制止,煤化工是一个起点要求很高的行业,必须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因素,否则将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五、政府干预煤化工的“潮涌现象”
  
  如前所述,进入煤化工领域门槛相当高。首先是资源保证问题,煤化工产业项目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很高,且消耗大。以水为例,煤化工项目需要大量的水,大型煤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立方米,吨产品耗水在十吨以上。此外,还将面临环境容量的限制。
  最近去陕北考察煤化工项目,被那里“大干快上”的精神所感动,市与企业领导的环境意识也很高,也考虑了环境制约因素。但是,笔者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煤化工项目进行的全过程都须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因素,否则后患无穷。
  在全国发展煤化工产业高涨之时,国家发改委已经制定完成《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和《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的基本精神是:稳步推进产业发展,不断发展煤化工产业,以缓解石油供应的紧张局面;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促进煤炭区域产销平衡,鼓励煤炭资源接续区煤化工产业发展,适度安排供煤区煤化工项目的建设,限制调入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统筹煤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煤化工业要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走大型化、基地化的路子,发展开放式的产业链条;安全发展,认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自主创新,坚持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设备国产化。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例如水资源的关系。我国产煤地区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大型煤化工年耗水量大,可能会打破局部地区水平衡,成为煤化工高产高效的瓶颈。企业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情况,还要考虑污染物排放总量、生态恢复以及危险废弃物等。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功能区划、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和最大限度减轻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对建设项目严格把关;紧密配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以新带老”、“上大关小”、区域削减等手段,严格控制新、改、扩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为管理部门审批项目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2006年全国受理工程环评项目448个,评估421个项目,其中石油化工类项目87个(占项目评估总数的20.7%);经审查不合格的项目共计107个(占项目评估总数的25.4%),其中化工石化类项目27个,占25.2%,例如《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开阳磷煤化工基地年产50万吨合成氨工程》、《浙江上虞市银邦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吨高效氯氟氰菊酯项目》、《华亭中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鄂尔多斯鲁能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园煤制180万吨/年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以及《河北旭阳焦化有限公司60万吨/年煤焦油精加工项目》等。
  总之,未来煤化工企业竞争形势非常严峻。一些受资源、交通、环境和资源等条件制约的企业由于不具备竞争力,将被市场淘汰。所以在对煤化工企业进行规划发展定位时,需要认识到并不是有资源就可以建设煤化工基地。针对产品竞争力的研究,不仅要考虑生产成本,还要关注物流成本以及环境与资源的制约等问题。希望有些地方政府与煤化工企业审时度势,及时退出“潮涌”,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