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生态环境价值诉求(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3
最后,必须“和谐”为目标。人在对自然危机进行反思和反省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目标。合理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不应是单一的人的自然化的过程,也不应是单一的自然的人化的过程,而应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辩证统一的双向的运动过程,即应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辩证统一的双向的运动过程。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互为价值。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表现为共生共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应是求真、求善和求美的统一,是本然回归与理性超越的统一,是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统一。可以说,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中,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二元论的价值原则和以“为我”为价值标准的必然结果。
三、还自然之魅:树立生态价值观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新的价值祈求,人必须改变自己的主体性立场,把自身的利益与自然紧密相连,放弃孤立地、主观地看待人类权利的态度。人虽贵为万物之灵长,但人终究生存在自然界之中。这正如弗洛姆所说:“在整个自然中,人的生存问题是独一无二的;他离弃了自然,但似乎仍然在它之中;他部分是神,部分是动物;部分无限,部分有限”。因此,还自然之魅,就必须重建人自身的价值观,即用生态价值观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中,要么使人成为珍稀动物,要么使珍稀动物成为“人”,直至消灭人本身。泰勒本人就曾经直言不讳地表明过这一立场:“从生命共同体及其真实利益的角度看,人在地球上的消失无疑是值得庆幸的‘大好事’”,由此可见,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这种环境价值观只不过是一种极端的反人道主义观点。而在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中,只重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探索,强调人对自然界的超越性,而把自然这个重要的范畴丢在一边。可以说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是一元的,短视的。现今的事实使我们懂得了,人应当与自然万物形成一种亲密的伙伴关系,人应该尊重它们存在的权利、对它们施以人道主义的关怀,在展示人之魅时,还自然之魅,这既是人类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为了保证自身的生存。
生态价值观是以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和归宿的。它首先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为我关系”表明,人离不开自然,自然也离不开人。脱离“为我对象”的人是抽象的人,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同样脱离的人的对象只能是自在的。因此,提倡人类对自然的索取程度应建立在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自如的基础上。“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由此可说,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是人与人的关系。于是这一可持续性发展的价值观,又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这既包括代内人与人的关系又包括代际关系。由于人是类、群体和个体三重样态的感性统一,这就决定了人类的生存方式既要符合自身(包括个体和群体)利益,又要符合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既要考虑当代人享有的正当环境权利,又要考虑后代人也同样享有这些权利,不能一味片面地追求自身的发展和消费,而剥夺了他人及后代人理应享有的发展与消费的机会。
基于这两方面的内在要求,可持续性发展的价值观重建应是价值体系调整、融合从而实现科学化的过程。维系可持续性发展的价值观基础和价值实现,不能从单向的人的自然化或自然的人化出发,即单一的人的尺度或物的尺度相统一出发,而是弥补它们在价值关系定位上的缺失,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各个层面和不同维度上的价值观的兼容、协调和统一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对可持续性发展真正起到支撑和指导作用的价值观体系,在展示人之魅时,还自然之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抛弃旧的观念,注入时代发展新的要素,扩充新的内容。人类走过的足迹告诉我们:平等地与自然对话,理性地与自然握手,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光明。
[参考文献]
[1]杨耕,陈志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崔永和.论人的价值研究维度的现代转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2).
[3] J.D.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4]池田大作,奥锐里欧.贝恰.二十一世纪的警钟[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5]陶德麟,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肖卫前.大兴自然生态富民之举 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J].老区建设,2007,(10).
[8]转引杨通进.整合与超越:走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载许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易小明.社会差异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
上一篇:基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