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传统运输统计体系局限性的分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3

  论文关键词:传统运输统计体系;运输业;储运统计

  论文摘要:中国运输在和世界巨头同场竞技的舞台上如何扬长避短、把握住新一轮发展机遇,是业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完善的运输统计体系是今后的一项重点基础工作之一,我国当前的传统运输统计体系具有怎样的局限性,这是文章的讨论内容。
  
  
  
  运输,被业界称为“第三利润源”,被媒体称为“21世纪最大的行业”,被老百姓称为“金饭碗”。21世纪运输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输行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人注目。现代运输业正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当前,我国传统运输统计体系已成为我国运输统计体系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传统的储运统计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传统的运输统计主要是针对我国物资企业而制定的,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物资由计划调拨改为市场自行采购后,物资企业的职能发生了大的变化,大多数企业通过重新定位,努力转变经营机制,多数的物资企业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纷纷向运输企业转型。但是运输统计工作由于受人员和资金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并没有随着经济的转型而发展,这样就导致我国的运输统计不适应现代运输活动,造成了二者之间的脱节。
  至今,我国政府及科研机构还没有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运输统计指标,也没有设计出与我国运输发展同步的运输统计体系,现在的运输统计仍然采用传统的储运统计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主要从物资的购进、物资的储存和物资的销售三部分来衡量物资企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受此影响,到目前为止,我国运输学者在运输的定量研究中经常遇到极度缺乏有关运输产业的基础经济统计资料,以及没有全面的运输统计数据的问题,运输学术研究还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大量研究的数据支撑只是某一年份的估计值,还不能靠数据来“说话”。用这些指标来衡量运输规模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却不能真实反映运输的全貌。此外,国内运输研究中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比较少,系统分析少。例如:对国内集装箱的研究,往往局限在数量的对比,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目前集装箱方面的官方统计数据偏少,反映集装箱运输的结构数据,如集装箱码头岸线、集装箱码头泊位、集装箱码头投资情况、重箱情况、中转情况等数据不全,很难展开系统的定量研究。以上种种原因使我们现阶段对运输的理解始终处于定性的认识水平上,难以衡量现代运输产业的成本投入和社会产出的经济效益,也无法较为准确的衡量现代运输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二、运输统计体系不全
  
  目前,我国运输管理体制是按照行业分设部门进行管理的,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相应的管理部门,与运输直接相关的部门很多。传统的运输业分布在物资、商业、贸易、仓储、交通运输等部门之中,牵涉统计的部门有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民航总局、公安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税务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中国运输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等十几个单位,长期各自为政、封闭发展,形成了物资统计、商业统计、市场统计、交通运输统计、储运统计等统计分支,这些单个的统计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不能综合反映现代运输活动的全貌。将全社会的运输过程分割开来,不仅影响了各种运输功能和运输服务方式的协调发展,同时也由于部门利益所在,造成了运输资源的浪费和运输资源整合的难度。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