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路基浆液数据表
孔号
孔深
压浆范围(m3)
压浆总量(t)
压浆材料体积(m3)
孔隙率(%)
1
5.7
44.4
6.75
4.74
10.67
2
6.0
46.7
6.00
4.74
10.67
3
5.6
43.6
4.5
3.16
7.24
4
5.1
39.7
6.8
4.77
12.01
4
5.0
38.9
6.00
4.21
10.81
5
5.1
39.7
8.25
5.79
14.57
6
5.0
38.9
6.00
4.21
10.81
7
6.1
47.5
9.00
6.32
13.29
8
5.3
41.3
6.00
4.21
10.20
9
5.5
42.8
4.5
3.16
7.37
10
7.4
57.6
5.25
3.68
6.39
11
6.2
48.3
6.00
4.21
8.72
12
6.1
47.5
4.5
3.16
6.65
13
5.1
39.7
8.25
5.79
14.57
14
6.3
49.1
8.15
5.72
11.65
15
5.5
42.8
4.5
3.16
7.37
16
5.5
42.8
6.00
4.21
9.83
17
5.0
38.9
6.00
4.21
10.81
18
6.1
47.5
4.5
3.16
6.65
平均值
10.57
3.3 灌浆效果
对沉降段实施灌浆加固技术后,该路段K54+730和K55+050处的沉降情况大为改善,沉降已不再发展,跳车现象也基本消除,为了反映灌浆的效果,特在灌浆处和附近未灌浆处设立沉降观测点,对路基的沉降进行观测,数据见表2、3。
表2 压浆路面标高统计表
观测点位
通车初期路面标高
注浆前路面标高
注浆后路面标高
近期观测标高
2000.7
2004.7
2004.7
2005.7
1
0
-0.067
0
-0.001
2
0
-0.053
0
0.000
3
0
-0.087
0
-0.002
4
0
-0.078
0
-0.001
5
0
-0.097
0
-0.002
6
0
-0.088
0
-0.001
7
0
-0.049
0
-0.000
8
0
-0.055
0
-0.000
9
0
-0.046
0
-0.001
10
0
-0.035
0
-0.000
11
0
-0.068
0
-0.002
12
0
-0.079
0
-0.003
平均值
-0.0733
-0.00108
表3 未压浆路面标高统计表
观测点位
通车初期路面标高
2004.7路面标高
近期观测标高
2000.7
2004.7
2005.7
1
0
-0.057
-0.081
2
0
-0.063
-0.078
3
0
-0.077
-0.089
4
0
-0.088
-0.098
5
0
-0.087
-0.099
6
0
-0.098
-0.101
7
0
-0.059
-0.078
8
0
-0.045
-0.065
9
0
-0.056
-0.071
10
0
-0.045
-0.059
11
0
-0.066
-0.085
12
0
-0.074
-0.093
平均值
-0.06792
-0.0831
表2、3的观测数据表明,注浆后路面的沉降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一年后的累计沉降量不到2mm,而未实施注浆的路面沉降继续发展,累计沉降量已达83 mm,对比结果说明灌浆法的加固效果明显。
4.结束语
采用高水速凝材料的压浆技术在京承高速公路工程中的运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取得了许多的施工经验。混合料需要一定的和易性,以方便施工,严格控制配比,以保证灌浆的混合料结硬后不能有多余水分,保证有一定的膨胀性。
[1]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公路设计手册。路基[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郭贵平等级公路养护技术与养护机械。[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高伏良高填方路基自然沉降现象与应对措施 中南公路工程 2003 Vol.28 No.63~64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手册[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