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具有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丰富传统建筑形象,伴随着西方文化入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带有地域特色的的建筑形象正逐渐消亡。本文通过对于各地区建筑形象趋同这一现状深层原因的探究,认为此类现象的产生是城市的扩张及人为的干扰等行为方式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对于如何将建筑形象的地域特色充分的表达给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地域环境特征 传统文化 地域性表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博士曾经说过,21世纪推进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重要力量之一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多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张的同时,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未能认清自身的价值与优势,加之地方政府部门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大量拆除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及街道,用水泥和钢筋筑起的“都市森林”使人们很难在其中找到自我价值的归属感。建筑形象能够带给人们最直接的感官印象,它能揭示出城市文化内涵,因此建筑形象如何清晰地表达出城市所特有的域性就成为现今城市规划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影响我国城市建筑形象趋同的原因大致是地域环境的弱化和主观社会的干扰两个方面所造成的,其中主观社会的干扰占主导地位。
一、 城市盲目的扩张导致地域环境特征被弱化
地域环境特征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资源环境等各种客观环境。它是构成每个城市建筑特征的外在因素,中国传统城市的发展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比如陕西的窑洞及山西的平遥古城等建筑就是其典型的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式的建筑代表。伴随着科学技术及信息化发展的速度,中国城市扩张的速度可以说是空前的,在片面的追求所谓国际大都市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具有“国际式”的都市建筑形象,一次又一次地被复制。探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从农业城市向现代商品城市的转换过程中,由于设计时间短等原因,设计师很少在充分的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及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来创造建筑形象,其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照抄现有的建筑形象模式,草草应付了事;其次受西方“城市更新”运动的影响,为了平衡人口增长及住宅匮乏的矛盾,以节省土地为由的各种高层建筑成为“复制城市”的模板,中国城市趋同化现象由此可见。
二、 主观社会的人为干扰加速建筑形象的趋同化倾向
主观社会主要包括人文因素、文化渊源等层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占具主导地位的影响方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的经典建筑都是由住宅发展而来的,这比西方的建筑更具历史感。比如“王家大院”就是典型的以家族制度的传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经典建筑,打造具有家的归属感的建筑形式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目标;另外建筑体现性格,在中国建筑中可以发现很多例子,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即为“中庸”思想的体现,单看故宫单调的砖墙,很难想象里面有那么富丽堂皇的经典建筑,这就是一种“中庸”思想的显现。但是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及“地球村”的出现和人口流动的加剧,这种差异性变得越来越弱。
1、 信息时代互联网的介入同化了人们的审美取向。
建筑形象的发展历来就是在不断的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中所产生的,例如敦煌莫高窟的产生就是中原文化受到外来西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伟大建筑。互联网的发明无疑使这种传统的文化交流变得更为迅速与便捷,各种不同的文化利用互联网产生各种形式的交结,并且能够使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广泛地加以传播,在不断交流的同时,中国人所固有的审美模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传统的交流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代的科技在缩短这个过程的同时,也会带来些负面的影响,短期的交流不容易使设计师身临其境的感受不同文化的精髓,搜索词条所显示出机械的单一性,无疑会造成长期依赖互联网搜索知识的设计师审美取向的趋同化状态。传统的文化交流是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形成的,在互联网时代这个过程可能仅仅需要几分钟,这种时间的差异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方便,丢失的也许比我们得到的那点快捷要多得多。
2、 在沿袭西方教学体系下培养出的建筑设计师,在学习之初就忽略了对于传统文化的沿袭,导致了建筑形象的单一化趋势严重。
中国现代美术教学体系大致沿用了西方的教学体系,从1918年4月北京美专的建立到现在课堂上所倡导的“包豪斯”教学模式无一不是一种西方教学体系的翻版,传统审美趣味及文化在西方教育模式强大的冲击下,长期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传统的审美情趣在西方教学模式下没有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了设计师审美及思维的西化,造成了建筑形象的整体趋同,即习惯于西方的建筑形象模板;对于传统建筑形象认知度的缺乏,导致了中国的设计师始终处于一种学习西方现有模式的氛围中,K.Frampton曾经说过,一种地方风格出现的先决条件不仅取决于当地的繁荣,而且取决于一种强烈的发展个性的情感,它用在人们头脑中扎根的价值和想象力,结合外来文化的范例,自觉地去瓦解世界性的现代主义。没有弄清本民族传统的艺术风格,如何去瓦解世界性的现代主义呢?在中国省级城市中西式高耸入云的高大建筑随处可见,中国传统的小桥流水式的建筑屈指可数,西方文化的侵蚀及设计师传统文化修养的缺乏也促成了我国建筑形象千篇一律的现象的产生。
3、 过度开发经济效益,导致城市建筑缺乏整体规划。
伴随着房地产热的兴起,大量有历史价值感及风格的建筑,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被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回忆中;另外各种地标式建筑形象似乎在短时间内屹立在各个大中城市中,这种短期建成的奇怪形状建筑,在建筑之初缺乏考虑整体的规划设计风格,孤立的高大建筑很难与周围的环境融合,使大众很难在其中找到一种自我价值的归属感。
三、 建筑形象地域性表达的有效途径
1、 提倡多种交流方式并存
抵抗信息化时代交流渠道的单一给设计师的审美造成的趋同性影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了解各种文化的过程中,应当提倡多种交流方式并存,最大化地避免交流方式的单一化。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是非常频繁的,设计师如果没有时间或因路途遥远等原因未能亲临设计现场,可以考虑通过访问本地的流动人口,来了解施工城市的风土人情、地理气候等,得到一个感性的认识后再从互联网上找出相关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取舍,这样就能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信息取得途径的单一化,有助于多种建筑形象的建立。
2、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培养
在高校教育中,应加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培养。对于一个设计师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局限在建筑及美术专业领域的,它甚至可以是音乐与文学的。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培养,有助于设计师对于传统文化概念更深层次的解读,这种潜移默化式的教学方式,是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有利于设计师自身传统修养的提升,更容易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不仅仅是皮毛。除此之外,社会大环境的舆论引导也是重要的方面,在社会发展中应当建立对传统建筑形式的尊重,在这一点上台湾做得是比较好的,他们鼓励设计师将中国的传统元素打散后应用到现代建筑中去,这不但可以很好地延续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能体现出现代建筑的特色,很好地解决了继承与发展的矛盾。
3、建立科学性的城市规划方式
城市建设部门在设计建筑方案前,应当从整体上考虑本城市的建筑定位,确定统一的宏观城市规划方案。用具有长远性的目标,来区分新旧城市的分布方式,对于新旧城区采取不同的灵活的规划方式管理,避免重复建筑形象在同一地区出现;在建筑形象风格上尊重城市居民原有的习惯风俗,使人们在城市中能够找到一种自我价值的归属感,提升城市品位。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固化的历史,建筑形象更是一个城市风貌的具体体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资源。保护优秀的地域建筑运用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不但能够实现现代建筑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保持一个城市文化记忆链条的完整性。一个成熟的城市建设方案永远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城市建筑形象,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变我们周围的城市,将是中国城市建筑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 著 《中国建筑史》 三联书店出版 2011年1月出版
2. 梁思成 著 《梁思成谈建筑》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6年9月出版
3. (英)德波顿著 马涛译 《幸福的建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4月
4. (意)罗西著 黄士钧译 《城市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年9月
5. 安藤忠雄 著 白林译 《安藤忠雄论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