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病理行业人员职业标准的依据与路径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2-01

  病理诊断和研究的发展是以病理技术为基础的,病理技师制片质量的好坏、操作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病理医师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构建病理技师职业标准必要性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病理技师在医疗过程中承担病理技术工作,主要负责处理取自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细胞、体液及分泌物等标本,制成切片,供病理医师观察病变并出具病理诊断报告。病理诊断是疾病最终诊断的“金标准”,临床医师根据病理报告决定治疗方案、解释临床症状、判断预后及明确死亡原因。病理诊断和研究的发展是以病理技术为基础的,病理技师制片质量的好坏、操作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病理医师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1],因此,构建病理技师的职业标准,确立准入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成为当务之急。

  1构建病理技师职业标准的必要性

  1.1构建病理技师职业标准是用人单位选拔、任用和考核病理技术人员的需要

  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学科研、法院法医、医学院校等单位均设有病理技师岗位,尤其是综合性医院都有病理科,其开展的常规病理技术工作有A、B、C三项:即尸检(Autopsy,A)、活检(Biopsy,B)、细胞学检查(Cytology,C)。目前普遍存在病理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岗位职责不明确,部分医院病理科医技不分,无专职病理技师,大多是由护理或检验专业转岗甚至非医学专业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后上岗。近日首次发布的《上海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数据报告》显示:在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间,上海共有136家医院以及医学检验所开展病理检测业务,而在填报数据的105家病理科中,从业人员共计895人,其中病理诊断医师423人,技术员389人;目前缺口医师近180人,技术员缺口211人,医师和技术人员缺口近1/3.

  一方面用人单位招聘不到病理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已在岗人员没有考核和评价体系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即病理技师职业标准。通过这一标准,确立行业准入制度,使病理技师的工作规范化和条理化,进一步划分病理技师的级别,明确职业考核和评价体系。

  1.2构建病理技师职业标准是行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及相关机构、医学院校等单位的病理技术人员岗位对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日益增加。2009年3月卫生部颁布的《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内明确指出二级以上医院必须建立病理科,病理科的人员配备和岗位设置应满足完整病理诊断流程及支持保障的需要,其中病理医师按照每百张病床1-2人配备,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医疗机构应适当增加,病理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按照与医师1:1的比例配备。构建病理技师职业标准体系,建立一支稳定、完善的病理技术人员队伍,是病理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病理诊断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有力保障。

  1.3构建病理技师职业标准是增强其职业归属感和满意度需要

  病理医师被称为诊断疾病的“法官”,但是技术人员的工作尚未得到重视,岗位职责不明确,缺乏考核和评价标准,严重挫伤病理技师的积极性,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例如病理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打折扣,病理技师工作热情不高,事业心不强,队伍不稳定等,工作强度高,压力高,风险高的“三高”和社会地位低、工作成就感低、工作满意度低的“三低”现象同时存在。病理技师们在压抑的职业意识下,难以担负起病理技术工作的重任,影响了医疗质量及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要改善这一现状,急需建立病理技师职业标准,以确立其独立的职业地位,增强其职业归属感,进一步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使他们通过努力能逐步达到相应的职业标准等级,拥有晋升的机会,所属单位也应根据相应的等级给予相应的待遇,以增加他们的职业满意度。

  1.4构建病理技术员职业标准是专业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指南针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正规病理技术专业的院校,在教学上仍处在“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状态。很多单位只能选择检验或护理等医学相关专业人员,短期跟师学徒培训后从事病理技术工作,甚至没有医学背景或无学历人员也安排从事病理技术专业。在继续教育中权靠自觉,尤其在中、小型医院规模小,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构建病理技师职业标准,是高职院校设立病理技术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和开展培训的依据,为病理技术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指明方向。

  2构建病理行业人员职业标准的依据

  2.1我国职业标准的开发的理论依据

  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2].1986年,英国政府成立了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NCVQ),参与并帮助国家产业指导机构开发国家职业标准,规范国家的职业标准体系,其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NVQ)证书是分等级的,分别按工作职能,工作任务和技术水平高低这些因素进行考核[3].澳大利亚目前建立了以能力为导向的框架体系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实施认证系统。澳大利亚认证框架(AustralianRecognitionFramework,ARF)由12个义务教育后资格等级组成(其中包括6个职业资格等级的专业证书)和认证标准,各行业根据全国统一的框架体系负责制定本行业的具体能力标准,集成培训包[4].英国学者BobMandfield和LindsayMitchell根据对许多职业的研究,将职业标准的开发过程确定为6步,一是明确基本目标,二是工作角色分类,三是确定功能单元,四是划分能力要素主题,五是确定操作标准,六是确定范围说明[5].我国职业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晚,1993年才正式提出职业资格制度。为将职业标准制定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规定了国家职业标准的研发程序[6].

  2.2病理技师的岗位职责

  构建病理技师的职业标准,首先要明确岗位职能。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第二大类第5小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中将病理专业技术人员划分为病理科医师和病理技师[7].病理技师的岗位职能概括为五项,职责一:承担各种标本(器官、组织、细胞或体液)的接收、登记、编号及记录,制作切片、涂片或标本,标本、切片和蜡块的归档和保管等常规技术工作;职责二:染液、试剂的配置,仪器设备的清洁维护和调试保养;职责三;开展病理新技术和拓展新业务,提高操作技能;职责四:密切配合各级医师进行病理诊断、科研及教学工作;职责五:协助上级,指导低年资技术人员和进修人员的工作。

  3构建病理行业人员职业标准的基本路径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编制的《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较其他研发方法更为全面、详细、适用,但是我国至今还没有病理技师的职业标准。因此,本研究拟使用该《技术规程》的方法对病理技师职业标准进行构建。首先,成立病理技师职业标准的专家研发工作组;其次,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学科研、法院法医、医学院校中开展病理技师职业调查和职业分析,充分掌握该职业的各类情况,以及该职业从业者所必备的各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将调研结果汇总、整理、梳理和分析;再次,召开职业标准开发工作研讨会,运用目标导向项目的开发方式,进行细致的商讨并确定基本组成内容;最后,编写病理技师职业标准[6].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7]我们拟将职业标准分为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鉴定比重四个方面的内容:职业概况分为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等级、职业环境、职业能力特征、培训要求、鉴定要求等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等内容;工作要求中病理技师拟设三个等级,分别为:病理技士(初级)、病理技师(中级)、病理主管技师(高级),详细研究三个等级所应该掌握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

  我们将通过以上路径开展病理技师职业标准的构建,协助完善病理技术人员的选拔、培训、考核和评价制度,以应对新时期医疗市场的各种挑战,促进病理行业的长足发展,提高医疗技术和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郭以河,张闽峰。病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与经验[J].中国现代医生,2009(26):46-47.

  [2]吕红,朱德全。试论从职业能力标准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316):33-35.

  [3]党丽萍。中英两国体育行业国家职业标准的比较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4]黎娜。英国、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考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5]BobMansfied&LindsayMitchell.TowardACompetentWorkforce[M].GowerPublishingLtd,1996:93-197.

  [6]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委员会。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S].2010-7-1.

  [7]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M].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3)。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