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是岩土的重要组成成分,直接决定了岩土工程的特点,也决定了建筑物的耐久性与稳定性,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问题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岩土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为保证岩土工程质量,建设之初应做好各方面的勘察准备工作尤其应注重岩土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本文分析了水文地质问题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重要作用,总结了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探究了地下水对岩土工程产生的危害作用,以期为岩土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
多项调查表明,因水文地质问题引起的岩土工程事故十分普遍。为减少岩土工程事故发生率,提高岩土工程的耐久性与稳定性,必须重视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并详细分析各种水文地质情况对建筑物的不同影响,进而积极做好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确保岩土体及建筑物的安全性,延长岩土工程使用寿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社会与经济效益。
1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大作用
在岩土工程勘察活动中,最为重要且最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就是水文地质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但是,地下水是岩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对岩土的性质具有重大影响。同时,其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我国一些地质、水文情况十分复杂的地区,由于缺乏对水文地址的准确、深刻研究,致使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忽视了对水文情况的考虑,时常发生因地下水原因引起的岩土工程事故。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切实提高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是难以实现的。由此可见,在建设岩土工程时,进行严格、精准、全面的水文地质勘察是十分有必要的。
2 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
研究发现,在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中,因为缺少了施工条件与基础设计对岩土工程建设中地下水危害及作用,在很多地方都发生过很多起由水文地质问题引发的建筑物裂缝及地基下沉类事故问题。以历史为鉴,我们应积极吸取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水文勘察工作中,必须重视水文地质问题,并积极评价其特点。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1)详细、准确评价水文地质对建筑物及岩土的影响与作用,预测极易发生的岩土工程故障,并提早做好防范工作;2)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工程特点及建筑物实际需求,准确勘察工程地点的水文地质情况,积极提供建筑物建设所需要的水文地质详情;3)应准确勘察岩土工程周围的水文地质自然风貌,并评估其对工程的各种影响,应重点分析并预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地下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对建筑物及岩土发生怎样的影响;4)从工程方面考虑,依照地下水对具体工程的影响与作用,详细提出各种情况下应重点评价的水文地质问题,例如:第一,水对深埋在地下水水位之下的建筑物地基中钢筋及混凝土的腐蚀程度。第二,对选择膨胀土、残积土、强风化岩、软质岩石等岩土当成基础里层的工程场地,应重点评价地下水文对各种岩石可能产生的胀缩、崩解、软化等作用。第三,当地基的压缩层中出现了饱和、松散的粪土、细砂时,应预防产生管涌、流砂、潜蚀等可能性。第四,当建筑物的地基下部包含有承压含水层的话,应注重对地基坑开挖之后地下水对地基底板产生强大冲击的可能性进行评价与估算。第五,当工程地基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积极进行富水性和渗透性试验,特别是在山区,应精准勘察水文详情并积极评价因人工降水而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问题,尽量避免影响建筑物的持久性与安全性。
想要正确地评价岩土工程的水文地质情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精准评价地下水地工程产生的各种影响,预测可能会发生的危害情况,并积极最好应对措施;2)在具体勘察中,应依据具体的建筑地基情况,详细查找与该地基情况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为未来的建筑施工准备详尽、准确的水文地质信息;3)详细测量工程所在地地下水的自然状态及变化特点,一边准确地分析并预测因人为原因对地下水位产生的影响,进而对岩土工程产生不利影响;4)针对高层建筑,假如水文地质情况对其抗震性、地基产生较大影响时,有必要邀请专业的水文地质企业对该工程所在地进行详细的、全面的勘察。
3 地下水对岩土工程产生的危害
地下水是岩土的重要组成成分,直接决定了岩土工程的特点,也决定了建筑物的耐久性与稳定性。因地下水而产生的岩土工程问题,大多是因地下水位地下水产生上升或下降两种原因引起的。
在岩土工程的勘察过程中,应深刻了解工程周围地下水位的自然情况及升降特点。通常情况下,地下水位的变化往往具有季节性特征,雨季到来时,水位随之上升,旱季来临,水位自然下降,最低与最高水位之间的地带被称之为水位的变化带。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位的自然变动是渐变的、区域性的,并且一般变化范围很小,除非遭遇重大自然灾害。但是,近年来,因人为原因造成的局部地下水水位大幅度及快速升降常常比自然条件下的变化要大很多,其对岩土工程产生的危害十分严重。为了准确评估地下水水位变化对工程的不利影响,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精准地勘察其静水位。这里所说的静水位,是指在自然情况下,该地地下水的稳定位置,对静水位进行勘察时,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上部是潜水、下部是多层含水层或承压水的地区,都应该分层次地测量器静水位;2)净水位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钻进中首次见到的水位并不一定是精确的静水位。通常来说应每个小时测量一次,连续三次测量的数值相同,或者三次测量的值的差值不高于3cm的,就可将其当成静水位;3)依据岩土工程勘察的实际需求,可在勘察完毕后,统一测量该工程各处的静水位。由于静水位都具有相对性,其随着地下水的排泄及补给情况不断发生变化;4)借助泥浆钻进时,为减少泥浆对含水层的影响,在测量静水位之前,应把测水管放进含水层以下20cm处或者洗清钻孔后,再进行静水位的测量。为了清除、准确掌握工程地区地下水位的升降情况,可依据岩土工程的实际需求对水位变化进行严格的监测,全面了解地下水最低及最高水位的变化情况。
3.1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危害
因地下水水位上升引发的岩土工程在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一定坡度的岩土发生大规模滑坡、崩塌,或者出现泥石流等,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风化现象严重的山区、丘陵地带;2)崩解性强的岩土易被崩解或软化,进而破坏岩土结构,使其稳定性降低、压缩能力增强。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强风化及风化后存在积土的地区;3)造成粉土及粉细砂被水浸泡成松散、饱和状态,极易发生砂土液化、流砂等状况。这种情况多出现在第四系湖积细砂、冲积细砂层中;4)可引起地下洞、地下室内严重充水甚至被淹没,导致建筑物地基上浮,最终造成建筑物失稳、倾斜等问题。这种情况在各个地区都可能发生。
3.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危害
地下水水位不均衡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通常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比如,过量或过于集中地取用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的取用量远远大于补给量,造成地下水位不断大幅下降,形成漏斗区。另一方面,工程活动比如施工排水、降水工程、矿床疏干等,可可能引发地下水位局部大幅下降。这种情况下,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表现在地裂、地面下沉、地面塌陷等,其严重破坏了岩土的稳定性,降低了建筑物的持久性。在有些地区,因为排水、供水引起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地下水漏斗区过度扩大,可造成该地区水资源的枯竭,继而引发严重的地裂及地面坍塌事件。
4 结论
总之,水文地质问题在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防御、基础设计、持力层选择等方面都发挥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只有深刻认识水文地质队岩土工程的重要影响,才能从根本上重视其作用,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最终减少危害的发生。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先进,有关部门应积极利用先进技术详细把握水文地质的详细情况,趋利避害地开展岩土工程建设,有效预防水文地质灾害的发生,使岩土工程更好的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能芬.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甘肃科技,2011(12).
[2]李君源.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西部探矿工程,2005(1).
[3]王东仓.探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问题[J].低碳世界,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