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插淮稻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22


  论文关键词 淮稻9号;机插;特征特性;高产指标;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 阐述新品种淮稻9号进行机插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有关指标,并从培育壮秧、机械插秧、水浆管理、肥料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新技术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淮稻9号是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2000年育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迟熟中粳新品种,200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607,审定适宜种植范围为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陵稻区。上海市川东农场于2006年小面积引进试种,2007年大面积示范种植了66.88hm2,产量8 799kg/hm2,早插的6条田54.82hm2,产量达9 423kg/hm2,连续2年试验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为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好,特别是田间表现高抗条纹叶枯病,熟期适中,2008年成为我场的主推品种。
  机插水稻具有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等综合优势,它解决了水稻人工栽插这一劳作方式,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乃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近3年来,该项技术在我场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2007年全场机插水稻面积1 600hm2,占水稻面积的80%。将优良品种与先进实用的栽培耕作相结合应用于大田生产上,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相统一,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1特征特性
  
  1.1形态特征
  硬盘育秧的机插稻,全生育期153d左右,分蘖性中上等,株型集散比较适中,株高100cm,茎秆粗壮且富有弹性,抗倒性较强。在我场种植,一生总叶片(主茎)数16~17张,地上节间6~7个,叶片长宽适中,厚而挺立,叶角较小,分布规则均匀,群体内通透性好,有效、高效叶比例大。叶色深绿,功能期限长,成熟时仍有3 片以上的绿叶,生长整齐清秀,熟色熟相好,产量结构合理,穗粒互补性强。一般穗长16.5cm,单穗总粒数130~160粒,结实率86%~89%。
  1.2米质
  米质优良,据江苏省种子站2003年统一取样送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糙米率84.1%,整精米率69.8%,垩白率11%,垩白度0.6%,碱消值7.0,直链淀汾含量19.2%(2004年为18.4%),胶稠度85mm,透明度1级,综合评价达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
  1.3抗逆性
  近两年观测,无白叶枯病发生,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稻瘟病无或零星发生,田间抗性较好;基腐病未见,稻曲病无或较轻。特别是对条纹叶枯病的田间抗性表现为高抗,无或轻。苏中地区条纹叶枯病大发生,实施机插秧必须适期早插,具有良好抗性,但中感纹枯病,应予重视。
  
  2高产栽培的主要量化指标
  
  2.1机插小苗壮秧指标
  秧苗整齐,苗高15~18cm,发根数12~16条,根系盘结力大于3.5kg,百株茎叶干重2g以上,叶片挺立有弹性,叶色翠绿,无病虫害。
  2.2分蘖期
  移栽密度27~30万穴/hm2,基本苗105~120万根/hm2,够苗期7月中下旬,苗数为345~375万根/hm2,高峰苗期7月下旬至8月初,苗数为450~480万根/hm2。
  2.3拔节孕穗期
  平均日降苗3~6万根/hm2,呈现平稳消亡趋势,抽穗期LAI为7.5左右,群体干物重13.8t/hm2左右。
  2.4抽穗期
  单位面积有效穗315~345万穗/hm2,成穗率72%~76%,LAI齐穗期为7.5左右,后期衰减慢,乳熟期为5.5~6.0,腊熟期4.5~5.0,完熟期4.0左右。
  2.5产量结构
  9 000kg/hm2的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300~330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30~160粒,结实率86%~89%,千粒重27.8~28.5g。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