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中国城市广场设计的雷同化现象(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3

  2 大与小。即尺度问题

  城市广场面积大小的确定,一般来说,城市越大,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也大;城市小,市中心广场也不宜规划得太大。片面地追求大广场,以为城市广场越大越好、越大越气派,那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作为时代产物的大尺度城市广场,其巨大的空间匮乏的功能、呆板的形象已与当前的市民生活不相适应。

  有人拿天安门广场的宽阔和成功作例,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它两侧的建筑,如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场中间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后又建立了毛主席纪念堂,这些建筑物丰富了广场的内容,增加了广场的层次,使人并不感到不空旷。一般来说,广场四周建筑物低,广场显得开阔、通透。广场四周建筑物高,处于高宽比 1:2左右时,广场更显得有内聚感。此外,广场四周建筑物少,绿化多,广场显得广阔、通透;广场四周布满,广场显得封闭感、安全感好,界面漂亮。例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等,是举世称颂的佳例。总的来说,大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应有较大的比例尺度,小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宜用较小的比例尺度。

  充分利用临街转角处的建筑物留出的一部分空地,或是两座建筑之间的空间,建设一些分散的、小规模的城市广场。或称中心花园广场,不但可以节约资金,疏散人流,而且它们在城市空间中还具有视觉心理上和环境行为等多方面的调节和缓冲作用,为单调的城市空间增添了丰富的景观。位于深圳地王大厦一侧,解放路和深南大道相夹的三角形广场,就是一个典型的称得上是小巧玲珑的小型化广场。在这边角空间的弹丸之地,不仅疏散了大量出入地王大厦、购书城等建筑物的人流,而且仅有的几棵棕桐树和环状的花坛,又使这狭小空间充满了变化和情趣,为周围高楼林立的都市空间营造出一片温馨的休憩场所。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广场的优点所在,而且在当前节约能源与材料的口号下,规模的小型化也是尤为必要。

  尺度问题也是一个专业问题,笔者建议地方政府邀请专家参与,特别是请一些大家发表高见,制定城市规划要统一考虑,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通过媒体发布信息展开讨论,提高全体市民的参与率和认可率,然后通过地方人大以法律或决议的形式确定下来,不得随某个领导的意见任意变动。

  3 文化特征问题

  城市广场作为一种独特的空间形式,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城市广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且由于各自社会结构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城市广场的功能及其文化内涵也表现出重大的差异。

  我国过去的建筑总是沿着建筑红线、边线垒墙造屋,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建筑是绝对主体,它给外界展示的只是其高度、线条、颜色,给人以一种无名的压抑感。而西方国家广场历史悠久,数量也很多,广场往往是一个城市建筑艺术的中心,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广场都是城市最漂亮、最精华的地方。这些城市的广场不论什么类型,几乎都是多功能的,充分考虑了市民活动的需要。古希腊古罗马时代 ,政治性广场平时也是百姓活动的地方。在法国,除监狱和公墓外,一切都是完全开放式的设计,人们能够充分共享阳光下的空间。西方的城市广场设计影响深远,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派全新的景象,走出了一条环境设计取代建筑设计的新路。

  然而,目前国内广场设计却面临着着丧失独特风格的危险——大城市追西方,中小城市追大城市,互相模仿攀比,致使一个个广场大同小异。有人说,一个失去传统文化根基的民族,是一个肤浅的民族,一个失去历史遗存和记忆的城市,是一个令人悲哀的城市。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历史物质遗存,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法再生性。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