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自“非典”疫情发生以后,各级政府部分都意识到了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道路运输行业的应急保障能力是全社会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行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采用应急预案完备程度指标进行评价。
(4)息化水平采用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和GPS/行车记录仪安装率两个指标进行评价。
微观方面,反映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水平主要是从管理的绩效着眼,可用遵章经营率、投诉处理满意率两个指标来反映。
(4)行业内部协调
行业内部协调包括运输辅助服务业与道路客货运输的协调性、运输管理与道路运输生产的协调性两个指标,均为定性指标。
(5)行业外部协调
①道路运输业与道路基础设施的协调性,定性指标,主要是从设施规模、增长速度、运营效率、服务水平、资金投放比例、规划编制、政策措施实施等方面衡量道路运输业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协调发展的程度。
②道路运输业与综合运输体系的协调性,定性指标,主要体现为航空、铁路、公路交通之间以及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之间的衔接配合,可从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客运的接驳换乘条件、货运的一体化程度等方面来衡量。
③道路运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采用客运量对人口的弹性系数、货运量对GDP的弹性系数、道路运输业对GDP的贡献率、道路运输业对GDP增长率直接贡献四个指标评价。
(6)自然可持续
自然可持续是道路运输行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与否的直接体现,可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两个方面确定相关指标。
环境污染方面主要侧重道路运输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例如车辆尾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车辆行驶产生的影响人体健康和正常工作休息的噪声污染等,具体的评价指标包括汽车尾气达标率、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公路绿化率等指标。能源消耗方面主要侧重于道路运输行业对能源的消耗利用情况,由于运输生产的能源主要来自于石油等能源资源,选择客运人公里油耗(营运载客车辆燃油/公路旅客周转量)、货运吨公里油耗(营运载货车辆燃油/公路货物周转量)两项指标进行评价。
(7)经济可持续
经济可持续主要指道路运输行业的经济效益水平。采用道路运输业人均增加值/全社会人均GDP进行评价。
(8)社会可持续
社会可持续是道路运输行业发展外部效应的重要体现,可以从服务对象、从业人员、行业主体等方面搜集相关指标。
就服务对象而言,公众满意度是反映道路运输行业社会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就从业人员而言,可以反映道路运输行业社会可持续性的指标有从业人员学历构成等。就行业主体而言,可以反映其社会可持续性的指标有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