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蒸青绿茶在中日的发展历史及现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3

  因此,在国内,它被直接冲泡饮用的比率较低。随着近年来罐装茶饮料的兴起,再加上蒸青绿茶独特的品质,譬如叶绿素含量丰富、香味独特,不少饮料厂商将其作为原料。在食品行业中,也将经深加工后的蒸青绿茶的超微粉体作为食品添加剂,诸如茶蛋糕、茶糖、茶冰淇淋、茶豆、茶瓜子、月饼、果冻等。另外,随着茶叶深加工技术的发展,相当一部分蒸青绿茶的内含物质,譬如茶多酚、茶活性多糖、茶皂素、咖啡碱等也被应用于医疗、保健品、日用品等行业。

  中国的蒸青绿茶,历来多以中小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如拥有万亩茶园的浙江三明茶业有限公司等所生产的蒸青绿茶。1992年,广东湛江农垦海鸥农场(现为广东省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下属农场),进行了大叶种蒸青绿茶工艺与设备配套的项目研究,探索出利用蒸汽杀青,然后脱水、揉捻、干燥、车色的新工艺,并通过了项目省级鉴定,创制了大叶种绿茶蒸青新工艺l2]。该工艺生产的“雄鸥牌”蒸青绿茶,自创制以来多次荣获省、部级奖项。2000年,该公司下属的勇士农场,生产的大叶种炒青绿茶也改制为蒸青绿茶,也获得了多项奖项。

  3蒸青绿茶在日本的传播历史

  日本茶叶生产具有较悠久的历史,基本上生产加工成蒸青绿茶。所以,蒸青绿茶在日本的发展还得从日本的茶叶发展史上谈起。早在圣武时期(公元729年)茶已作为佛教礼仪用品。中国唐代时期,日本派遣了13次使团,多的使团达600人,少的也有百余人。由史书查得,平安延历24年(公元805年),日本最澄禅师(又名传教大师)到中国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学习,学成之后将中国茶籽带回日本国,并在比睿山(今京都,滋贺境内)播种。公元806年,他的弟子空海禅师(又名弘法大师)又相继人唐,把中国的饮茶方法、茶籽,以及中国唐代制茶工具“茶石臼”一并带回日本。12世纪,日本佛教僧人荣西相继两次人宋,亲身体验了宋代的茶艺及饮茶的效用。归国时,从日本最西端的九州平户岛登陆到回京都的路上,一路点播茶籽,后又将茶籽送给拇尾高山寺的明惠上人氏,而明惠氏再将其赠向关东及九州地区。当时,茶叶并没有在普通百姓中饮用,而是作为一种药品,或者是饮用于上层社会中。“煎茶敬奉”等仪式也只是在寺院和上层阶级中,宣传了茶的功效和修心的精神道德。直到千利休(公元1521年~公元1591年)创始了茶道,他的茶道思想方使饮用茶的习俗从上层社会传到武士之中,然后逐渐传给普通百姓。江户末年(公元1738年),京都宇治的永谷宗冈氏创制了日本式的蒸青绿茶,俗称宇治煎茶或青制煎茶,此茶只限于宇治、奈良、滋贺等少数地方生产,其消费亦限于江户、京都和大阪等几大商城,直到公元1831年,其制作方法才开始得以在各地普及推广。而煎茶道,据考证,起源于江户保定二年(公元1742年),是永谷宗冈氏等人设计、创制煎茶后的第四年。

  随着煎茶技术的发展以及饮茶风气的兴起,到了江户中期即18世纪30年代,日本茶叶开始商品化生产。公元1859年(安政6年),横滨贸易港的开港,茶叶连同生丝一起输往国外,开创了日本对外贸易的先河,茶叶成为日常商品,生产快速发展。至19世纪末,茶叶产量已达2.4万吨,由静冈、三重、奈良、琦玉等县出口。茶叶主要是由手工制作,外形优美,香气清高鲜爽、滋味甜醇可口,深受英、美等国消费者的喜爱。当时输出量没有正确的统计数字,但从“日本茶业史”可估计其发展状况(见表1)。

  

谈蒸青绿茶在中日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从上表中,可知日本茶叶输出数量虽有小幅度的波折,但基本上呈现出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这与日本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对茶叶的投入有关,在政策上采取积极扶持,茶农种茶产茶的热情较高,茶叶出口形势较好。而当时的静冈县则是茶叶的主要产地,在日本国占主要优势。

  到了20世纪20年代,简单精揉机的研制,开辟了日本机械化制茶的先河,大大增加了制茶产量,降低了制茶周期。二战之后,制茶机械更是层出不穷,逐渐出现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生产的流水线作业。台时产量高、产品质量稳定,只有极少量的高档玉露茶由熟练工人手工制作,而其他的主要由机械生产,进一步推动了日本茶叶行业的发展。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