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吃茶”主要表现在食品上的应用如生产各种茶饮料,以茶作为佐料的食品,或提取茶的内含物作为调色剂,抗氧化剂、杀菌剂、调味剂和解酒剂等;“穿茶”则表现为运用茶叶内含物儿茶素等生产除臭和抗菌的内衣裤、印染衣物、袜子、鞋垫等;“住茶”即用茶的化合物作为添加剂制作墙布(纸)、窗帘、空调中的过滤器、室内板材、除尘器的收集袋等;“用茶”则运用茶的化合物制取医疗保健品、防腐保鲜等化学化工日化产品,以及动物饲料和农作物肥料等。另外,也被巧妙地应用于旅游行业,如经营观光茶园供游客们欣赏尝试采茶手制茶叶的乐趣等。
6前景及展望
纵观中日两国蒸青绿茶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我们可以看出蒸青茶的发展空问非常广泛,前景乐观。中日两国虽然起点与发展的步调、模式、进度不一致,但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蒸青茶文化,为国为民做出巨大的贡献,尤其是日本对蒸青绿茶的开发利用上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日本接下来所要考虑的就是普及栽种无公害茶园,培育新品种以及进一步推广“五茶”的消费领域等。而中国国内的蒸青绿茶虽然起步很早,但是明清之后发展波折、缓慢,很多方面需要向日本借鉴。尽管中国国内的消费者大部分还不习惯蒸青绿茶的口感,但是可以从其他方面着手,加大深加工的科技投入,拓宽蒸青绿茶在各行业中的产业链,增强蒸青绿茶及其内含物功效的宣传力度。在饮用上,日本是蒸青绿茶的进口大国,中国完全可以利用国内的资源强占这个市场,不断加大与日本茶文化的交流、互通有无、互惠互利,针对日本近年来在农药残留问题上出台的《农产品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我们应该已经嗅到现在国际上不仅在茶叶而且在整个农产品食品上对安全健康方面已经非常关注与重视,所以,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需要严抓狠抓农残问题。尽管我们现在已经在农残问题上做了不少的调查研究并出台了相关控制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力度仍有待加强。另外,在品牌的创立、经营与维护上,虽然中国国内现在蒸青绿茶企业较多,但真正有竞争性的品牌匮乏,而一些小的牌子又缺乏经营与维护,之后在这方面的意识还需加强并付出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