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软装饰设计对色彩与造型的关注 1)色彩是室内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的因素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3-10-04

摘 要:让居室告诉你“我是谁”?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个性化的居室装饰日益浮出水面。软装饰设计不仅要关注物质、技术与精神的融合,还要让居室的空间环境、陈设、工程结构、工艺与社会意识和文化素质、审美完美结合。使 “屋如其人”。软装饰使居室装饰个性化,使主人的个性特征、审美情趣、文化内涵与居住空间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环境与自我浑然天成的境界。
关键词:软装饰; 精神 ;情感; 个性 ;人文内涵;职称论文
一、软装饰在物质层面的表达
1、软装饰设计对室内空间环境的关注
首先,软装饰的设计不能脱离整个室内空间的设计,室内空间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室内环境气氛、格调和意境的营造。对于软装饰而言,各种物品、材质之间的色彩、形状的搭配及呼应对室内空间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软装饰的设计中,必须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先确定家居的整体风格,再来选择风格统一的饰品,好的饰品能起到点睛的作用。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其次,由于家装本身风格多样,在陈设设计中要紧密结合软装本身的风格特点来创造出多种空间风格情怀。
所以在设计时要根据使用的功能,处理好空间环境,空间的比例、尺寸等关系;合理的搭配家具和陈设,处理好采光与照明,室内通风,色调的总体效果,使室内空间合理化、科学化、舒适化。
2、软装饰设计对材料质地的关注
材料质地是室内设计中直接关系到实用效果和经济成本的重要环节,材料质地选择是室内设计中的一大学问。因此,装饰材料的选用,必须满足家居室内设计的整体风格要求,它不仅体现着人文观念,还体现着材料的特点带来的风格各异。例如坚硬、平整的花岗石地面;平滑、精巧的镜面饰面;轻柔、细软的室内纺织品,以及自然、亲切的木质材料等等。室内设计毕竟不能停留于一幅彩稿,设计中的形、色,最终必须通过所选“载体”——材质来体现。
3、软装饰设计对色彩与造型的关注
1)色彩是室内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的因素,室内色彩往往给人们留下室内环境的第一印象。色彩必须依附于界面、家具、室内织物、绿化等物体。软装色彩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风格、室内使用功能、工作活动特点、停留时间长短等因素,先确定其主色调,再选择适当的色彩配置。如,客厅是最能展示主人的审美情调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同时也是会客和家庭团聚的场所,色彩运用可以较为丰富,客厅色彩的主色调应该明亮而舒适;而卧室色调应以宁静、淡雅、和谐为主旋律。
2)在家居空间中每一件家具、一个陈设品都有自己的造型尺度,当它与空间中其它的尺度大小不同的物品共存时就发生了必然的联系,成为整体的一个部分,就对室内空间实现了再创造,形成空间的新“场”。这个“场”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才有完美的视觉美感。比如在一个客厅的空间,我们可以在这个空间摆些方形、弧形、厚薄不同、硬软等物品根据构图的原理、根据大小、色彩、特质安放布局就能使得这些物品互相印衬产生好的视觉效果。
二、软装饰在技术层面的表达
现代软装设计置身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范畴之中,要使室内设计更好地满足精神功能的要求,就必须最大限度的使室内空间的创新和技术结构的协调统一,要使结构造型中的美和艺术美完美结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来创造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
现代软装设计与结构、构造、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的含量日益增高。现在,我们不能把软装设计仅仅看成是把物体按一定比例、色彩、符号的重组构成。软装不只是对室内空间中装饰和装饰材料的运用,软装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到生态观、自然观和个性观。如室内空间自然光的运用;设计与自然通风结合;绿色景观设计与建筑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的处理结合等等。特别是在软装设计中我们对生态建筑材料的使用,赋予了我们绿色、环保、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软装设计中纺织品占有重要地位,家纺品“作为人的另一层皮肤和室内建筑空间内层的纺织品,是把人引向更舒适的室内环境的桥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软装设计师在家纺软装饰方面获得了非常自由的选择。如“纳米材料防污涂料”、 “特氟龙涂层”、“阻燃纤维”、“高支精纺”等技术产品被大量应用,体现了家用纺织品的“时尚与高科技”。经济的发展带来科技的发展也促进技术的发展, 因此,室内设计要更好地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就必须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满足消费需求才能与时俱进。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