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深度还是体验快感——论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启示(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6

  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生产、制作、经营、销售、扩展、传播、教育等方面已粗具规模,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当下的中国的文化,可以划分为国家权力支持的官方话语,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精英话语以及市场力量支配的大众文化。”当下的中国流行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种社会情绪,代表了一定时代的大众的声音。回首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从邓丽君时期的纯真年代,到崔健的反叛时期;从怀旧版的“同一首歌”,到“超女”……都是社会时代气息的真实反映和表现。虽然流行音乐不同于严肃音乐那样具有深厚的历史重任,但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流行音乐的存在有着不容忽视的社会价值。它涵盖了一种大众精神,因为需要发言的决不仅仅是文化精英、知识分子,大众也需要以自己的语言来发泄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个人权利。流行音乐就象征了这种语言。文化虽有雅俗之别,却并无高下之分。流行并不意味着流俗,通俗也更不等于媚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需要放松自己的心情,需要娱乐、轻松的音乐艺术来调节紧张的生活;在现代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人们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需要通过一种艺术形式,把这种压力宣泄、排遣出来,达到身心彻底的解脱和放松。这也是著名美学家康德所说的“快感”,即感官的快适和满足。流行音乐带给人的“快感”是功利性的,是让人的情感得以宣泄和表达,达到舒畅满足的程度。应当承认,流行音乐具有体验快感的特性,但是否这就是流行音乐的最终追求和最高境界呢?

  按照阿多诺的艺术观,艺术源于社会现实,艺术作品应以“离间”的方式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而不是简单模仿、再现社会,更不是以假象来蒙蔽观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行音乐要追求的不仅仅是它的商业利润和单纯的娱乐性,更应当追求思想的深化和个性的完善,展现自身的文化价值。我们应当意识到,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并非不入大雅,而是一种非常严肃的大众艺术,它关涉和反映大众的生存状态。关注流行音乐就是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我们自身的生存方式。所以,当今中国流行乐坛不能被天下太平、其乐融融的假象所蒙蔽,而应该肩负起对社会负责的重任。当然,我们不能以严肃音乐的标准来要求流行音乐。因为流行音乐毕竟是一种娱乐型的大众文化,不能忽视它的娱乐性,但娱乐性并不等同于庸俗,更不等同于纯粹的商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行音乐拥有双重的功利性,一方面是外在的功利,即宣泄人们压抑以久的情感,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享受,也带给音乐制作商们效益和回报;另一方面是在人们宣泄放松之后该如何呢?这就要寻求艺术的潜在功利——对人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升华,引人走向高尚的境界。这一追求在严肃音乐听众严重缺席的当下,流行音乐似乎应该多少担当起这一任务。真正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应该通过音乐作品向世人倾诉真实的人生感触,引起人们对社会的一定反思和对人生的叩问,赋予流行音乐以较高的品位和文化内涵。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使得大众艺术作品缺乏创新性。流行歌曲总离不开失恋、母爱、家庭和睦等老套;电影、电视除了凶杀暴力就是缠绵的爱情;偶像崇拜也变成了对一种标准的崇拜;明星的包装也倾向于相同的程式。这样的大众文化,不但不能满足观众的多元化的审美要求,而且是对观众个性的扼杀,消磨人的艺术感悟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音乐传播技术的提高,中国的流行音乐也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乐坛,音乐被当作商品被生产出来,并且按照商品的流通规律被消费掉。在决定投资生产流行音乐作品之前,先预测当下的观众对什么最感兴趣,怎样才能吸引他们的耳朵,怎样才能在音乐排行榜中首屈一指。正是这种商业性的目的,促使中国流行音乐作品的内容趋向庸俗化,使得流行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技法趋于雷同化。这样的生产模式生产出来的音乐作品,使得观众在空闲时间里可以不用动脑,只管宣泄自己的情感,使感官被到处弥漫的流行曲调弄得麻木不仁,使人的主体性不是得到强化,而是受到压抑。流行音乐使人们逐渐懒得使用自己的思维,MTV的发明者聪明而又顺乎潮流地将音乐引诱到视觉的道路上,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或者说,我们在毫不费力地运用视觉看音乐。音乐编导使得我们成为被动的受体,以至我们在谈论某一首歌曲的内容时,拂面而过的意象竟是同一个画面,艺术的个性从此毁灭,人本身固有的丰富性从此损失殆尽。

  正如阿多诺所认为的,文化工业在工业技术的推动下,大批量地生产千篇一律的文化产品,将情感纳入统一的模式,纳入巧妙包装的意识形态,使人的个性和创造力无条件地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和肤浅化的审美趣味中。为了商业的利益,许多流行音乐的艺术家们纷纷参加商业性的包装与炒作,去参加短期效应的造星运动。于是,流行乐坛被帅哥靓妹们所雄踞,流行音乐自身则成为缺失灵魂的躯壳,大街小巷充斥着甜腻腻的曲调和不知所云的歌词。这种纯商业性的音乐制作和流通模式生产出来的作品,离真正的生命越来越远,也离博大的美越来越远。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的已不仅仅是有深度的音乐作品,我们所缺少的更是一份对于人生的执著、一种对于生命价值的寻找和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和忧患。

  阿多诺秉承法兰克福学派一贯的批判精神,深入地剖析了美国的大众文化,他的美学思想也存在着过于偏激的地方。他结合自身的经历,片面地否认爵士乐是艺术,过于否定流行音乐的价值;他的文化工业理论导致悲观的结论,没有看到大众文化的解放潜力;忽视了艺术与商业、高雅与通俗渐趋走向融合的趋势。然而,阿多诺作为一位思辨型的社会学派音乐理论家,在分析音乐现象时并没有对音乐的具体细节进行繁琐的阐释,往往透过现代音乐作品看到了西方现代社会人的社会处境,以批判的精神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进行深刻剖析。他的批判性观点,对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流行音乐,依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要理性应对市场经济时代的媒介和文化的发展。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