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素描教学方法在高校艺术类学生管理中的应用(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6
(三)注意了显性观念的引导,忽视了隐性观念的改变
显性观念认为认真学习好专业课和各种文化课,做个好的学生。隐性观念是,在学习好的同时要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与社会多接触,从思想上引导以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和谐发展。艺术类的学生大多自我感觉良好、自命清高,不能认清自我,比较突出感性思维,而缺乏理性思考,喜欢乘兴而做,兴尽而止,有兴致时,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可以通宵达旦。兴致低时,也可能多日“不务正业”。特别是80后的新一代青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家庭溺爱,有中国“小皇帝”之称,表现在行为上出现沉稳不足而奔放有余,情感丰富,好恶不明,对外界刺激敏感,情绪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较明显,遇事不冷静,思想偏激且容易激动,不能够辩证地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发展,遇到困难问题要么正面顶撞,要么消极回避;较少能冷静地思考怎样解决好问题。
而学生管理者也只是注意了学生显性观念的引导,忽视了隐性观念的改变。没有注意到当前艺术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其它专业一样,不容乐观,近几年随着艺术类专业的扩招,就业问题突发严峻。艺术专业毕业生供给紧缺的时代已经过去,艺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来临,精英教育时代已结束, 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将发生与大众化相适应的质的变化。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从精英走向大众,这是一个不以我们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的转化,毕业生就业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卖方市场,在社会对艺术人才需求总量增加不大的一段时间内,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但是面对这种历史性的变化,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就业期望值却还未充分与之相适应,不少人仍持有精英教育时代的观念,特别是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这种思维根深蒂固,平时不加以引导学生正确的择业观,使学生思想上都希望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可理想与现实差距越来越大,是应该大力改变就业观念的时候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三、基于素描教学方法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升对策
(一)应用整体观察意识,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艺术类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按照素描整体观察意识,注意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让全校统一严格管理与艺术类学生局部特殊性相结合;学校教学与社会、家庭教育相配合,在观念更新方面走在前面,胸怀宽广,具有一些能够容得下艺术专业学生某些个性和异端的雅量,从大处着眼,从培养学生做人、培养高级审美趣味的高度要求学生,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层次的人生追求和独立的人格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注意严格管理,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强化集体团队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要实现保护艺术专业学生个性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实现平衡,要注意把握好三个关系:(1)严与活的关系。要严而不死,活而不乱,严中有方,严中有活。严是管理的立足点,是对艺术专业大学生整体性、纪律性、刻苦性的总要求和理性的培养。但严的同时要注意严与活的统一,即制定制度要严,提出要求要严,贯彻执行要严,而教育管理内容要活,教育管理方式、方法要活,活是艺术专业大学生管理的艺术化表现,也是素描理念中的局部表现;(2)稳与变的关系。稳是条件,必须创建一个安定团结的校园环境及有条不紊的学习、生活秩序。变是指管理要适应形势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因人而宜,因事而宜,以满足艺术专业学生新、奇、特的追求;(3)虚与实的关系。虚指的是正面的思想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情操塑造人。实是指在管理中要做到“三实”,即着眼实际,坚持实干,狠抓落实,从日常工作抓起,下功夫真干、苦干,长期坚持,一抓到底。
大多数学生管理工作者习惯性以为严格才是对学生最大的爱,而事实上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统一体,宽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宽容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别。笔者认为应该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判断一个学生要看“整体”,如果“局部”地认定一个学生不可救药,那么这位学生有可能就会真的一步步走向更糟糕的地步,因为同学看不起,老师看不上的学生是容易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而如果认为一个学生是块好材料,缺的只是精心加工(老师引导和同学帮助),尽管他自己有些小缺点,那么老师宽容、耐心会使他自律、自束。要经常同家长联系、沟通,询问家庭情况,了解学生成长的社会背景和生活习惯,加以引导,这样更能有效地把学生工作做好、做活。
(二)借鉴形体内在结构认识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艺术专业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借鉴素描形体内在结构认识,加强教育工作,应用素描结构认识的知识打比方、举例子,帮助学生们认清形势,正确认识自我,在学期间,认真学习各种文化与专业知识,重视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平时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就业的准确定位。学生们如果自我定位准确,要求的条件符合客观情况,并且对对方的要求越简单,求职将越能实现,反之,要求越多,实现起来越难。不要幻想和要求第一次选择的就业岗位或从事的工作必须是十全十美,符合自己理想的。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调整,终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小了。特别是在毕业生就业形势紧张的时候,应该先解决生活问题。向学生说明从小事做起的重要性,就如素描形体内在结构认识方法提到有看到面要认真刻画,没有看到的面,也要“表达”出来,每一笔每一笔的表达都是很重要的道理是一样的。只要一笔一笔认真去画,才能完成一副好的素描作品。因此,每个艺术专业学生应该和其它专业学生一样,调整就业观和就业期望值,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要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破除毕业后就当国家干部,端铁饭碗的就业期望值。通过一定的工作实践,积累经验,成为艺术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
(三)应用形神兼备的感受力方法,推动文化活动优势,提升学生内涵
艺术系(院)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专业教师的国内就业形势学习,更新教师就业观念,让教师树立不一定专业技能尖端,而不重视人文修养及其它素质的提高,就是当前社会可用之才,反之,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尤为重要。在当前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大环境下,要注意加强教师个人的道德风范和修养,讲奉献精神,增强他们的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同时,学校及系院要创造条件,让各大学之间,相互开放课程并承认学分,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在相邻的不同大学间自由选择;尽可能地邀请各地著名学者、艺术类教授、专家来校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演出及艺术作品展览,以弥补无法“亲炙大师”的缺陷;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及趣味,尽可能参加学生的社团活动;尽快完善校园网络建设,教会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而不是因噎废食,为防止学生沉湎网络而禁止带电脑进校园。积极鼓励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能有大量接触学生的机会,象梅贻琦先生所说“大鱼带小鱼”的感觉一样。这样通过他们言传身教,影响感染学生。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发挥专职学生工作队伍所没有的某些工作优势,弥补他们管理工作上的不足。
艺术专业学生个性强、思想活跃、群体意识差、比较散漫,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应该按照素描的感受力理念,不能仅仅停留于简单统一的管理和枯燥呆板的说教,应该根据艺术专业学生兴趣广泛、表现欲强、参与性强、有文艺特长的特点,扬长避短,寓教于乐,充分利用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提升学生内涵,做到形神兼备,既让学生的专业优势在活动中得到发挥、展示,又潜移默化地发挥校园文化特有的导向和教育功能。文化活动的形式可以是歌咏、舞蹈、音乐欣赏等文艺活动的编排、表演和鉴赏,可以是美术作品的欣赏、创作和评论,可以是适合学生特点的主题园活动,也可以是与典型人物的座谈交流或社会考察等等。特别是艺术创作类活动,艺术专业学生在策划组织、广泛参与和积极配合中,既可以受到与主题内容相关的思想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专业学习的热情。
应用素描教学方法理念指导艺术类学生工作通俗易懂容易接受,能把工作做到他们“心坎”里,使他们心服口服,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引导学生好好学习、实践,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丹,许洪范,李伟.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管理对策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欧阳俊虎.新时期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
[3]张海峰.改革教学管理模式促进艺术类学生个性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20).
[4]陈平原,大学公信力为何下降[J].读者,2008,(2).

上一篇:试论影视摄影的空间营造
下一篇:论人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