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电视节目传播新载体(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6

  手机电视的运营模式。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机电视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热捧还在于融合了用户移动与视频的需求,这从某个侧面说明,融合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因此,我国要进入手机电视的全业务时代,就必须为用户提供切合需求的综合信息服务,由此首要的任务就是关于电信网络和广电网络的合作。国外手机电视运营的经验表明,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合作,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更加便捷的信息应用服务。随着三网融合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不断深入,三大运营商不仅要在技术上加强合作,而且要在资源上优势互补,这样才能真正为手机电视媒体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手机电视的发展前景展望。从目前手机电视的发展情况来看,政策将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不可回避性因素。想要在手机电视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必须打破行业壁垒,制定融合监管政策,同时大力助推新技术发展应用,并加强行业的动态监管。随着3G技术的快速普及,与手机电视相比,普通大众可以自由上网,在网络上看视频、听广播、收发邮件等,他们不仅免除了复杂的定制环节,而且在费用上也将大大降低,为手机电视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就需要手机电视媒体不断巩固和强化自身在移动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等方面的核心业务,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网络视频业务的功能特点。目前,电视节目的传输渠道主要是有线网络、地面、卫星等,以有线电视为主,因此,众多电视节目的流动仅局限在各个电视台之间,甚至许多节目只播放一次就失去了传播价值。另外,在数字电视还未全面普及的情况下,由于传统电视媒体的直线式传播,观众很难实现节目资源的保存与重复收看。但是,互联网在电视节目资源传播的便捷性、交互性以及广泛性等方面完全打破了这种限制,目前,互联网视频业务主要是指广电系统采用互联网渠道将自己的内容资源发布出去,它也是传统电视媒体实现形式变革的一种重要方式,从三网融合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主要是电视节目与互联网渠道的融合。在互联网上,几乎各大网站都有自己的视频专区,它们的节目内容一部分来源于网友的自拍,另外一部分来源于传统电视媒体已经播放过的节目资源,其中包括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等,甚至在不少商业网站上不仅直播电视节目,而且还适时地保存与回看过去的节目,这也是网络媒体的一大优势。
  网络视频的业务发展。目前,网络视频节目发展还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地方,其中,视频节目的匮乏是其发展的最大障碍。视频节目匮乏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由于网络技术的限制。如网络带宽不够、网速过慢、流量不够、终端接收欠缺等,致使许多视频节目无法流畅连贯地表达,尤其是一些占用客户内存较大、播放时间较长的视频节目,更是无法顺利播放。④其次,目前许多网络视频一方面来源于网友的提供,另一方面来源于以往的电视节目,因此,在对最新的电影、电视的提供与更新上存在一定的欠缺,这主要受制于视频的版权购买机制不够完善,这也是目前业界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结语
  由此可见,这三种媒体形式从不同的角度为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电视节目传播带来了创新,它不仅打破了传统的界限分明的媒介格局,给观众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同时也为传统电视媒体找到了一条可持续性发展之路,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媒体竞争时代,这种传播载体形式创新更是显得异常重要。但是,这种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对传统电视媒体所带来的变革还仅仅停留在媒体形式方面,即广电部门把自己丰富的节目资源通过电信网络发布出去,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事实上,广电部门在传统节目资源的制作、集成与发布方面的全面开放才能真正带动整个媒体行业的发展,从而使各大运营商根据自己的媒体形式进行节目内容的制作与播放,这样不仅可以加大市场竞争的力度,同时也能活跃内容制作行业。
  注 释:
  ①张止水:《3G时代赋予三网融合新契机》,《时代周刊》,2009(2)。
  ②郭炎生:《从广播电视发展看三网融合》,《中国传媒科技》,2008(3)。
  ③邓倩、赖姝玲:《媒介融合视阈下的3G手机电视》,《新闻界》,2009(5)。
  ④胡媛媛:《解读中国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互联网周刊》,2009(14)。
  参考文献
  1.柯岚:《三网融合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广播电视信息》,2010(1)。
  2.何丽波:《三网融合下的广大网络优劣势分析》,《科技信息》,2010(5)。
  3.陈光伟:《从广电、电信双向进入看三网融合下的产业新格局》,《东南传播》,2009(8)。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