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产业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6
【摘要】世纪之交的中国的投射。
应该指出的是,由于中国电影特殊的意识形态背景,电影票房排行榜也就掺杂着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对于电影票房的重视,既是商业压力所致,同时也表明着中国电影在应对美国好莱坞进口大片时所进行的努力,意味着我们对电影本性和功能的认知有了一个根本的转折。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同样必须经过商业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美国好莱坞电影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儿童不宜:挡不住的诱惑
作为第一部公开亮出“儿童不宜”的影片,《寡妇村》获得了第12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奖项并不能完全说明影片的成功与否,但它确实因此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注定将构成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影片以令人震惊的叙事呈现了“寡妇村”的婚俗:只有清明、中秋和除夕,妻子才能到夫家团聚;成亲不满三年,男女不准同床;结婚三年内,女人不准有孕;结婚三年后,妻子若不生孩子,就要受到耻笑。谁违背了祖训,就得跳海自尽。如此严厉的婚俗,必然造成女性的爱情和婚姻悲剧。在“儿童不宜”的宣传中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并没有从影片中真正发现多少“儿童不宜”的内容,事实上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里,也不可能真正出现观众下意识期待中所谓的“儿童不宜”。因此,无论是在电影界,还是在普通观众看来,它更像是一种电影营销策略和技巧。《寡妇村》这部在思考女性命运方面并没有太多突破,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平庸的影片,事实上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歪打正着地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电影的一个重大事件的。
无独有偶,在2003年的中国电影界,再一次出现了一部“儿童不宜”的影片,那就是由黄健中执导的《大鸿米店》。这部改编自苏童小说的影片在多年前就拍摄完成了,而之所以迟迟没有公映,恐怕正与“儿童不宜”有关。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影片解禁的原因,但影片在解禁不久,再度遭到禁映,这种独特的遭际倒是值得人们更多的思考,思考影片本身,也思考影片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包括影片拍摄完成时候和公映时候的社会文化语境。其实,《大鸿米店》中同样并不存在观众下意识期待中的镜头,但它确实涉及了人类心灵和精神中比较灰暗的一面,比如妒忌、复仇、变态等等,在影像上也是如此。这种灰暗的、负面的元素到底会给少年儿童构成怎样的消极影响,至今并没有多少有说服力的例子可以来说明,但它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里似乎是无须证明的。曾经有不少人将某些青少年的堕落或者犯罪归结为影视作品的影响,同样没有有力的证据(比如抽样调查和分析)来说明,因为它同样无须论证,而只需要一些似乎很有道理的说辞。当然,未成年人在心智上的不成熟肯定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今日的社会文化语境与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前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在盗版熏染下的中国观众已经有了更强的免疫力和更包容的接受心态。《泰坦尼克》中某些“儿童不宜”的镜头并没有在中国观众中引发太大的兴趣。对于进口影片和国产影片的双重标准,同样是由此引发的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与“儿童不宜”相关的至少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这两个问题都与中国电影体制有关。事实上,体制问题不解决,“儿童不宜”不会成为可供操作的电影营销方式,一遍一遍的反复也不会再度产生强烈的效果。一个问题是近来再度引发的对于中国电影分级制度的讨论。在欧美国家,在香港,都有着电影的分级制度。分级,通常主要是针对观众的不同年龄层而确立的,有着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而分级通常与电影的两个基本主题有关,即暴力和性。分级制度的确立必须有这样一个前提,即它的可操作性。在这个意义上,“儿童不宜”不是一个可以操作的说法,而只是一种宣传上的说辞。于是,需要制订出一套可供操作的规则。另外一点值得考虑的是,如何保证这些规则本身有效地得以实施,而不是仅仅成为招徕观众的手段。与“儿童不宜”相关的另外一个问题则是关于中国电影的宣传发行问题,即如何有效地进行宣传,让观众心甘情愿地掏钱买票走进电影院。中国电影在宣传上与欧美电影尤其是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宣传费用上的限制之外,如何寻找和发现影片的最佳卖点,如何把握观众心理是一个更加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努力的问题。媒体宣传的狂轰滥炸和不负责任已经对观众构成了消极影响,使得宣传的可信度大打折扣。而电影批评的缺席又使得对于观众的引导处于匮乏状态。在中国电影宣传整体上仍然处于落后状态的时候,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电影导演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例子。
因此,“儿童不宜”四个字更多引发的还是我们对于中国电影体制的某些思考。体制不改变,光靠这四个字的宣传策略并不能改变什么。
如前所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十年里,电影既是一种政治教化的工具,更是处于文化匮乏状态里中国观众主要的“业余文化生活”,而唯独不是、也不需要是商品。在一统天下的计划经济体制里,大大小小的电影制片厂,无论是北京、上海、长春、八一这些老牌电影厂,还是珠江、峨眉、西安、广西、云南、内蒙古这样一些地方电影厂,只需要根据国家的指标进行生产,由中影公司买断,无须操心票房效益。从中影公司,到省、市、县电影公司,再到电影院,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按照政体结构进行的区域划分牢牢地把握和控制着电影市场。
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电影开始产生票房危机。“第五代”前期作品在票房上的普遍失败便是这种危机的主要征兆之一。在遍地开花的卡拉OK声中,在来自港台、日本、墨西哥等国的电视连续剧的合力下,国产电影对观众越来越失去吸引力,电影观众人次以每年数亿人次的惊人速度下降。“第五代”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的频频获奖,娱乐片创作数量的激增,电影放映技术的改进,似乎都无力改变中国电影的困境。
90年代以来,电影体制改革终于在更大力度上展开了。垄断经营的中影公司不再拥有国产影片的独家发行权,统购统销的局面被局部打破,发行方式也开始趋于多样化,电影的市场化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与此相关,电影投资渠道也走向宽广,海外资金、民间资金开始汇入电影创作领域,改变了单一投资的局面。但是,电影毕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加上中国电影体制积重难返,使得体制改革举步维艰。90年代中期以来,院线制的建立,“故事片单片摄制许可证”的实施,成为电影体制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动作。“五元票价”的降价风波,则成为电影发行放映业改革姿态的一种显示。电影票价,直接与市场发生关联。据实说来,电影票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涨价幅度最大的,过高的票价是许多观众不愿意走进电影院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降价一度造成了电影院的繁荣,但它肯定不是解决中国电影困境的灵丹妙药,而只是短暂的一根救命稻草。
需要指出的,中国电影体制的改革是在中国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大背景中展开的。电影永远不会是简单意义上的商品,尤其是在中国这样有着浓厚意
应该指出的是,由于中国电影特殊的意识形态背景,电影票房排行榜也就掺杂着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对于电影票房的重视,既是商业压力所致,同时也表明着中国电影在应对美国好莱坞进口大片时所进行的努力,意味着我们对电影本性和功能的认知有了一个根本的转折。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同样必须经过商业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美国好莱坞电影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儿童不宜:挡不住的诱惑
作为第一部公开亮出“儿童不宜”的影片,《寡妇村》获得了第12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奖项并不能完全说明影片的成功与否,但它确实因此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注定将构成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影片以令人震惊的叙事呈现了“寡妇村”的婚俗:只有清明、中秋和除夕,妻子才能到夫家团聚;成亲不满三年,男女不准同床;结婚三年内,女人不准有孕;结婚三年后,妻子若不生孩子,就要受到耻笑。谁违背了祖训,就得跳海自尽。如此严厉的婚俗,必然造成女性的爱情和婚姻悲剧。在“儿童不宜”的宣传中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并没有从影片中真正发现多少“儿童不宜”的内容,事实上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里,也不可能真正出现观众下意识期待中所谓的“儿童不宜”。因此,无论是在电影界,还是在普通观众看来,它更像是一种电影营销策略和技巧。《寡妇村》这部在思考女性命运方面并没有太多突破,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平庸的影片,事实上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歪打正着地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电影的一个重大事件的。
无独有偶,在2003年的中国电影界,再一次出现了一部“儿童不宜”的影片,那就是由黄健中执导的《大鸿米店》。这部改编自苏童小说的影片在多年前就拍摄完成了,而之所以迟迟没有公映,恐怕正与“儿童不宜”有关。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影片解禁的原因,但影片在解禁不久,再度遭到禁映,这种独特的遭际倒是值得人们更多的思考,思考影片本身,也思考影片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包括影片拍摄完成时候和公映时候的社会文化语境。其实,《大鸿米店》中同样并不存在观众下意识期待中的镜头,但它确实涉及了人类心灵和精神中比较灰暗的一面,比如妒忌、复仇、变态等等,在影像上也是如此。这种灰暗的、负面的元素到底会给少年儿童构成怎样的消极影响,至今并没有多少有说服力的例子可以来说明,但它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里似乎是无须证明的。曾经有不少人将某些青少年的堕落或者犯罪归结为影视作品的影响,同样没有有力的证据(比如抽样调查和分析)来说明,因为它同样无须论证,而只需要一些似乎很有道理的说辞。当然,未成年人在心智上的不成熟肯定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今日的社会文化语境与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前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在盗版熏染下的中国观众已经有了更强的免疫力和更包容的接受心态。《泰坦尼克》中某些“儿童不宜”的镜头并没有在中国观众中引发太大的兴趣。对于进口影片和国产影片的双重标准,同样是由此引发的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与“儿童不宜”相关的至少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这两个问题都与中国电影体制有关。事实上,体制问题不解决,“儿童不宜”不会成为可供操作的电影营销方式,一遍一遍的反复也不会再度产生强烈的效果。一个问题是近来再度引发的对于中国电影分级制度的讨论。在欧美国家,在香港,都有着电影的分级制度。分级,通常主要是针对观众的不同年龄层而确立的,有着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而分级通常与电影的两个基本主题有关,即暴力和性。分级制度的确立必须有这样一个前提,即它的可操作性。在这个意义上,“儿童不宜”不是一个可以操作的说法,而只是一种宣传上的说辞。于是,需要制订出一套可供操作的规则。另外一点值得考虑的是,如何保证这些规则本身有效地得以实施,而不是仅仅成为招徕观众的手段。与“儿童不宜”相关的另外一个问题则是关于中国电影的宣传发行问题,即如何有效地进行宣传,让观众心甘情愿地掏钱买票走进电影院。中国电影在宣传上与欧美电影尤其是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宣传费用上的限制之外,如何寻找和发现影片的最佳卖点,如何把握观众心理是一个更加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努力的问题。媒体宣传的狂轰滥炸和不负责任已经对观众构成了消极影响,使得宣传的可信度大打折扣。而电影批评的缺席又使得对于观众的引导处于匮乏状态。在中国电影宣传整体上仍然处于落后状态的时候,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电影导演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例子。
因此,“儿童不宜”四个字更多引发的还是我们对于中国电影体制的某些思考。体制不改变,光靠这四个字的宣传策略并不能改变什么。
如前所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十年里,电影既是一种政治教化的工具,更是处于文化匮乏状态里中国观众主要的“业余文化生活”,而唯独不是、也不需要是商品。在一统天下的计划经济体制里,大大小小的电影制片厂,无论是北京、上海、长春、八一这些老牌电影厂,还是珠江、峨眉、西安、广西、云南、内蒙古这样一些地方电影厂,只需要根据国家的指标进行生产,由中影公司买断,无须操心票房效益。从中影公司,到省、市、县电影公司,再到电影院,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按照政体结构进行的区域划分牢牢地把握和控制着电影市场。
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电影开始产生票房危机。“第五代”前期作品在票房上的普遍失败便是这种危机的主要征兆之一。在遍地开花的卡拉OK声中,在来自港台、日本、墨西哥等国的电视连续剧的合力下,国产电影对观众越来越失去吸引力,电影观众人次以每年数亿人次的惊人速度下降。“第五代”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的频频获奖,娱乐片创作数量的激增,电影放映技术的改进,似乎都无力改变中国电影的困境。
90年代以来,电影体制改革终于在更大力度上展开了。垄断经营的中影公司不再拥有国产影片的独家发行权,统购统销的局面被局部打破,发行方式也开始趋于多样化,电影的市场化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与此相关,电影投资渠道也走向宽广,海外资金、民间资金开始汇入电影创作领域,改变了单一投资的局面。但是,电影毕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加上中国电影体制积重难返,使得体制改革举步维艰。90年代中期以来,院线制的建立,“故事片单片摄制许可证”的实施,成为电影体制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动作。“五元票价”的降价风波,则成为电影发行放映业改革姿态的一种显示。电影票价,直接与市场发生关联。据实说来,电影票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涨价幅度最大的,过高的票价是许多观众不愿意走进电影院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降价一度造成了电影院的繁荣,但它肯定不是解决中国电影困境的灵丹妙药,而只是短暂的一根救命稻草。
需要指出的,中国电影体制的改革是在中国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大背景中展开的。电影永远不会是简单意义上的商品,尤其是在中国这样有着浓厚意
上一篇: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
下一篇:论电视电影的艺术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