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电视台的新闻管理详细内容(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6
与采访部相对应的情况是,根据市级台的布局,每个后期编辑分管2-3个市级台;记者负责出自己的稿子,后期编辑则负责出自己所分管的市级台的稿子,直接对稿子的质量负责。形成前后期这两大块稿源基地,就基本解决了“买菜”的问题,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配菜”了。配菜人──应当是后期的责任编辑。栏目再多,只要菜源丰富,责任编辑是可以做好巧媳妇的。对于开设了卫视报道(即原来的那档主要新闻)和早、晚间新闻栏目的省级台来说,承担卫视报道一档的责任编辑,最好兼作晚间新闻的责任编辑,因为晚间新闻通常要压缩卫视报道里的要闻这一块,卫视报道的责编情况熟悉,编排完卫视报道的节目单后就手再编排晚间报道的节目单,即能驾轻就熟,也不容易出差错,包括在稿件和镜头两方面都不易出差错,换一个人则这两方面都不够熟悉了。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晚间新闻通常对当天的卫视报道的在时效性上是一个补充,一些未能赶得上卫视报道的片子,可以赶得上晚间新闻。包括一些本台记者或市级台记者采制的当天的动态性活动,有时卫视报道因为版面有限,排不上去或排上去常常又被拉下来,但应该在下一档新闻----即晚间报道中播出,而不应再拖到第二天。卫视报道和晚间新闻的责任编辑统一于一人,有利于实现这一点,以保障新闻的时效性。
省级台新闻部门的机构设置还有两个特殊的问题值得探讨。这里先说关于是否单独设置新闻专题类栏目组的问题。近几年大多数省级台都开设了新闻专题类栏目,进行深度报道或配合卫视报道中重要新闻的背景报道,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类栏目,时间长度一般在10-15分钟。这类节目不再是单条新闻,而成为新闻专题,其制作手法与单条新闻已大相庭径,如果再由采访部的各个摊子来承担,不利于这类节目的制作质量,还会给管理上带来混乱,似以成立专门的班子──新闻专题部或叫评论部更好些。虽然在新闻中心内又开了一个前期采访的口子,但由于新闻专题部与采访部制作的节目样式基本不同,不太容易造成撞车现象。现在大多数省级台在这一块上都是单独设立采访机构的。如浙江电视台新闻中心的《黄金时间》和江苏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大写真》,都是单独的新闻专题部,自成编制,单独考核,与采访部完全分开。
另一个问题是采访部内编辑与摄像分不分开的问题。从人员和设备的配置效率看,编辑与摄像应该分开。假设一个采访部共有21人,编、摄不分可组成10个摄制组(其中一个组3人,其余2人),就需要10位摄像;编、摄分开,可设14位编辑,7位摄像,就省下了3台设备,原来做摄像的3人也可改做编辑;这样编辑力量就增加了,整个采访部出片的质和量都会提高。编、摄不分的好处是,由2-3个人组成的人马固定的摄制组,出动迅速,组内配合也比较默契,其应急效应比较高。但这种设置最大的弊端是,出片效率不高。当几个编辑都忙于主题性新闻的前期准备工作时,他们的摄像伙伴常常会窝在家里没有事做,造成人员的闲置与浪费。目前上海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等大部分省级台的做法是,编、摄基本分开,以提高采访部的工作效率。作为一特例是,时政组仍可保留原先的单独一个摄制组,编、摄一体,以应付重大的时政新闻,如中央领导与国外元首来访等。这些采访活动责任重大,人员不固定,容易造成差错。另外,从保密和安全的角度来看,时政口子不但人员搭配宜固定,还应相对稳定,不宜经常换人。
三、关于考核管理
新闻中心在设置了编辑部、采访部、新闻专题部(或评论部)、技术部等部门后,毫无疑问地应该实行二级管理,即中心、部二级管理。这里,区分一级管理还是二级管理的主要标准,是奖金考核。摊子小时,大多数省台都是一级管理,新闻中心负责人统管所有人员的奖金考核,这就是一级管理。二级管理的关键是把奖金考核、发放权下降到新闻中心下属的部一级,由各部部主任实施对属下工作实绩和奖金的考核、发放工作。这几年事业发展了,新闻媒体和电视同行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原先的一级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实行二级管理,可把大量日常报道中的事务性管理交由部门一级去完成,从而使中心一级的领导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和策划重大战役性报道和有影响的社会新闻,考虑与兄弟省台和省内其它新闻单位联手搞一些“大动作”,考虑新闻中心长期的事业发展(如新闻源的开拓、微机网络的建设等),考虑新闻中心的队伍建设(如定期选派骨干记者参加各种等级的进修和培训等),考虑每年如何使新闻中心的基础管理上一个台阶。
二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好职、权、利相结合的两级岗位责任制或年度考核目标,包括新闻中心对各部部主任制定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各部部主任对所属科组负责人制定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严格地讲,各部下属的科组也是一级管理,这样新闻中心就是三级管理了。但由于科组一级一般不承担奖金考核任务,而主要是日常工作事务性管理,就不把其列为一个管理层次加以研究了。
新闻中心对所属各部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一、对中心下达组给部的各项任务的组织、落实、完成情况;二、建立部门内符合新闻工作特点的运作系统、岗位责任制和奖金分配方案;这些(尤其是奖金分配方案),均应报中心批准并在中心备案;三、参与筹划和组织中心的重大报道、战役性报道情况;四、主持召开部门例会情况;五、主导对部门工作人员的聘用和对不适合在本部门工作的人员的解聘与上交情况;六、对部门工作人员业务实绩和出勤实施考核和管理的情况;七、由中心领导考核的部主任的奖金等级……。
下面分别以编辑部和采访部主任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为例,作些探索──编辑部主任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可包括:
1、对每天各档节目的正常、准点播出负有全部责任。
2、对播出作业线上各个环节的配合、磨合和协调,以及提高后期工作质量和效率负有全部责任。
3、对屏幕总体效果(尤其是口播室布景)负有全部责任。
4、对各档栏目体现出栏目特色负有主要责任。
5、协助中心领导制定各个时期的各类报道计划,并使之在栏目中得到快捷、完美的体现。
6、对责任编辑的调配行使主导建议权。
7、受中心领导委托,行使中心值班主任(新闻主编)的权利。
8、因后期原因造成播出事故:1)使主档新闻栏目未能准点播出的,扣月奖100%直至解聘;2)其他新闻栏目未能准点播出的,扣月奖80%;3)虽准准点播出,但图像、声音质量问题严重,或字幕出现严重错误的,扣月奖60%;。上述三种情况同时扣编辑部人头平均月奖,分别为5%,4%和3%。(月奖假设为1000元,下同。)
9、前期采制回来的新闻,无非正常情况:1)不能在当日即时安排播出的,扣月奖50%,重要新闻扣100%;2)应在当日当次播出而推迟至次日次档的,扣月奖30%,重要的扣60%;3)已误播的新闻在次日、次档仍不能及时按排播出的,扣月奖100%。
10、各市级台传、送来的应在当天播出的有时效性的新闻,无非正常情况,不能在当日即时安排播出的,扣月奖20%,重要的扣40%;,次日仍不能及时播出的,扣月奖80%。
11、根据采访部提供的配合中心工作的重大报道,每月完成配合性评论4篇,少1篇扣月奖10%。
12、每年完成以后期编辑为主导的中央台《新闻联播》发片80条;超1条每条奖励30%月奖,同时奖励编辑部人均10%的月奖;少1条每条扣月奖30%,同时扣编辑部人头月奖的10%。
13、重要消息延误给中央台发片的,《新闻联播》中漏发的,扣月奖30%,其他栏目漏发的,扣月奖10%。
14、每月正常完成
省级台新闻部门的机构设置还有两个特殊的问题值得探讨。这里先说关于是否单独设置新闻专题类栏目组的问题。近几年大多数省级台都开设了新闻专题类栏目,进行深度报道或配合卫视报道中重要新闻的背景报道,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类栏目,时间长度一般在10-15分钟。这类节目不再是单条新闻,而成为新闻专题,其制作手法与单条新闻已大相庭径,如果再由采访部的各个摊子来承担,不利于这类节目的制作质量,还会给管理上带来混乱,似以成立专门的班子──新闻专题部或叫评论部更好些。虽然在新闻中心内又开了一个前期采访的口子,但由于新闻专题部与采访部制作的节目样式基本不同,不太容易造成撞车现象。现在大多数省级台在这一块上都是单独设立采访机构的。如浙江电视台新闻中心的《黄金时间》和江苏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大写真》,都是单独的新闻专题部,自成编制,单独考核,与采访部完全分开。
另一个问题是采访部内编辑与摄像分不分开的问题。从人员和设备的配置效率看,编辑与摄像应该分开。假设一个采访部共有21人,编、摄不分可组成10个摄制组(其中一个组3人,其余2人),就需要10位摄像;编、摄分开,可设14位编辑,7位摄像,就省下了3台设备,原来做摄像的3人也可改做编辑;这样编辑力量就增加了,整个采访部出片的质和量都会提高。编、摄不分的好处是,由2-3个人组成的人马固定的摄制组,出动迅速,组内配合也比较默契,其应急效应比较高。但这种设置最大的弊端是,出片效率不高。当几个编辑都忙于主题性新闻的前期准备工作时,他们的摄像伙伴常常会窝在家里没有事做,造成人员的闲置与浪费。目前上海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等大部分省级台的做法是,编、摄基本分开,以提高采访部的工作效率。作为一特例是,时政组仍可保留原先的单独一个摄制组,编、摄一体,以应付重大的时政新闻,如中央领导与国外元首来访等。这些采访活动责任重大,人员不固定,容易造成差错。另外,从保密和安全的角度来看,时政口子不但人员搭配宜固定,还应相对稳定,不宜经常换人。
三、关于考核管理
新闻中心在设置了编辑部、采访部、新闻专题部(或评论部)、技术部等部门后,毫无疑问地应该实行二级管理,即中心、部二级管理。这里,区分一级管理还是二级管理的主要标准,是奖金考核。摊子小时,大多数省台都是一级管理,新闻中心负责人统管所有人员的奖金考核,这就是一级管理。二级管理的关键是把奖金考核、发放权下降到新闻中心下属的部一级,由各部部主任实施对属下工作实绩和奖金的考核、发放工作。这几年事业发展了,新闻媒体和电视同行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原先的一级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实行二级管理,可把大量日常报道中的事务性管理交由部门一级去完成,从而使中心一级的领导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和策划重大战役性报道和有影响的社会新闻,考虑与兄弟省台和省内其它新闻单位联手搞一些“大动作”,考虑新闻中心长期的事业发展(如新闻源的开拓、微机网络的建设等),考虑新闻中心的队伍建设(如定期选派骨干记者参加各种等级的进修和培训等),考虑每年如何使新闻中心的基础管理上一个台阶。
二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好职、权、利相结合的两级岗位责任制或年度考核目标,包括新闻中心对各部部主任制定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各部部主任对所属科组负责人制定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严格地讲,各部下属的科组也是一级管理,这样新闻中心就是三级管理了。但由于科组一级一般不承担奖金考核任务,而主要是日常工作事务性管理,就不把其列为一个管理层次加以研究了。
新闻中心对所属各部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一、对中心下达组给部的各项任务的组织、落实、完成情况;二、建立部门内符合新闻工作特点的运作系统、岗位责任制和奖金分配方案;这些(尤其是奖金分配方案),均应报中心批准并在中心备案;三、参与筹划和组织中心的重大报道、战役性报道情况;四、主持召开部门例会情况;五、主导对部门工作人员的聘用和对不适合在本部门工作的人员的解聘与上交情况;六、对部门工作人员业务实绩和出勤实施考核和管理的情况;七、由中心领导考核的部主任的奖金等级……。
下面分别以编辑部和采访部主任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为例,作些探索──编辑部主任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可包括:
1、对每天各档节目的正常、准点播出负有全部责任。
2、对播出作业线上各个环节的配合、磨合和协调,以及提高后期工作质量和效率负有全部责任。
3、对屏幕总体效果(尤其是口播室布景)负有全部责任。
4、对各档栏目体现出栏目特色负有主要责任。
5、协助中心领导制定各个时期的各类报道计划,并使之在栏目中得到快捷、完美的体现。
6、对责任编辑的调配行使主导建议权。
7、受中心领导委托,行使中心值班主任(新闻主编)的权利。
8、因后期原因造成播出事故:1)使主档新闻栏目未能准点播出的,扣月奖100%直至解聘;2)其他新闻栏目未能准点播出的,扣月奖80%;3)虽准准点播出,但图像、声音质量问题严重,或字幕出现严重错误的,扣月奖60%;。上述三种情况同时扣编辑部人头平均月奖,分别为5%,4%和3%。(月奖假设为1000元,下同。)
9、前期采制回来的新闻,无非正常情况:1)不能在当日即时安排播出的,扣月奖50%,重要新闻扣100%;2)应在当日当次播出而推迟至次日次档的,扣月奖30%,重要的扣60%;3)已误播的新闻在次日、次档仍不能及时按排播出的,扣月奖100%。
10、各市级台传、送来的应在当天播出的有时效性的新闻,无非正常情况,不能在当日即时安排播出的,扣月奖20%,重要的扣40%;,次日仍不能及时播出的,扣月奖80%。
11、根据采访部提供的配合中心工作的重大报道,每月完成配合性评论4篇,少1篇扣月奖10%。
12、每年完成以后期编辑为主导的中央台《新闻联播》发片80条;超1条每条奖励30%月奖,同时奖励编辑部人均10%的月奖;少1条每条扣月奖30%,同时扣编辑部人头月奖的10%。
13、重要消息延误给中央台发片的,《新闻联播》中漏发的,扣月奖30%,其他栏目漏发的,扣月奖10%。
14、每月正常完成
上一篇:浅论电视台的新闻管理
下一篇:样板戏与文革政治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