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发展战略的观点谈电视电影(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6
独领风骚。高科技带来电影制作的革命,同时带来电影传播方式的革命。电影不再仅仅是影院放映,而是与各种新旧媒体共同传播,这就使电影市场变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这样电视、录象机、影碟机、互联网络等以往被看成是电影后开发的形式,已经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随着观众希望以更灵活、方便的方式观赏电影,电视、影碟的发行在电影的发行份额中比例越来越大,在许多时候也获得过出人意料的经济效益。有些影片仅影碟一项的发行就获得了几十万元的经济效益,有的影片在电影频道就卖到了75万元的价格。这样需要电影的对象就不仅是电影院,还有电视、多媒体电脑、互联网络等,供求关系更加宽泛了。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在这些电影放送媒体中,除影院外,大多数是小屏幕,这就使电视电影的发行更占优势,因为电视电影从制作之初就是为小屏幕设计,它的故事结构、类型样式都完全考虑到小屏幕放映的特性和观众收视习惯。一般来说,电视电影在小屏幕媒体上的发行会更便当,尤其是以系列片、类型剧场式的整体发行,更会收到好的经济效益。而且电视电影如果是用16毫米胶片拍摄的,还可以返回影院发行。未来的电影市场是电影院与多种媒体竞争并共处的市场,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电影界应抓住电视电影这一新品种的时机,发展自己、积累实力,利用自己的优势占好位,与电视、互联网络等新旧媒体在下一轮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平分天下。何况电影频道是属于电影界的。
  五、电视电影为中国电影积蓄人才实力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竞争,这已为人所共识。中国电影面对入世后的竞争,除了硬件上的准备外,还有软件的准备。这里的软件包括:人才、理念、信息。人才在软件准备中占第一重要的位置。中国电影从业人员有50万,但在创作队伍重要的成员编剧、导演中,有断代的现象,30多岁的年轻人还没有推上创作的第一线。郑洞天导演就对张艺谋现象提出过尖锐的见解:一个人在15年间一直努力成为一个国家电影的头号话题是值得钦佩的,但一个人在15年中一直占据一个国家电影的头号话题是电影的悲哀。电影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影断代的观点绝不是杞人忧天。培养人才、推出人才是为中国电影积蓄人才实力,这也正是电视电影的己任和优势。


  电影频道拍摄电视电影两年来的经历,一个突出的事实,年轻的编剧和导演在各个题材领域已显示出他们创作的才气和实力。如,在改革题材的电视电影中,描写军工企业改革的《第三条线》就是两位年轻人合作的结果,编剧徐兵和导演吴天戈年龄都是30多岁,剧本被两位主演高明和刘子枫称为多年来少见的改革题材的好剧本。获得观众好评的,反映空军飞行表演大队为国争光的电视电影《劲舞苍穹》和获专家好评的农村题材电视电影《公鸡打鸣母鸡下蛋》都是由30多岁的年轻导演高希希拍摄的。特别受年轻观众欢迎的电视电影《我爱长发飘飘》也是30出头的年轻人林黎胜自编自导的。反映澳门回归的电视电影《澳门情缘》是20多岁的导演金琛。《上车走吧》是管虎。还有大量的20多岁——30多岁的编剧、导演为电视电影做出了大量的作品,如李鸿禾导演《报告队长》、郑大圣的《阿桃》、何可可的《从冰点到沸点》、方刚亮的《爱》等等,作品都各有特色。现在又有一大批年轻人在与电影频道合作,有人预言,未来中国电影的一流导演将从这里走出。这恐怕将不是梦。
  总之,电视电影在中国的出现,正在改变着我们关于电影的概念,在当今电影发展的进程中,它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们拭目以待,但我们拥有自信。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