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00年3月,我频道根据目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需求,决定构建都市频道新闻制作网。
一、系统要求
我频道报道部下设两个栏目《都市快报》和《都市报道》,专门播发各类新闻,每天播出六档《都市快报》和一档《都市报道》,总计90分钟节目,扣除滚动播出和重播外,自制节目时间约为30分钟,节目制作量比较大,条目编辑工作站点数量比较多,在节目制作中工作流程较规范,制作过程分工明确,因此,我们建立频道新闻节目非线性编辑网,并要求系统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同时又要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看出,本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功能:
1、 系统中有足够的编辑位置以满足工作人员使用及领导审片。
2、 系统中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以供存储节目和共享素材。
3、要有与新闻演播室结合的新闻录制、配音及后期制作系统。
4、 在现在可预测的情况下得以保证相应的扩展性。
因此,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我们首先对于采用传统的线性系统来构建这样一个系统的先进性予以 否决,而把目光投向了近年发展起来并逐渐成熟的非线性设备。
二、系统设计
传统的线性工作方式是一种效率不高的编辑方式,在编辑过程中不断地搜索还导致素材带和录像机机械磨损,定期或不定期的设备维护及零配件更换,带来较大的维护费用。传统工作方式对素材的查找是无法实现素材共享的,而素材共享所带的优势,实际上也是很少被传统操作方式工作人员所能理解的。这些传统录像设备的缺陷恰恰是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非线性设备通过采集设备将素材记录在硬盘上,并按文件名进行存储管理,因此可以对素材进行快速的随机的索引查找,而这种查找是没有机械损耗的。同时,非线性编辑是一种文件名或者说是指针编辑,而不是素材的翻版,只要不进行生成操作是不会产生质量损伤的。再则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的设备,易于实现计算机联网,实现素材的全网共享。这也是传统编辑系统所无法比拟的,正是基于这些优势,非线性网络化制作系统所带来的工作效率和制作手段的提高相对于传统编辑系统是一个工作方式的飞跃。
目前,非线性编辑系统经过几年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逐渐成熟,国内国外都有许多各种类型的非线性设备,如AVID的MC1000、MC8000,SONY的 ES-7,国内的索贝公司创意98、大洋公司的DY3000,新奥特公司的NC98等。非线性设备的成熟不仅体现在硬件和压缩算法上,也体现在软件的功能和实用上,就性能/价格比而言,国产的非线性设备体现尤其明显。各家的产品都在软件界面以及功能方面都努力作到按照符合国内电视台制作人员使用习惯开发,并取得相当的成功,使得非线性设备得以进入电视制作领域,让电视制作人员体会到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与索贝公司合作,构建了以Fibre Channel为主干,千兆以太网为辅助的双网结构的都市频道新闻非线性制作网(见图1):
图一
Fibre Channel是一种高性能的基于光纤通道的互联标准,是专为台式工作站、海量存储子系统,外围设备和主机系统之间
双向点对点的串行数据通道而设计的,传输速率比现行网络传输速率高很多,其标称数据传输率为1000Mb/s,而压缩比为4:1的视频数据率约为40 Mb/s,从理论上讲,Fibre Channel可以支持约25台实时视频工作站,但由于系统管理开销、硬件(网卡、Switch、HUB、硬盘阵列控制器等)设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Fibre Channel的实际数据率约为700Mb/s左右,因此实际应用中连入Fibre Channel的视频工作站数量不应超过17台(所采用的视频数据压缩比变化时,这个数量也会变化)。从本系统的实际需求来看,实际联入Fibre Channel的实时视频工作站数量不会超过FC网的限制,但为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减低网络成本,我们还是设计了选用高压缩比素材进行编辑,最后用低压缩比素材输出的方式,即FC和以太网双网架构:上载的素材分为两路,一路以低压缩比
(4:1)高数据率通过FC光纤传输到FC硬盘阵列中,同时另一路以高压缩比 (30:1)低数据率通过以太网传输到以太服务器硬盘阵列中,编辑时调用高压缩比素材进行编辑,然后形成EDL编辑表,下载时根据EDL编辑表,从FC硬盘阵列中以低压缩比高数据率下载。
以太网的特点是共享系统资源,各工作站之间易于传递信息,可实时共享对同一数据文件的操作结果等。在本系统中,采用服务器线路的数据传输率为1000 Mb/s、各工作站线路数据传输率为100的以太网。以太网上的共享数据(高压缩比视频数据、音频数据、各种节目编辑描述文件、素材管理数据库等)和以太网的运行管理由一台高性能服务器负责,以保证整个系统工作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三、系统安装与调试
在确定了系统方案以后,则进行整个系统的实施工作。根据我频道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整个安装调试过程分为几个部分进行:
施工步骤 都市频道办公楼四楼中心机房上楼顶,在楼顶边缘焊角铁架固定。然后通过架空钢缆到广电大楼二楼平台,焊角铁架固定,经过过墙孔(已经预留)进入大楼主楼内。光缆总长度:250米左右。
施工要求:
(1)光纤型号的选择: 郎讯3DVX型多模室外光缆,物理规范为光纤内外径62.5/125 um。最大光损耗为3.4DB/KM,带宽为700---800MHz。光缆铺设三路,一路用于FC,一路用于以太网,一路备用。
(2)光纤弯曲曲率
光纤弯曲曲率的大小会引起辐射损耗大小的变化。若光纤自身细微的弯曲部分连接起来,会产生光纤连续微弯,引起损耗增加,若光纤表面粗糙,光纤会沿着粗糙表面出现弯曲,这种微弯就会引起微弯损耗,它是生产光纤时造成的,在施工光纤地下保护管时,光纤弯曲半径必须大于光缆直径的20倍(即曲率半径必须大于1.25mm)。如果光纤弯曲半径过小,或者熔接好的光纤在接头盒内盘绕不当导致弯曲半径过小等都会使光纤损耗值明显增加。
(3)光纤的连接损耗
光纤的连接分为:熔接和磨接。无论何种连接都会产生接头损耗,损耗要求低于0.05DB以下,正常情况下损耗应在0.01-0.03DB左右,而且连接次数1-2次为最佳,超过3次衰减量会增加,所以光纤的连接损耗是由操作人员和连接设备控制的,必须以最高的技术最好的连接设备来达到光纤熔接后的最低损耗值。 (4)尽量缩短设计距离 光纤线路要尽量走近路,避免因为光纤线路和光缆接头数量过多,降低光纤的光功率和各项技术指标。
2.结构化综合布线
根据本系统的设计思想,我们在进行综合布线时(见图2)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光缆和以太网线分开,以方便将来检修。
(2)走线只有竖线和横线,不允许走斜线。
(3)所有的过墙都要有护套管,不允许有任何线径露在外面。
3.配音间配音系统设计
配音间除了要完成直接采集入网的新闻配音工作之外,其他非新闻栏目的配音工作也要在这里完成,这就要求配音间的音频系统既要具备先进的网络配音的功能,又要兼容传统的磁带配音方式。同时,考虑到配音工作站亦是有卡工作站,且在每天下午16:00—20:00的新闻节目串编时间内使用率较低,可在配音工作站上加装串编制作软件,硬件连接上使其具有视音频上、下载功能,将配音工作站作为串编工作站的备用工作站。配音系统的系统图如(图3)。
新闻网上配音时,MIC信号经调音台1路输入、主输出1和2 输出进配音工作站。其他非新闻栏目配音时,MIC信号经调音台1路输入、主输出3和4 输出进2800录机。作为备用串编使用时,录机音频通过经调音台立体声输入2输入、主输出1和2 输出进备用串编(配音工作站)上载,备用串编的音频通过经调音台立体声输入1、主输出3和4 输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