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徽州木雕是一种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功能共存的民间艺术,展现了古徽州人日常生活中的求索与信仰,反映了徽州人特有的审美情趣。本文从徽州木雕题材内涵和散点透视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其浪漫与粗犷的艺术风格,具有大俗大雅的艺术魅力,在徽州建筑美学和徽州人文艺术传承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徽州人;木雕;民间艺术;雕刻
徽州是指地处皖南,毗临江浙,纬线范围在北纬30℃左右的这一地区。历史上称为新安,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建徽州府,遂得名。徽州人创造丰富多彩的美学艺术形式则是其历史传承的重要文化载体,徽州木雕作为其儒学文化思想和艺术美学的浓缩,是徽州文化记忆的重要物证和独特的代表性。
传统的文化取向
徽州木雕之美在于其高超的雕刻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徽州木雕是指徽州古建筑中的雕饰部分,那些隔扇、窗扇和拦板、梁、柱、斗拱、雀替等,到处都是精雕细刻的木雕艺术,这些木雕艺术丰富的彰显了徽州人的生活情趣、爱好以及信仰。在徽州木雕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国正统的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贯穿于其中,徽州木雕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独特的雕刻技法和丰富的雕刻题材
徽州木雕,主要有高浮雕、浅浮雕、透雕、半透雕和圆雕。雕刻技法主要采用线雕、剔地雕、 混雕、贴雕、透空雕。
线雕:通常以刀刃雕压花纹,讲究刀法,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对于木雕花纹的刻画和形象的勾勒有着重要作用,还可以雕刻纹理,表现景物的质感。
剔地雕:是传统木雕中最基本的雕刻技法,通常指的是剔除花形以外的木质,使花样突出。剔地雕有两种刻法,一种是半混雕刻法,将花样做很深的剔地,再将木雕的主要形象举行混雕,成为半立体形象,常用于额枋上。另一种是浮雕刻法,花样周围剔地不深,花样不是很突出,然后在花样上作深浅不同的剔地,以表现花样的起伏变化。或者在花样上作刻线修饰,勾勒花形,增强仿古木雕的修饰成效,或表现花瓣的轮廓和构造,多用于装板、裙板的雕刻中。
混雕:相当于雕塑技法里的圆雕,具有三维主体的成效,可多面观赏,多应用于撑拱、垂花等部位,常利用混雕技法,将仿古木雕的形象刻画得非常精细,充满生气。
贴雕:是后期雕刻技术鼎新的效果,即将雕刻好的图案纹样直接粘贴到木雕构件中,通常一些难以做剔地的刻件、延续纹样、轴对称的构件都是利用贴雕来完成。其工艺省工省料,便利制作,而且艺术成效绝不减色其它浮雕形式。
透空雕:将木板刻穿,造成上下左右的穿透,然后再做剔地刻或线刻,这种雕法必要有高超的技巧,刻成的木雕正反两面都可观赏。其花草作品枝叶穿插流畅,花瓣翻卷自然舒展,常见于花罩、挂落、雀替、木门窗中。
精湛的刻画手法
具体的刻画手法则根据雕刻内容而定,例如:承重梁柱,只做简约的装饰线条塑造或做彩色绘画配以浅雕,以避免减损木料的承载力;窗雕多使用透雕或半透雕,整体造型上力求大气沉稳而端庄、造型谨严,或热烈奔放,或趣味横生,形象栩栩如生,蕴涵了更多的浪漫主义美学风格。题材涉及:花鸟虫兽、人物、器物、文字造型等。
徽州木雕的主要特征是不遵循实物的原始比例,也不在意近大远小和近实远虚的自然透视原则,而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来构图,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约束。徽州木雕艺人创意大胆,手法抽象,刻画对象夸张幽默而生动,充满活力。一件件精美的木雕,美化了徽州人的生活,更是呈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已成为徽州人传承信仰、弘扬传统美德、寄托美好愿望的重要文化载体。
小结
徽州木雕艺术历经沧桑的岁月蹉跎,有创新、有消失、亦有传承,而木雕是传递皖南先民最为精确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在民间的家具、建筑和各种生活器物中,凝聚了一代代徽州人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美学观。徽州木雕在追忆徽州文化的场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们带有岁月见证的古意,带着深厚的民间艺术色彩,给观者以美的熏陶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