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文化艺术的传承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10-01

  以豫剧为载体的豫剧服饰,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物质文明已经饱满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日趋渐高,豫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已经成为河南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豫剧服饰作为豫剧表演的载体,在其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环境赋予了不同艺术形态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艺术形式也无不带有鲜明的地方气息与特色。戏剧艺术也不例外,它的生存和发展与其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这种富有地方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人民大众,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表演给人们带来了别样的审美感受,使得戏剧艺术广受人民大众喜爱,深入人心。然而,随着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同时,也给戏剧传统的文化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冲击,戏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危机。传统戏剧究竟何去何从?笔者试从传承角度浅析对豫剧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河南豫剧;文化传承;文化生态

  一、对豫剧源流的考证是传承豫剧文化的基础

  关于豫剧的起源,说法众多,因其是梆子腔戏的一个重要分支,后者一直沿用了对豫剧“河南梆子”、“梆子戏”等的称呼,如河南豫剧理论家马紫晨先生在其著作《豫剧源流辨析》中提到:“直到建国初期,由于受当时剧坛风尚之影响,豫剧雅号才日趋通行。”对于豫剧的源流考证说法也较为不一,简单可以概括为“本土说”——起源于清朝时期流传至今,。“西来说”——起源于陕西秦腔和山西梆子,笔者此处不多做赘述。作为梆子腔系重要支脉的豫剧艺术,在其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已经走过了近300多年的历史,它依托中原大地的宽阔文化胸怀,借鉴、吸收、揉合其他艺术门类之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魅力,也由支离分散的弱小状态发展成为中国五大戏剧种类之一。笔者认为,在优秀文化艺术面临传承危机的时刻,我们豫剧艺术文化研究者首要任务就是辨析其流传源流,从根本上寻找传承生态遭到破坏的原因,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二、豫剧的发展离不开其精神来源——民间艺术

  豫剧以其别样的艺术魅力影响着生活在中原大地的人们,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后,这种艺术魅力不但没有消减,反而在漫漫长河中逐步壮大起来,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五大剧中之一。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豫剧的表演艺术表达了老百姓对戏剧艺术的审美心理需求外,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成为豫剧鲜活生命力的重要来源。在对豫剧艺术形式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从豫剧脚本的创作、演员的表演到唱腔的处理等无不流露了豫剧与中原大地各种民间艺术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豫剧在形成自己独特唱腔之初,无论从剧目选择,还是声腔处、弦戏、卷戏等剧中的影响,在表演艺术上也能看出来对它们的借鉴与继承。如豫剧里的身段功夫折射了对卷戏、罗戏的借鉴,而刀棒功夫则是对弋阳腔的借鉴。随着对豫剧艺术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发现,著名唱段“抬花轿”选段中的掀轿帘、耍手帕、玩扇子等动作中可以找到秧歌的身影。因此,笔者认为,保护豫剧传承生态环境,寻找合适的传承之路,离不开对豫剧精神源泉起着支撑作用的民间艺术文化,我们应从广处着眼,从各种艺术形态的紧密联系中发现传承之问题,寻求适合之路。

  三、豫剧艺术是多彩民俗生活的真实写照

  中原地域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直接影响了豫剧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而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为豫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笔者以为,研究豫剧的传承环境,离不开对两者关系的分析,它们是彼此依赖、相互依存的。首先,民俗活动是豫剧艺术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河南地处中原,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活交往等无不交杂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如民间有“图热闹”、“看戏耍社火”等习惯,而这些民间风俗习惯为传统戏曲的生存提供了条件。四季交接、节日之际,人们就会根据百姓需要安排豫剧的表演,这为豫剧在民间影响力的扩散具有重要影响。再者,一些农村的民俗习惯,如婚丧嫁娶等,也为豫剧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此,笔者认为,豫剧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民俗生活的滋养。其次,豫剧艺术是民俗生活的真实写照。艺术高于生活,但源泉亦是现实生活,豫剧艺术集中体现了这一说法。豫剧艺术中的故事情节大多选曲了河南的生活素材或民间传说,如著名的包公戏、水浒传戏、杨家将戏等等,因此,这些经典的流传剧目凝结的正是日常老百姓的喜好与期寄,是河南民众观众审美习惯选择的结果。

  四、对戏剧保护传承的建议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豫剧艺术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审美群众的不同、内容与时代的距离等等都是豫剧艺术面临的严峻考验。信息化的时代把大家的眼球集中到了互联网,由此,以开放式的演出为主的豫剧表演艺术失去了不容小觑的观众……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豫剧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综上所设,笔者认为,对豫剧的保护可从以下几点为参考:

  第一,保护豫剧赖以生存的民俗网。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特定文化生态环境的产物,豫剧同样如此。上述我们已经提到,丰富的民俗活动是豫剧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护民俗生活的多样性是我们豫剧传承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第二,结合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审美群体的改变、内容与社会发展的脱节等都是阻碍豫剧艺术传承之路的原因,因此,我们要在保护豫剧赖以生存的民俗网同时,力争内容的丰富与创新,创作出适应当下社会需要的豫剧作品,为豫剧的进一步推广做好前提工作。

  第三,保护好传承生态与媒介。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传承都借助于一定的平台与媒介,而目前发展较好的只有河南电视台举办的《梨园春》节目,在《梨园春》节目独占鳌头的背后,我们要警觉到信息媒体对传播传统戏剧艺术的意义与重要性,应多方面的拓宽这种交流平台,切不可只做唯一,只有唯一。

  参考文献

  [1]张凌怡,刘景亮,李广宇.河南曲艺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2]丁永祥.怀邦文化生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冯纪汉.豫剧源流初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