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新课程是在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课程,是在以往音乐、美术课基础上构建的一门新课程。在艺术综合课中尝试自由发挥的教与学,比如自由的教学内容空间,自由的学习活动空间,自由的思维开拓空间等,更多地强调教与学的整体设计,以此更好地达到促进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1、艺术能力——能够综合运用音乐、美术、戏剧和舞蹈
2、人文素养——在人的言行中所体现的一种人文精神。
3、TPE——法国研究性学习的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
论文提纲:
1、自由发挥的教
2、自由发挥的学
3、自由发挥的教与学的整体设计
正文:
课程改革己成为我们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个鲜明主题目,走进新课程己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追求。艺术新课程,就是在此轮课改中诞生的现代课程的一门子课程。该课程是在以往音乐,美术课程基础上构建的一门综合性课程,目标定位在必须走促进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作为一个新旧教材都用过的美术教师,笔者对艺术新教材的突破与超越感触颇深。如何才能更新艺术教育观念,摆脱传统教学习惯束缚,如何选最佳教学途径,改革常规的教学模式,都是我认真思考的问题。
法国研究性学习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TPE)是一种扣教学大纲,向学生提供取得实际研究课的机会,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活动。它要求学生个人根据主题,跟其它学生合作,避免抄袭.根据多种资源,个人或小组自己设计研究过程。并要求教师联合指导学生的自主实践,指出他们的错误,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检查学生寻求知识的步骤,并按研究进展阶段改变指导的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这大半年的艺术综合课教学实践中,借鉴TPE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我觉得只有自由发挥的教与学,才能摆脱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束缚。
一、自由发挥的教:
艺术综合课加强了美术与音乐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与戏曲、舞蹈紧密结合。面对艺术综合,我在艺术课的安排上作了很多的尝试。
l、自由的教学活动空间。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单纯的课堂教学,延伸艺术课堂。开学之初,我给每个学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你最喜欢的艺术形式?”“你心中的艺术课希望是怎样上的?”“你的特长是什么?”“你觉得你的长处是什么?”等,综合调查结果发现,有的学生兴趣广泛,有的学生能给老师提一些报好的建议,而有的学生却认为自己没什么长处,甚至有的学生写上几个字就把调查表交了上来。法国TPE动要求学生跟其他学生合作,个人或小组自己设计研究过程。借鉴TPE,我在接下来地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把全班学生为八组,采用团坐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把一些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安排在每个组里,由每个组里的艺术特长生帮带他们,要求每组学生合作。集体一起学习,与别组同学竞争。有个同学平时功课很差,其课的作业常常缺交。他交的问卷调查就是空白一片。其它学生告诉我,他小学的时候,就是有名的作业佼者。针对他的情况,我把他安排坐在艺术课代表边上,当每组学生热火朝天完成作品时,他在边上看了之后,渐渐也能拿起工具完成一些简单的作品了,这时同学们适时的给他一些帮助与鼓励,让他的作品渐渐丰富起来,艺术课作业他能按时交上。后来我发现,其实他并不笨,交上来的作业有的创意还比较独特,有机会就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表扬他,可以看出他以后每次上艺术课都充满了自信。此外,参观画廊,户外写生,参观博物馆等自由的教学活动安排,都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有机会,我就带同学们分组活动。例如,在《走近大师》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增添带学生参观常熟的庞薰琴美术馆,当同学们接触了书本上的艺术大师,又接触了我们家乡的艺术大师以后,有的同学不禁在观后感中有感而发;“大师离我们很近,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不只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范例,我要到生活中去发现艺术。”事实证明,团坐形式、户外参观等自由的形式确定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单纯的课堂教学形式,它更重趣味,重感受,艺术课丰富起来了,学生的热情高起来了,自主实践更好的实施了。
2、自由的教学内容空间。
TPE活动规定学生的自主活动必须跨学科。而且至少两门学科。在艺术教育中,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知识层次面涉及文学、历史、地理、数学等.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学内容由传授单—高课,繁难的知识技能转向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借鉴TPE,本人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力求体现自由与丰富多彩。例如,在《春日抒情》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设计了一组综合实践课。介绍春天,理解春天所包含的人文特征。唱带有春天含义的歌曲,在歌曲中诵读赞美春天的古诗或文章。了解春天的户外活动,介绍春天万物苏醒的科学知识。根据《春之声圆舞曲》的优美旋律翩翩起舞。利用常熟的乡土教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一山一水的情感.集体分组合作用搜集自然材料制作一幅与春天有关的拼贴作品。到户外去写生,感受校园的春意。欣赏与春天有关的歌与图片等。学生们对这种自由的教学内容非常喜欢,觉得很有趣很容易,教师也更好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春日抒情》其他学科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文学配乐诗朗诵古诗配画写观后感戏剧小品创作劳技自制小乐器拼贴画制作制作道具摄影历史人物传说家乡乡土历史人物传说传说地理编舞制作风筝跳舞地貌模型数学比例平衡量章节
3、自由的评价认识空间。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过于强调甄别优劣,比赛选拔,确定等级转向促进每个学生艺术能力的提高,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程度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法国TPE活动要求学生可以多种形式表现其成果.我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不以一个统一的标准,用分数这统一的尺码简单评价一个学生,我规定每个学生可以用自己的长项作为成果进行展示,对学生的作业的范围进行放宽与发挥。每一个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自身价值,教师对他们自由的评价认识空间可以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例如,每堂课开展分组自评与互评,以组为单位才艺展示,必做题与自由题等,教师既
表扬标新立异的特长生,又表扬有一点点进步的差生,到学期结束,学生的模型、诗歌、文字资料,戏剧表演,搜集的网页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成果,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大半年下来,我教的学生变得特别的自信,因为自由的评价让他们都看到了自己的闪光点。
二、自由发挥的学
如果说以上的文字是我站在教师的角度,评述新教材给予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的话,那么对于学生,它又将什么样的空间留给了学生呢?
1、自由的学习活动空间。新课程由单纯的集体性教学转向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个人选择,个人参与和个人创造。由单纯的学校艺术教学转向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TPE活动也强调学生根据多种资源,
设计研究过程。在学生学习活动空间上,我作了一些尝试。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找寻自由的学习空间,在课外找寻自己的课堂收到的效果显著.例如,有的同学非常喜欢上网,他们就把英特网作为了自己学习
艺术的自由空间,在网上找出的大堆相关艺术资料,带回课堂。不仅让自己在课外就丰富了艺术体验,也让其他学生有了一个补充艺术感知的机会。再如,有的同学家长能制作出很好剪纸,插花,风筝,中国结等,这些学生就把家庭作为自己学校艺术的自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连接让这些同学接触到课堂局限以外的艺术。难怪在《家乡》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一上课,8组同学已经是跃跃欲试,因为他们早已经在课外自由的学习空间里,搜集学习了有关家乡的艺术内容。白茆山歌,虞山十八景,翁同和等等内容以报纸、照片,口述的形式,非常详细的资料,让教师和其他同学又有了一个新的学习机会。
2、自由的学习内容空间。艺术新教材在编排了给了极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与教师都感到“学无止境”。但艺术课堂干力要避免走入大杂烩的误区。面对艺术教材中所有的歌曲与美术作品,是不是学生都 必须掌握的呢?我认为艺术教材中内容涉及面广,教材并不是所有的歌曲与美术作品都要学生掌握的。在每—个单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们有重点的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来学习,学习内容自由。我在教学中,在每单元学习开始时,就由八组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共同确定每单元所学习的内容。兴趣浓了,学生的积极性就非常高。当然,教师也要适当提出建议,把握教学大向。自由的学习内容空间踊现了一大批好的作品。当校艺术节学生艺术作品展上的丰富多彩的学生作品深受家长与老师好评时,我深知这是学生们学习内容自由选择,课堂学习氛围民主平等所致。千篇一律的作品少了。
三、自山发挥的教与学的整体设计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最早由钱梦龙同志在1982年提出,但有“主”就有“次”,“有”主体就有“客体”,有“主动”就有“被动”,所以,以甘其勋老师为代表的一些同志提出质疑,并以系统论,信息论,认识论,辩证论,教育心理学等角度论述了“双主体”观点。“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所以,教与学都是主体,每堂艺术综合课前都必须对整堂课的教与学进行整体合理的设计。新课标虽然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更大的空间,少了许多条条框框,但是绝不是在玩玩、闹闹中来完成——堂课。首先新课标以整体来看,更多的强调了教师的引导,所以自由发挥的教学活动空间、教学内容空间、评价认识空间都必须有的放矢,认真设计试图靠近现代初中学生心理年龄,控制专业知识的文本概念传授。其次新课标强调互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主张学生在尝试和体验活动中,在更为广泛的审美情趣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所以自由发挥的学习活动空间,学习内容安排,思维开拓空间不是漫无目的的,必须有的放矢认真设计试图靠近主题,在自主实践中,按研究进展学习设计。
所以,自由发挥的教与学需要整体精心设计。必须重趣味,重活动,重过程。在“放”与“收”之间,要把握一个“度”。当然,在自由发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面临困境,不知怎样才能合理把握这个“度”。这需要我们每位教师通过不断探索学习在实践中探索更科学,更新的教学途径,不断改进存在的不足,以适应现代课程的不断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