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构成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科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门课程,教师与学生共同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在大量繁复的视觉审美训练中,真正将训练成果与专业设计和制作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将两种能力有机结合,避免为学而学。事实上,对不少学生来说,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与该门课程相关的知识技能也随之被封存在知识技能仓库的某个角落,导致专业学科知识之间相互隔离,无法行之有效地相互作用。为此,笔者在形态构成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对“熏灸肌理”教学章节进行了实践训练与专业特点结合的尝试,在平面、动漫、服装等视觉设计艺术专业的实践指导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构成艺术“熏灸肌理”的制作方法
教师通过讲授肌理的设计与制作,让学生掌握一般情况下视觉肌理、触觉肌理的各种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视觉肌理的处理手法主要有画、喷、洒、磨、擦、浸、烤、染、淋、燃烧、拓印、贴压、剪刮等。笔者通过案例讲解、作品赏析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切实掌握燃烧法的运用,正确制作出熏灸效果的自然纹理,包括边缘熏灸和表面熏灸两种肌理效果。
(一)边缘熏灸肌理制作方法
1.人工法。在熏灸肌理的设计与制作中,纸质作品的边缘既能够按照边缘线条的设计轮廓进行燃烧,给人带来边线轮廓自然流动的视觉感受,又能够体现出强烈的熏灸肌理效果。在实践操作中,学生感到最困难的环节往往是燃烧速度的控制和燃烧强度的控制。燃烧的时间越长,火焰越大,熏灸程度越强,燃烧对象的边缘或表面也就越难以控制。无论是采用自然熄灭还是人工熄灭,燃烧速度的控制都需要操作者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和良好的耐心。考虑到燃烧速度的影响,很多操作者经常采用人工法,用口腔吹出二氧化碳,熄灭正在纸质作品边缘燃烧的火焰,从而得到自然古朴的边缘熏灸效果。
2.揩拭法。揩拭法是使用刷子、刮板和包裹棉花的细布等工具,处理织物表面上的污渍,使之脱离织物。[2]此方法来源于服装织物的洗涤方法,同样可以用于通过平面构成燃烧法制作熏灸肌理的过程中,即观察纸质作品边缘的火焰,当燃烧边缘达到设计轮廓效果时,用美工刀、硬纸片等固体小道具擦刮燃烧边缘,达到熄灭火焰的目的,得到边缘熏灸效果。相对于人工法,此法更加有效、安全,对于制作面积大的作品,更有利于操作者身体健康。因为长时间吹气容易导致大脑缺氧,出现头晕等不良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张推荐此法。制作过程中,熏灸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各步骤的连贯性,需注意以下几点:
(1)实物边缘的剪切方法。如需要达到更加自然流畅的边缘效果,最好先勾画出最后效果的轮廓,再用手工撕裂的方法进行剪切。
(2)实物边缘接触火焰的面积。接触火焰的边缘面积为燃烧面积,也是最后轮廓效果部分,此面积应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熏灸效果过重,与设计预想不符。
(3)实物边缘接触火焰的时间。边缘预设燃烧面积接触火焰的时间不宜过长,根据设计效果确定时间长短,但最终效果须注意满足形式美法则,达到平衡与和谐。
(4)熏灸效果的自然控制。要达到自然流畅的熏灸效果,需要不断实践积累经验和感觉,直至能够得心应手地控制燃烧速度和强度,其自然的流露就在微妙的感觉之间。要让学生在掌握燃烧法制作边缘熏灸肌理的同时,培养耐心和细心。
(二)表面熏灸效果制作要点
在实施燃烧法制作表面熏灸效果时,纸质产品与火焰的间隔距离、燃烧时间是制作的重点和难点。要恰如其分地掌握纸面和火焰的间距,必须首先弄清楚火焰各层的温度差异,这恰恰是较困难的地方。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即学生按操作的步骤做出了熏灸效果,但仅仅是依样画葫芦,表面熏灸效果不佳,水平参差不齐,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表面熏灸肌理制作的技巧,不能良好地控制纸面熏灸的时间和程度。针对这一情况,需注意:要根据纸制实物半成品进行整体熏灸效果设计,预先确定要出现熏灸效果的位置和大小,用铅笔作好标记;点燃酒精灯或蜡烛,将纸质实物从上至下,慢慢靠近火焰,注意其间距是以火焰的外焰到纸面的距离为准,因为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内焰和焰心温度较低;注意火焰变化,及时平稳移动实物调整距离,达到间距相对准确时,保持实物位置固定,等待熏灸效果出现;纸面出现熏灸效果后,注意调整间距,以免温度过高,实物发生燃烧,在保证安全间距的同时,进行水平来回移动,以达到熏灸效果自然均匀。
二、熏灸肌理在艺术创作中的实际应用
视觉肌理的教学任务结束时,教师往往没有更多地思考学生当下所学的知识技能在其专业学习中是否可以发挥作用的问题。实际上,熏灸肌理不仅可以应用在专业学习中,也能够应用在今后的实际设计工作中。在此,以平面、动漫和服装三个设计艺术专业为例加以分析与探讨。
(一)表达平面广告的精神内涵
熏灸肌理作为一种视觉表达语言,不仅为平面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空间,还能够激发创造能力。不论是燃烧边缘的边缘熏灸肌理,还是层叠晕染的表面熏灸肌理,都能够在平面设计中起到良好的美化装饰作用,传递出设计作品的内在信息。利用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可以制作出不同形态、深浅、晕染的熏灸肌理效果,将这些视觉效果与设计理念加以结合,运用联想、象征、隐喻等艺术语言,升华其精神内涵,把视觉效果本身的自然属性和设计对象的社会属性有机结合,会在增强设计作品的视觉审美冲击力的同时,增添表情达意的功能性。日本著名设计大师原研哉的猕猴桃软饮包装设计即是如此。[3]为了表现产品的新鲜程度,原研哉将猕猴桃肉的本质肌理特征,表现在软饮外包装上,消费者能够直接通过产品的包装视觉信息,获得产品的信息及属性。将熏灸肌理应用在平面设计中的例子多不胜数,例如在香烟平面广告中,被烟渍侵染的牙齿、晕染发黄的牙菌斑、被香烟熏灸镂空的内脏器官等,都形成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运用如此直观的肌理画面,告诫消费者香烟商品的危害信息,其艺术震撼力已远远超越了传统平面设计的效果。
(二)强化影视动画的美术意境
动漫艺术涵盖范畴包括故事题材、主题内涵、叙事结构、人物性格塑造、影片风格、造型风格、视听风格等方面,而肌理的表现可直接应用在角色设计、影片风格、造型风格、美术风格的处理上面。这种动画设计人员开辟元素创新的美术风格设计,在继承熏灸肌理效果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让以往不易在动画中表现的视觉画面,能够以更好的视觉效果展现于世人面前。平面构成的熏灸肌理表现是基于绘画者或设计者的艺术风格而创作的。在当前的动漫艺术创作中,特效制作人员能够采用材质处理制作出熏灸肌理,应用在动画创作的场景设计、人物特技和画面特效中,在作品中创作出独特的绘画技法和美术风格。例如陈嘉上导演的电影作品《画壁》预告片中,结合了中国传统水墨形态,呈现出不同形态、深浅、晕染的熏灸肌理视觉感受,表现出古典背景下物质的独有质感,营造出复古、淡雅、质朴、隽永的意境,与中国水墨有异曲同工之效,呈献给观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国民间传统古朴内敛的美术意境风格。
(三)拓展服装设计的包装造型
服装设计与肌理密不可分,熏灸肌理可运用在服装效果图的表现方面。一是单纯强化效果图整体的视觉冲击力,二是有针对性地表现服装效果图的款式和面料,采用边缘熏灸和表面熏灸强化效果图技法的局部表现力,为设计锦上添花。熏灸肌理也大量应用在服装面料的二次设计中,根据不同服装材质的功能属性,采用燃烧法进行熏灸肌理的制作渲染,对材质本身进行二次设计,此方法也可结合剪、撕、刮、擦、染、编、绗缝等服装工艺手段,使服装面料焕发新的面貌,为服装设计提供更宽广的创意空间。相比其他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在借助于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同时,至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手绘表现技法,这跟服装设计效果图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服装设计作品的包装造型方面,熏灸肌理处理也是一种强有力的视觉艺术手段。不管是对效果图本身进行熏灸表现,还是对服装设计系列作品进行整体包装,边缘熏灸和表面熏灸都能够起到品味独特的装饰作用。
三、以熏灸肌理促进艺术教学的实践效果
通过上述熏灸肌理的艺术探索及实践,初步形成了形态构成基础结合专业特点的创造型艺术实践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是学生美术和设计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以创意人才培养为重心的造型基础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创意能力,拓展创造力,丰富想象力,使设计表现和艺术语言更加多元化。以熏灸肌理为例,通过构建形态构成与专业特点互嵌的艺术课程实践模式,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较好的创新拓展意识,特别是在专业实践中,将熏灸肌理的审美特点,结合形式美法则,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艺术创作中,为作品锦上添花,画龙点睛。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动漫设计专业为例,学生将熏灸肌理以元素的形态或效果包装形式融入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和影视动画制作,通过不同形态、深浅、晕染的熏灸肌理效果,极大丰富了作品的视觉层次和美术风格。2013年以来,该校在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大学生动漫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中,连续两届取得高职组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佳绩。取得这些成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他们对专业学习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增添了动力。运用燃烧法制作熏灸效果,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促进他们之间的互相启发。特别是在实际操作时的一些细节问题,如果不亲手制作是不会发现的,也无法靠书本解决。在学生参加的各类设计大赛中,许多参赛作品不论是设计本身,还是包装造型,都运用了熏灸的肌理效果,极大地增强了视觉冲击效果和作品竞争力,提高了作品整体的质量。通过制作熏灸效果,完成了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的转换,学生能够将熏灸肌理融入到相关设计专业本身,从制作角度和发散思维角度,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探索性、创新性。熏灸肌理作为平面构成众多肌理的一种表现效果,只要善于发现和思考,结合专业内涵加以利用,就会变成设计艺术造型和表达的利器,成为重要的创作语言。